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7221989020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接着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运用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及转型的时期,传统的建筑工艺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不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发展及建筑科技化的方向,并且传统建筑工艺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内的创新产品,能与现代化建筑产业要求相符合,同时也能做到节能环保。所以,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是目前建筑行业的未来方向。
1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
1.1 施工安全有充分的保障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建筑业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坚持建筑的绿色化、低碳化和环保化。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能够使施工地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还能够维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干净,大大提高了施工建设的安全系数,有效地控制住建筑地的垃圾,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污染现象。
1.2 施工工序简洁和方便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大多使用质量较轻的钢结构,这有助于建筑结构自身重量的降低,工程项目施工和建设的初级阶段,需要把预制构件用于建筑结构的拼接操作上,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施工的难度,从而保证每个施工环节更加连贯。科学有效地使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使建筑施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也能节省一大笔建设成本,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在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可以更好地降低控制施工质量的难度系数。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2.1 叠合梁拼装施工要点
叠合梁作为装配式建筑拼装作业的关键,在进行叠合梁的拼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以下内容进行作业。首先,做好拼装前准备。对预制叠合梁下墙体梁窝处钢筋予以调整,直至便于安放叠合梁外露钢筋。其次,吊装安放。降低叠合梁一侧吊点,对准支座穿入,再将另一侧吊点放置好,并在叠合梁底部位置进行支撑的设置。再次,固定就位。严格依照剪力墙所设标高控制线进行叠合梁标高位置的校核,整个校核过程中可通过底部支撑对叠合梁标高予以调节,在调节至满足标高相关要求后,利用焊接的形式将叠合梁两端予以固定牢靠,然后将叠合梁挂钩摘除。最后,按照封闭箍筋与开口箍筋两种不同的形式,将预制叠合梁体予以绑扎固定。
2.2 预制组件的堆叠
预制组件可以水平或垂直堆叠。墙板通常需要垂直堆叠,地板,屋顶板和主要组件可以水平或垂直堆叠。采用竖向堆放方式时,应预先夯实地面,将混凝土材料摊铺在地面上,以免雨水对道路造成较大影响;另外,为避免支架滑动,应改善路面平整度。当使用支架时,预制部件在两侧均固定,并且预制部件保持垂直配置。如果零件水平放置,则应将两个木块或钢块放置在水平基础上,并且将相同的材料块(6个)放置在顶部,并且工人应确保将这些块放置在上方和下方的相同位置。
2.3 现场施工钢筋的利用
以某公司的常用作法为例,在目前的浇筑连梁施工中,为了保证连梁抽筋的平直,以及相关间距和保护厚度的标准,需要在吊装叠合板之前抽出连梁上皮两个纵筋,否则会导致连梁上皮的纵筋冲突,进而导致叠合板的无法安装,而重点在于如何在完成对于叠合板的安装后将抽出的钢筋再插回去。往往在现场施工中,都会由于连梁纵筋的原因,导致施工人员在抽出钢筋后便无法插回,同时对于连梁纵筋的多次绑扎同样会导致浪费时间与人力物力的状况。
2.4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采用预制构件连接的方式,进而组装成为一个建筑主体。因此,构件的连接质量与施工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等有潜在的关系。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选择螺栓,进行构件连接。该连接方式既精密,又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为能方便钢筋插入,需在安装环节中,在下层板中预留插钢筋的空间。同时运用螺栓连接,能将其他部位和剪力墙进行有效连接,使得这些部门都能紧密联系到一起,方便之后预制剪力墙的施工。另外,为能保障内剪力墙和主体工程实现有效连接,需要对连接的位置和墙体的稳固性等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在实施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顺利完成后续施工工作,进而大为提升工程质量。
2.5 合理地运用辅助工具
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顺利实施,将施工任务落实到实际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控制辅助工具的实际应用,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升预制构件的安装效果,有助于提升预制构件的保护作用。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常用的辅助工具是转角板“L”形吊具,这种工具能够确保转角板安装效果满足相关要求,降低转角板的安装损坏率,而在平板制作和安装过程中,还能有效地处理“护角”问题,确保运输和吊装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出现预制构件破损问题。
2.6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已成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最为关键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其较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至施工项目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安装工作。在安装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装尺寸与实际的尺寸出现偏差的情况。其对于安装的位置和安装的方向有很高要求。因此,需加强这2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在安装时出现损坏,继而影响到下一个工序的施工。因此,在安装时需对叠合板给予有效保护,如果有条件的话,需要做好外围支板工作,以减少由于叠合板发生破损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的现象,增加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需注重安装之后的浇筑问题。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后,需重视对养护工作,进而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范值和标准值后,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2.7 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部门对预制窗体进行施工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示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将预留的螺母与窗体相连接,这一过程要使用到很多的吊耳和螺栓。施工人员在具体的连接工作中要合理地安排窗体和构件的位置,并对这两者进行有效的衔接。连接窗体和构件的时候要合理地调整窗体位置,确保窗体的螺栓能与墙板的孔洞完美契合,这不仅彰显了预制装配式技术的优点,还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8 混凝土浇筑要求
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要制作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要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浇筑方面的要求,因此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对建筑物构件的模型作出详细的检查,同时对构件的质量进行不断的提高,保证其对钢筋成品的重视程度的提升,对钢筋成品的质量做出相对较严格的控制。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构件做出严格的监控,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均匀性,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变形等方面的问题,则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及时解决。
结束语:
近年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明显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因为安装连接施工所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相关工作者必须重视辅助施工设备的引入,加强预制构建的管线预埋施工质量,积极引入先进的BIM技术,解决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靓.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
[2]李风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3]索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