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三建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路桥作为我国公共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路桥施工的质量会影响路桥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本文来分析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病害及其处理对策。
关键词:路桥施工;路面;维护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路面施工出现的病害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问题要做到及时的上报。通过定期的路面维护,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1.常见的路桥施工中路面病害
1.1裂痕
产生公路桥梁路面裂缝的原因有2种,一是公路桥梁路面施工中存在沥青混合料摊铺拥堆、压实不严格、行走不科学等问题,特别是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失当,这些原因会产生公路桥梁路面材料的强度不足,在环境恶劣、长期运行和大负荷荷载的情况下,产生公路桥梁路面裂缝。二是公路桥梁路面施工中存在桥梁结构核心的钢结构和混凝土构件建设中出现配料不严谨、搅拌不均匀、浇捣不充分、养护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产生结构和构件中温度裂缝、弹性裂缝、干缩裂缝,在负载和施工过程中裂缝在公路桥梁路面上得到进一步反映,形成公路桥梁路面的开裂和缝隙,这会在公路桥梁路面上形成严重的公路桥梁路面裂缝。
通过施工人员的研究,我们发现引起桥面断裂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预应力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或许是由于设计人员的预应力计算错误,或者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不够,没有按照设计图纸保证好桥梁的预应力。还可能使由于施工环境的突然变换,造成桥梁受力的突然变化,而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反而依旧按照原有的预应力设计进行公路桥梁的施工,从而造成了施工不当的情况。上述的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桥梁施工的预应力。虽然现在施工人员积极的引进了一些技术,对传统的桥梁施工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是预应力的问题仍然在许多的公路桥梁施工中存在。这种施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应该归结于“人为因素”。因为在预应力的问题中,无论是设计的不当,施工技术水平的不达标,已经对于环境变化的技术变动等,都是因为技术和施工人员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施工中的“人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设计施工以及路面的维护中,这种问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和监督手段进行控制的,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这种问题进行一定的缓解。总之,相对于上一种路面问题而言,这种问题也是比较好控制的一种施工问题。
1.2坑槽
坑槽包括凹陷坑槽、松散坑槽等,主要是因为路面施工时压实程度不够,导致地基沉降造成路面下陷,经过车辆的碾压以后出现大的坑槽,另外一类是因为路面松散范围较大,当路面出现小的坑槽或者小范围内的松散时外力的作用使得松散路面周围的结构被破坏,长期以往就会形成较大的松散性坑槽。
1.3松散
松散路面包括脱皮、麻面、松散等,同样是因为路面施工质量较差和外部压力两种原因造成。松散路面施工质量和施工材料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关系。路面施工的材料的沙石杂质较多,沥青成份较少都会给路面造成松散隐患。此外,施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的规定碾压,是路面结构本身较为疏松,在承受了外界的压力之后容易产生松动现象,极大的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
1.4桥面凹陷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施工分包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公路桥梁的里程较长,往往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承包。这种分段承包的情况就很容易产生施工质量不均的情况。可能前一段施工的承包单位的施工资质较高,而承包下一段施工的工程单位可能追求更短的施工时间,在施工质量上就会有所降低。这样在两段的公路桥梁施工中,特别是在两段的接口处,非常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同时由于两段的承包商不同,在施工设计时,及时施工数据都取在合理的区间位置,符合了施工的国家規范。但是在施工数据的选择上,毕竟会有所不同,进而在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中会产生更大的差距,造成桥面的大型凹陷问题。
此外,桥面的小型凹陷问题常常是由混凝土的施工不当造成的。早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通常采用的是三层施工,层层叠加的方法。因此,在混凝土的层与层之间的叠加过程中,常常会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层间夹杂杂物。而这种混凝土的施工往往是一经浇筑完成就不可更改。如果需要进行维修防护,就只能进行某段路面混凝土的全盘剥离,不仅影响道路的运行质量,而且会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损失。这种层间混凝土的施工不当,非常容易出现压实不均的情况,进而在以后的道路桥梁运行中,由于受力的不同产生小型的桥面凹陷。
2.路面施工病害的处理对策
2.1施工材料的选择
路面施工材料要根据地基、路桥等级选择相应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应该与路基相适应。一般要选择温度性能较好、粘结性较强的材料。路面结构的填充材料大小要均匀,沥青要选择含蜡量较低品种,还可以在沥青中加入树脂、高分子聚合物以及橡胶等成分,提高沥青的黏性。预混的沙石越均匀,铺筑的路面就越光滑平整,沥青的粘结性越好,铺筑的路面的抗车辙性、抗变形能力以及弹性指数越高,同样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强。此外,路面施工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地层结构和地域环境的限制,在特殊地域,施工材料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好,路面出现的病害的可能性就越小。
2.2施工集料质量控制
集料是路面施工的重要材料,集料自身的质量和配合比例都会影响路面施工的质量和路面使用寿命。一般来讲,集料有粗细骨料混合沥青支撑,粗骨料的直径约大于2.3毫米,细骨料的直径小于2.3毫米,骨料要保证干净无杂质。不同的路面施工骨料的配比不同,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严格执行。要做好施工集料的质量检查,检查好施工集料中的各项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施工集料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严格按照我国路桥施工的标准选择施工材料,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施工材料,严查路面施工中各个阶段施工集料的质量,防止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给路面病害留下隐患。
2.3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为了保证路面铺筑的质量,路面铺装需要借助大型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技术来确保路面铺筑过程中的温度、密度、压力、含水量的监測,这样就可以提高路面施工的规范性。为了减低路面出现裂缝和坑槽等问题,应该做好路面压实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做好路桥排水工程的建设,防止雨水长期侵蚀使路面出现病害。路面铺筑过程中遇到降雨天气要及时做好路槽的排水工作和路面的维护保养。路桥路面施工中需要灌浆的需要提前做好灌浆压力检测,确定路面灌浆的密度和灌浆压力。灌浆完成60天以后对路面进行路面质量检测,并针对路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和保养。
除了在原料的供应源头进行质量控制,以后的施工原料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钢结构桥梁施工上对于钢材的除锈,破损的及时处理;在混凝土公路桥梁施工中,需要对破损的沥青路面进行清除和替换。总而言之,只有控制好了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才能够对后续的路面施工和路面维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简而言之,路桥施工路面施工病害重在预防。在路面施工的阶段,要做好材料的筛选,严格按照不同路面施工标准配比路面施工材料,按照路面施工的设计标准处理路面压实,做好路面质量检测,路面铺筑结束要定期做好防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路面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全面提高我国路桥施工路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蔺志国.路桥工程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分析及处理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33):106-108.
[2]贾卓.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处理研究[J].居舍,2017(32):128.
[3]许春林.刍议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防治[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99.
[4]杨猛.路桥施工中路面施工的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7(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