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424198503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保证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地基支撑建筑物的土体或岩体,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可靠性、耐久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地基处理技术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地基处理需要面对软弱地基与特殊土地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需要考虑剪切 特性、压缩特性,分析透水特性、动力特性,还要对特殊土不良地基加以改善,为建筑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建筑的安全 使用创造条件。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技术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前景明朗,特别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筑行业,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地增长,但是房屋的质量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开工的典型标志。因为房屋建筑在地面上,因此,建筑上层的结构重力将经过墙和支柱传递给地基。如果建筑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达到建筑标准,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就会得到保障。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的重中之重,施工人员要明确按照施工标准建设地基,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
1、复杂性。地基是建筑的基础,也关系着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在地基施工中,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房屋建筑奠定稳定的基础,避免以后的建筑过程中出现裂缝等现象,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然而。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多种多样,特别是我国青海或四川地区临近地震带,板块活动频繁,同时也易发自然灾害,所以,要充分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减少灾害对于基地的不良影响。若是建筑选址不恰当,或勘察不到位,都会造成质量问题。
2、隐蔽性。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复杂,包括诸多施工程序,因此,要按照施工标准确保每个工序的有效开展,上道工必须按照标准来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但是由于工序繁多,所以工序的质量可能存在隐蔽性,所以,应加强验收力度,从建筑开始时就要保存各道工序的验收资料。
3、多发性。在地基建设的前期,若是地质勘察不到位,不能全面了解建筑环境而造盲目施工,这必将造成施工的技术与实际的建设不符,必将埋下诸多的隐患,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建筑中时有发生,尽管目前的勘察技术不断地发展,也避免不了此种事件的发生,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二、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
1、地基建设不合格。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后期建设的稳定进行,就需根据地形特点制定合理的方案。但是,目前很多的施工人员并没有对于地形进行整体勘察和分析,这必将造成建筑不合格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并没有选择适合的处理手段,若在膨胀和软土地进行房屋的建设,就会为以后的施工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同时,在桩基的施工过程中,若是房屋地基荷载与实际的施工技术不符,这必将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稳固性。
2、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问题。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凝土裂缝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地基的稳定性。而混凝土裂缝主要是因为在施工时施工技术不合理。同时,很多的建筑行业也会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例如,有些企业会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而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进而会出现配比问题以及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在混凝土拌合中大多会用到水泥,在施工技术后,会产生水化热的现象,因此,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但是因为外部温度较低就会产生裂缝。施工的材料不合格以前,“豆腐渣”工程的报道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大多是因为施工材料不合格。然而,目前,因为钢筋、水泥和钢绞线等材料质量的不合格,在建筑施工时,地基强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尽管建设完成后没有巨大的差异,但是,一段时间后,地基会发生形变现象,安全隐患不可避免。
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
1、注浆地基技术。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技术,主要采用水泥注浆和硅化注浆两中技术手段。水泥灌浆是在注浆管或注浆泵的作用下,合理配置水泥浆的比例,然后将水泥灌浆应用于房屋建筑过程中。这样的灌浆技术能够在物化的作用下,和周围的土体发生反应,从而使得路基的硬度和强度明显增强,从而能够提高路基抗变形能力。硅化灌浆技术是把已经混合好的硅酸钠溶剂在高压和电气的条件下注入到建筑物的地基中,这样硅酸钠溶剂能够和土壤进行反应,其理化性能使地基的强度和硬度提升到一个新的新的级别,使得地基的强度和硬度大大加强。许多新的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了,比如最常用的水玻璃 - 水泥双液注浆。在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合理设置水玻璃和水泥的比例,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将两种浆体进行融合,最后在按照一定的流速和压力把液体逐渐注入到建筑物的地基当中,这样可以加快了地基的凝结速度。
2、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比例合适的注浆液灌注到建筑物的地基中,使得注浆液能够和土进行结合。注浆液在凝固的过程中,使得原有地基的物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占地面积小、破坏程度小、施工技术低、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实际利用这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配置相关的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往往和地势、环境、项目设计要求有着密切的管理,好的配置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施工的质量。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的实用性很强,可以适用于各种土壤。在实施的具体环节要注意冒浆、翻浆现象发生,可以采取合适的技术对于岩粉进行沉淀处理,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参数,从而在合适的距离下对于孔深和孔径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环节,注塑管外径应小于直径2-5cm,深度应大于开口深度50-100cm。同时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和项目的具体设计要求,按照指定的施工要求完成相应的设置,从而确保整个能够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最大程度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3、地基夯实的技术。地基夯实处理技术是主要是在大型起重机械作用下,从而有效减小地基之间的裂缝,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高地基抵御外界环境和外力的干扰,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地基夯实主要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即重锤和强夯。这两种技术各有各的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土质。例如,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砂土或黄土的土质。在具体施工过程是将起重锤从高处下落,沿着设计线路锤击地基一种逐渐减少土体空隙,这样就可以显著提高地基抗压强度的方法。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施工面积和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判断夯实技术产生的振动力是否对于周围建筑物有一定的破坏。从而绝对是否采取该种技术进行施工。
总之,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和关键,地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也应对地基质量进行把关,确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房屋建的稳定性。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施工 单位要施工项目的特点,结合施工区域的特点,不断地强化和改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和总结地基施工中的重点,才能不断地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确保房屋建筑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任若骁.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16):.
[2]袁欣.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J]. 科技视,2018,8(21):10.
[3]杨宏伟.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分析 [J]. 智能城市,2018,4(13):17.
[5]李新艳.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3):82-83.
[6]孙金红,李广祥.房屋建筑和构建物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