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唐红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病虫害防治作为园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园林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存环境舒适安全的关键。
        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  北京市  101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园林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病虫害防治作为园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园林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存环境舒适安全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园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园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引言
        植物在绿化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花卉、草、树木等是首选的绿化植物,所以,植物的栽植及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要及时对植物进行灌溉,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漫灌等。同时,通过合理施用化肥,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合理密植,使植物生长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1.1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遵循植物保护的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平衡性更加重要。随着病虫害影响范围的扩大,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中“害虫”的副作用也不是绝对的。在整个生态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任何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都具有一定的价值,都是生态系统中不能缺少的因素。在整体生态系统中,如果其中的任何物种发生变化都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相关的研究显示,将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可,将其彻底消灭将威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通过修剪树木,还会对其外在形状加以改变,进 行 造 型,以 便 以更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大大提升美观性。修剪树木枝干并不是简单地去掉 一 些 枝 干,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和注意。笔者在本文中就修剪乔灌木为例,讲解其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和要领。其一是修剪的时间,由于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性,所以修剪的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树木需要在3个时期进 行 修 剪,即 休 眠 期、生长期和特殊时期。修剪期有 两 个 时 间 段:3月 初 至4月 和10月 中 旬至11月中旬,这个时间较为适合树木的修剪;生长期的修剪指的是树木开始新一年的成长到落叶之前;这两个 时期内的修剪工作主要是保证树木具有较高的生长率。特殊时期的修剪则是为了让树木有固定的外貌,树木的不同修剪的形式各不同。在苗木的选择上应加强植物检疫杜绝带毒带虫苗木调入 2 在施肥的时候注意选择肥料类型和数量 移栽树木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损伤树木的根系浇水的过程中注意 浇水的周期和数量避免由于浇水不够使树根受到干枯以及 浇水过量使根系腐烂3 采用益鸟益虫等自然生物来代替农药消灭害虫。4 用诱虫灯等设备来扑杀病虫加强日常检测及早地预防病害发生抓住病虫抵抗能力最弱的时候.杀虫一般情况下害虫都是在 刚刚孵化及龄之前其抗药性最差在这时候施药杀虫的效果更好及时摘除有害虫的枝叶 避免害虫的扩展
        1.2安全性原则
        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安全性原则同样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应用各类病虫害防治措施,不仅需要关注病虫害防治手段对于相应病虫害的治理效果,还需要综合分析其是否存在不利于园林绿化项目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周围居民的不利影响。对于各类化学药物的应用,要做好评估工作,避免随意应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2绿化建设中病虫害问题分析
        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均衡的营养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色植物和儿童一样都需要营养,一旦植物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缺失或不均衡,植物生长便会受到抑制。例如,由于缺失铁元素导致幼叶失绿黄化,虽然叶脉仍为绿色,但之后完全失绿,引发“失绿病”。如果施肥不当,使得植物部分营养物质过多或不足,最终出现病虫害。值得注意的是,当植物本身蕴含水分充足,但运输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出现植物腐烂的情况。此外,植物长期处于高温或低温等极端温度下,会阻碍植物打开、关闭气孔,导致植物活性下降,甚至死亡。
        3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3.1完善植物监管工作,及时处理病虫害
        要想有效进行防治病虫害,就要对园林植物进行日常的监管工作,防患于未然。

首先要做好每日监管的记录工作,着重关注园林绿化区域,通过人工检测和先进的科技设备检测,及时了解植物的近期状态和是否发生病虫害的现象,如果植物有病虫害的前兆或已经发生病虫害,管理人员就能第一时间进行整治。另外,做好监管记录工作,也是为今后的园林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各方面的信息工作,例如,园林各种类型的植物容易发生那种病虫害,这片区域病虫害的类型有哪些,这些信息数据都要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整理,在发生时病虫害时,也能够根据信息库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2积极开展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生物防治非常的重要,不仅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同时不会对人体和牲畜造成伤害。可以通过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来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性。物理防治是传统的防治手段,其对小面积的防治效果明显,可以通过多种器械来捕杀害虫,降低病虫害传播的可能性,不仅不会污染环境,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和物种的多样性奠定基础。
        3.3建立园林植保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城市园林树木和乡村林木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存在差异。城市是人为造成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城市的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产生的废气、废水等会污染到水源、土壤和大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到园林植物的生长,同时也会增加发生病虫害的几率。
        3.4植物方面的病虫害预防
        在园林绿化项目病虫害防治中,为了体现以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需要对所有绿化植物进行详细把关,降低所种植植物后续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概率。基于此,相应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植物选择工作,充分研究哪一类植物更适应于项目所处环境,具备更强的生长效果,避免植物移植后出现明显的生长态势受损问题。在移植前要详细检查移植苗木,确保选择健康苗木,避免将带病苗木栽培到园林绿化项目中。在植物选择时还要注重做好合理搭配,尽量提升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园林的稳定性。另外,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病虫害预防还要充分考虑栽培环节,为植物创造理想的生长条件和栽培环境,减少病原物出现。例如,在栽培中需要重点做好施肥工作,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保持较为理想的生长态势,不易出现病虫害问题。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有效灌溉也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应该从浇水次数、时间、方法以及浇水量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控,维系植物稳定有序生长,提高其抗逆性。
        3.5加强植物检疫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就是植物检疫制度的建设,科学的植物检测制度能够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病虫害。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呈现繁荣的景象。因而在引种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科学的情况,尤其是调运的过程非常关键,因为有些植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携带了病虫害,而检疫制度的不完善又未能及时地将病虫害病菌检疫出来,进而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应该加强检疫,避免外来物种带来病菌等。此外,还应该不断地完善检疫制度,重视对检疫制度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面临很多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机制,健全责任制度,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保证林木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要注重科学对防治工作进行规划,保护林木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单冬肖,梁栋.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
        [2]李秋.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家参谋,2018,No.574(04)
        [3]聂传胜.园林绿化苗木栽植与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8):31-32.
        [4]梁洁.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防治与树木养护分析[J].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7)
        [5]张婷婷.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16):163-164.
        [6]李丰红.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技术探讨[J].吉林农业,2018(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