IPRAN客户电路的开通方式及资源管理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车彬
[导读] 摘要:IPRAN设备以其多业务承载能力,网络拓展性强,业务配置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在政企客户业务承载中。
        山东联通临沂分公司
        摘要:IPRAN设备以其多业务承载能力,网络拓展性强,业务配置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在政企客户业务承载中。本文对政企客户业务的IPRAN电路开通方式、流程及电路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IPRAN;开通;资源管理 
        目前政企客户对于电路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IPRAN设备以其多业务承载能力,网络拓展性强,业务配置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政企客户业务承载中。下面本文将对政企客户业务的IPRAN电路开通方式、流程及电路的资源管理模式等进行探讨。
        一、IPRAN客户电路的常见场景
        IPRAN根据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二层(L2VPN)和三层(L3VPN)。根据大客户通信需求分类可分为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三类业务模型。其中,点到点的通信可以通过 EVPL/EPL方式实现;点到多点的通信需求可以通过ETREE,H-VPLS,EVPL叠加方式实现。考虑网络安全因素,VPLS和ETREE方案部署复杂,容易造成环路风险,点到点和多点通信分别采用EVPLS和EVPL叠加的方式实现。
        1、业务模型
        1.1 点到点业务模型
        点到点业务采用EVPL,保护方式有单归和双规两种。
        单归模型对应封闭式保护,采用基于MS-PW整段BFD检测;
        双规模型对应开放式保护,采用DNI-PW方式部署。
        1.2点到多点的业务模型(EVPL叠加模型):
        使用EVPL业务模型配置点到点业务,不同叶子节点使用不同VLAN隔离,在跟节点上多个EVPL业务复用一个汇聚接口。汇聚设备通过L3交换机连接到客户侧汇聚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可以采用supervlan的方案,配置对应subvlan绑定ip pool。 此方案可以很好的对客户业务进行隔离;业务配置及增加删除节点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2.大客户VLAN接入场景
        2.1技术基础
        VLAN TAG按照功能定义可以分为运营商VLAN TAG(以下简称SP-VLAN)和用户VLAN TAG(以下简称C-VLAN),在IETF相关标准中定义为service-delimiting(业务定界符)。
        用户侧接入包括两种方式:
        VLAN接入: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带有一个VLAN Tag。该Tag是运营商为了区分用户而为用户打上的一个“服务定界符”,即上述的S-VLAN;
        Ethernet接入: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中不带S-VLAN。如果此时帧头中有VLAN标签,则它只是用户报文的内部VLAN标签,即上述的C-VLAN。
        PW由PW ID和PW封装类型唯一标识,两端PE设备通告的PW ID和PW封装类型必须相同。
        2.2应用场景
        对于L2VPN、L3VPN业务,基于用户需求,包含用户不携带VLAN标签接入UTN网络、用户携带C-VLAN标签接入UTN网络、用户携带C-VLAN、S-VLAN标签接入UTN网络等场景。
        2.2.1 L2 VPN 场景一(无VLAN)
        用户业务不携带VLAN标签,通过主接口接入至UTN-PE设备。
        2.2.2 L2 VPN 场景二 (C-VLAN)
        用户业务自带C-VLAN,通过主接口接入至UTN-PE设备,要求UTN-PE设备将C-VLAN透传至对端UTN-PE设备。
        2.2.3 L2 VPN 场景三 (S-VLAN)
        用户业务不携带C-VLAN标签,经过交换机后添加一层S-VLAN标签,要求UTN-PE设备匹配并弹出S-VLAN标签,对端UTN-PE设备出口再添加一层S-VLAN标签。
        2.2.4 L2 VPN 场景四(C-VLAN/S-VLAN)
        业务用户自带C-VLAN,经过交换机后添加一层S-VLAN,发送至UTN-PE设备,要求UTN-PE设备剥离S-VLAN后,将C-VLAN透传至对端UTN-PE设备,在UTN-PE设备出方向添加一层子接口VLAN标签后,发送至用户侧交换机。
        二、IPRAN电路调度开通流程
        1、数据自动配置流程:目前最常见的二层(L2VPN),我公司已通过支撑系统的接口互联,实现网管数据自动配置。
 
  
        1.1长途电路调度
 
  
        1.2本地电路调度
 
  
        根据客户服务支撑系统送过来的集客工单是否带UTN标志,可按两种方式在资源管理系统发起自动开通。
        (1)带UTN标志:以客户服务支撑系统送过来的集客工单为起点,在UTN二层以太电路调度界面,调度人员根据“集客工单生成调单”,配置电路占用的设备、端口数据后,再提交传输综合网管生成UTN二层以太电路资料。
        (2)不带UTN标志:在UTN二层以太电路调度界面,调度人员通过“撰写”调度单,根据集客工单选择客户信息,配置电路占用的设备端口数据,提交网管生成电路数据。
        2、数据人工配置流程
        针对三层(L3VPN),需按照普通电路调度流程,通过调度人员派发调单,维护人员接单,手工配置网管数据。
 
        三、资源管理系统内电路管理模式
        模式1:按普通数字电路进行管理,网络类型选IPRAN。
        优势:与其它数字电路为同一种管理模式,便于查询统计;业务调度时同步分配电路,客户信息、业务号等信息齐全。
        劣势:路由不便于管理。因IPRAN电路不能按槽路进行管理,业务开通后需由维护人员在资源管理系统对路由进行手工录入。
        模式2:按照IPRAN网-二层以太电路进行管理。
        优势:资源管理系统可自动同步传输综合网管系统的IPRAN电路信息。
        劣势:电路同步时间滞后于开通时间,且电路信息里只包含两端设备及端口、VLAN信息,对应的客户名称、地址、速率及业务号需要维护人员手工填写。
        以上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其中模式1适用于IPRAN应用初期,IPRAN设备、电路数量不多的情况;模式2适用于IPRAN设备、电路数量较多的情况。
        我公司原使用模式1方式,随着IPRAN电路的日益增加,原模式对路由管理的弊端日益显现,拟逐渐改为模式2管理。即将IPRAN网-二层以太电路中的电路逐条按设备、端口进行识别,添加客户名称、地址、速率及业务号等信息,关联对应的光路信息,并将原普通数字电路进行删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