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吕家旺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晓赢 吕家旺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和比重,水利工程通过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调配和控制,达到消除灾害的目的。
        沈阳德远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1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和比重,水利工程通过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调配和控制,达到消除灾害的目的。往往水利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大,且工期较长,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和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可持续性发展和水土保持的理念相继被提出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有效的贯彻理念并实际应用到具体的施工项目当中去,对环境的保护和减少水土的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理念;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引言
        规模大和周期长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特征,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合理,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扰动,这也是当前项目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强对建设区域水土的保护,成了水利工程设计的关键点,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生态水利和民生水利为背景,积极落实水土保持理念的相关要求,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力度的增强。泥石流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就是由于水土流失而引起的,给人们带来的较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员安全。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考量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1、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形成原因
        1.1地表植物遭受到破坏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经常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原本地表上的植物,以及当地的地貌都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最终也就会对当地土壤的蓄水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从而也就会让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一些,使得当地的环境遭受到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1.2挖土和填方
        道路开挖及其之后的填方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普遍,为了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程效率,达到设计标准,填方时离项目最近位置的土壤便成了不二选择,而过度开挖则会使施工路面出现大量不平衡的土坑,致使许多土层裸露在地表,失去了原有依附于土地里层的能力,土壤很难吸附于地表,从而导致在强风天气,土层受到风力作用而四处飘散,较强降水的天气容易导致土壤随雨水流失,在两种情况的长期作用下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问题产生。
        1.3水土流失的危害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当地的生态平衡得到破坏,环境状况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靠近河岸的施工地区,流失的土层进入河道会对河道本身的防洪及其他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破坏了工程附近居民的生存环境,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对于施工工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严重情况下将导致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明确设计规范
        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是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前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在施工标准、设计规范、总体规划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设计工作当中,应该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加强对设计资质的管理,保障设计的专业性。对设计人员及其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在水利工程设计当中,也需要涉及架构和岩土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应该增强设计单位的人才队伍水平,加强对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的深入学习,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这不仅能够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利于自身竞争实力的增强,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与信誉。
        2.2弃渣场的水土防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基坑和沟渠的开挖所排出的废土和废渣,在对其防护过程中,要采取措施进行科学防护和治理[3]。首先,合理安排和安置废弃渣土等,使其占用地面的面积在保障堆放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优化,将废渣和废土进行摊铺和撵平,科学合理的制定工程规划,合理使用适合的种植物将废渣土进行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的概率。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调研和科学计算,对废渣土的斜坡进行合理的放坡,采取土工等措施对坡面进行稳固和保护,有计划和有目的的保障生态的平衡。
        2.3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功效,充分的将水流域生态和水资源的调控统一起来。在建设中主要面临着两个方向的问题:①我国水资源丰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会面临着不同的流域和生态系统,往往不能照搬以往经历和经验,没有参考的工程实例,不能将生态水土保持理念完全的执行到工程施工当中去。②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出发点不同,有时会造成交叉和冲突,会出现分歧,建筑施工队伍往往为了赶工期和争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考虑不到,更严重者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设计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共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顶层设计到下层建筑都要贯彻好生态保护环境观念,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的改善措施
        3.1对施工区域进行植被修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土壤的开挖、填方等工作势必会对相关植被造成伤害,因此,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对项目施工涵盖的不同地区做好植被恢复作业,在增加覆盖率的基础上,需要将植物固定到土壤中,进一步增强植物根系及其土壤的凝聚力,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性能,预防风力或是水力会对地表起到冲刷的作用,充分的提升土壤涵养的性能,形成相应的水土保持效应,降低水土出现流失的可能性。
        3.2因地制宜,划分水土保持规划区域
        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其水土保持方案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应当要因地制宜,合理划分水土保持规划区域,并结合相关库区、交通区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案。
        3.3优化水利水电边坡设计
        边坡设计是水利水电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浆砌石或喷混凝土防护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防护的传统措施,这两种都是硬护坡设计,由于这种方案对周围地表的破坏较为严重,目前应用范围在逐渐减小,因此新型水利水电边坡防护技术,如混凝土植物混合护坡、蜂窝式网络植物等此类新型绿色边坡防护技术,可以起到利用植被防风固土的效果。坡度方面尽量选择较低的坡度,最大程度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
        3.4严格规划填方的用土来源
        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要提前对开挖、填方的用土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预估,以此来减少甚至避免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在完成对用土量的合理预估后,还需要严格规划用土来源,并且对相关植被要加以修复,并对填补土方做好恰当的稳固处理工作。
        结语
        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可以降低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真正体现工程建设的生态观。在点状水利工程和线状水利工程当中,水土流失的特点会存在差异性,应该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在明确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结构设计、防护设计和土石方平衡设计的逐步优化,增强水利工程的整体设计效果,保持良好的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帆,杨磊,尤雪静,艾磊,田路.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7):104-105.
        [2]李佳萱.基于水土保持理念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20):285-286.
        [3]陈维江.试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9(02):92-93.
        [4]周倩.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8(05):99-100.
        [5]蒋言和.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2):257-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