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地铁供电施工中“拒绝”安全事故发生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游忠海
[导读] 摘要:项目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它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项目效益的盈亏和工程进度的快慢,乃至企业的荣誉,所以抓好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项目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它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项目效益的盈亏和工程进度的快慢,乃至企业的荣誉,所以抓好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结合现代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安全的重要性、分类、预防、管理、落实、资料的整理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确保施工事故得到真正控制,把事故苗头消灭在“摇篮”状态。
        关键词:地铁供电;安全事故;预防;管理;落实
        无锡地铁供电项目线路全长13km、涉及五个专业,由于今年“疫情”造成工期紧张,同时开工面多,施工技术力量分散,安全管控跨度大;设备材料及工机具粗笨,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复杂及自然因素影响大;领导、员工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特别是地铁供电抢工期,压造价、安全资金投入不足等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总的方针,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安全和施工同时并存,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消除隐患防止和拒绝事故的发生呢?就以上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1.安全事故定义、种类及发生的原因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常见安全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等及其他伤害。
        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从人的健康状况、思想动态、情绪、清醒程度、操作细心程度尤其易犯习惯性违章等方面;(2)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劳动防护用品的保护、工机具的使用状态、设备及临时驻地漏电、电器检验设备的性能、长,笨重物体的码放等;(3)不良的环境因素。包括雷雨大风天、高温天、光线不足、地面湿滑;(4)管理方面缺陷。未建立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未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或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落实不到位等。
        2.安全第一,从领导做起
        安全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伴随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与我们每人息息相关。安全事故发生后受害人痛苦、工程进度延缓、员工长时间心理存在恐惧阴影、企业将面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等,这些损失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所以抓好安全工作势在必行。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当成分内的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前瞻性。落实,发现问题要紧抓不放,并举一反三制定出针对性措施。监督,要坚持亲临现场检查督促安全工作。引导,要用正反安全事例使枯燥的条例生动化,鲜明化。
        3.预防为主、消除隐患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定有它的征兆,安全问题也不例外。因此,在工程开工初期我们要对工程进行危险源、环境因素辩识,清楚认识到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安全“卡控”的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针对性安全措施加以落实,确保安全随时处于“受控、可控”状态。学会事前抓安全,事中管安全,事后及时分析、总结,才能有效的遏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预防为主,要求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及时组织员工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最终要让员工学好技术本领,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才安全。
        预防为主,就是要员工随时保持清醒的认识,消除习惯性违章。
        预防为主,就是要坚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要坚持“周一安全活动日”、班前讲话制、安全预想会、领导检查制、观看安全录象资料等活动。


        预防为主,就是要主要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认真遵循“领导带班制度”深入现场查找漏洞,消除隐患,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4.营造安全氛围
        有人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所谓营造安全氛围:就是要“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抓安全”。施工驻地悬挂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建立安全管理目标、安全保证体系等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模式;开展“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班前宣读“安全誓词”活动;办公墙壁张贴管理机构、安全职责和“五牌一图”;在项目食堂利用在电视机上插U盘,反复播报安全警示片,通过媒介进行嵌入式滚动播出强化记忆等一系列营造安全氛围的措施,真正的形成一种强大的群众舆论监督氛围。
        5.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强调一个“严”字,主抓一个“细”字。安全问题有它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事故的发生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现场的安全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只有狠抓落实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抓落实首先要健全安全责任机制。施工负责人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先抓安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所以从上到下都要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各部门、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安全工作有人做,安全工作有人管,对安全生产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彻底消除安全死角,清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量化、细化、具体化。
        其次要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考核机制。根据项目特点出发,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方案。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和员工分别由相应的上级部门领导进行考核。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核工作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且要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结果要公布于众,接受监督,严禁走“过场”。
        要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落实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部门给予处罚;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领导要给予重奖,对于经常发生事故的部门和领导或发生重特大人身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部门和领导要给予重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监督奖罚办法,奖要奖得让别人眼红,罚要罚得让本人心痛,通过奖罚机制,把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到实处。
        最后,要健全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要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和专工的安全责任。
        6.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
        “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人伤害”,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则。如何在生产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呢?大多数的事例告诉我们:生产施工中很多事故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不高或则对事故事态估计不足造成。例如:停电倒闸作业时,不验电,直接开合电气设备。这纯属麻痹、侥幸心理, 这给安全生产埋下了祸端。事实证明安全意识与事故发生率成反比。所以,抓基层打基础;抓纪律反违章;抓现场除隐患,是实现安全生产百年大计,是减少伤亡根本措施。
        7.安全资料整理
        在每个工程开工之初,应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档案,制定专人全过程管理。资料的纪录要根据工程名称建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档案目录;要及时收集整理,做到收集一份填一份;要真实纪录,做好影像资料拍摄和保存,只有真实的纪录才能掌握现场,安全质量才有可追溯性,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要量化数据指标;资料前后要形成闭合状态等。
        8.结束语
        项目安全管理必须强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并且密切配合安全体系运作,工作从细,重在落实,切忌文章表面化,杜绝工作中走过场,“报喜不报忧”,摆脱理论与实际脱离“两张皮”的现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