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如今我国水利工程持续进步,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过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河道治理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的时候,护岸工程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护岸方法会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保障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满足河道治理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作用
1.1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今,由于工业发展迅猛,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水未得到有效净化,导致河道污染严重,再加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河道在水资源调控和利用中的功能,降低了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开展河道治理工作,把污水和污染物集中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水体污染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净化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2控制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与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息息相关,尤其是洪涝灾害,一旦防御工作不到位,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河道治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认真勘测相关的河道地形,以便及时排除诱发洪涝灾害的河道变化因素,同时,若是发现不利于灾害防御建设的情况,也要如实记录。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该区域河道变化情况后,结合降水特点,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河道情况,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避免灾害引起的生命威胁与财产损失。
1.3发挥出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
除了防洪减排和治理污水之外,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有效控制该区域内居民生产活动,并通过制定科学的开发计划保护河道结构和生态环境,维持河道流域的生态价值。另外,治理工作中还可以引进别的物种治理污染情况,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河道的抗污能力,发挥河道流域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
2.1防洪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河道的护岸都存在厚度不足、堤身单薄等问题,加之一些年久失修、淤泥堆积等情况,河道的宽度逐渐变窄、边坡容易出现裂缝、蓄水能力不足,因此在雨量较大的季节,河道的防洪能力往往是不足的。
2.2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很多河道治理项目是缺少全局性考虑的,通过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进行治理,从而对河道的原有形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平衡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同时河道治理项目中对防洪的要求很高,很多施工单位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建立护岸,这样的确能达到防洪效果,但却破坏了河道原有的生态系统,施工垃圾也会对河道造成污染。
2.3河道受污染情况严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工业厂家为了经济效益,将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偷排到河道中,加之很多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河道中,使得河道在污水、垃圾的影响下本身就成了城市污染源之一,严重影响城市水质与环境质量,也会给城市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
3堤防建设工程时期堤身填筑技术
3.1对于土料的选择以及开采
在使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堤防建设工程治理。土料的选择和土料的开采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选择土料的时候,需要重视以下几点:(1)需要使得土料满足防渗的需求;(2)在选择土料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就近选择,需要参考施工的实际情况来选土料。开展施工的时候,需要掌握各种施工需求,以及土料的土质情况、土料的水分和土料的开采条件等因素。对于均质的土堤,主要就是选择亚黏土或者是中壤土;针对各种防渗体,需要选择黏较大的土壤;砂性土的作用就是进行堤后重盖,避免选择不合理的土料来开展填筑工作。在开采土料的过程中,需要先清理土壤的表面,避免存在积水的情况。
然后在选择合理的采土方法的时候,主要就是联系以截为主和排截结合的方法。合理的开采方法,有助于增强对于土料质量的控制,使得土料的各种参数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以及相关的规定。
3.2堤身填筑施工技术
(1)堤基清理。在开展堤身填筑施工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堤基清理工作,使堤基保持清洁的状态。这其中主要就是对堤身、铺盖和基面的清理,在清理的时候,需要全部清除堤基附近存在的各种杂质。针对那些时代久远的堤基,要想提升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采取加高培厚的措施进行应对,等到清理工作完毕,需要在第一层铺填结束之后进行合理的压实平整工作,如此不仅可以使得土体的各种参数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而且可以更好地保障整体的工程治理效果。
(2)进行填筑操作。在进行填筑操作的时候,需要掌握存在的各种注意事项,要是填筑的时候存在地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就需要先开展水平分层操作,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向来完成填筑工作。不过在这个时期不可以在倾坡开展铺填工作,要是堤防横断面有着较大的坡度,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可以减小堤防的坡度。在开展分段作业的过程中,相关的长度需要满足施工的各种需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长度大于100m,需要统一开展碾压工作以及铺土工作,借助搭接的形式进行处理,防止产生界沟的情况。在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在堤身两侧完成压裁平面,参考设计完毕的截断面完成分层填筑工作,在填筑堤身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速度,时刻观察地基以及位移情况,参考得到的各种资料开展分析工作,如此能够给之后的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和保障。
4生态河道护岸防护形式
4.1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技术主要就是在岸堤上修筑墙式陡坡,在海岸防护和城市河道防护的时候,这项技术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要是河道宽带较小,没有合理地使用河滩的岸堤,各种影响因素给堤岸造成一定的冲击,在产生这些情况之后可以选择这项技术进行应对。在河道护岸时借助墙式护岸能够显著减少工程施工量,而且可以减小护岸断面,不过在墙式护岸施工的时候需要掌握存在的各种施工标准,使得护岸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使之具备较强的耐冲击性。
4.2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技术主要就是选择河坝的方法,来隔离河水和岸堤,如此能够有效地应对河水冲击和河水侵蚀的情况,而且能够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这项技术主要是在河流湖泊相对密集的部分进行使用。坝式护岸主要的形式包括丁坝、潜坝等,其中丁坝护岸能够预先把水流挑离岸堤,避免岸堤受到较大的冲刷。这项护岸形式有着比较显著的优势,针对河水流量较大的河段和河床比较宽阔的河段都可以选择这种技术来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
4.3坡式护岸
坡式护岸技术就是把抗冲击材料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使用,如此能够实现全面的覆盖。坡式护岸技术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空间,主要就是因为这项技术不会给河道和河水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护脚的稳定性和护岸工程施工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想保障整体的施工治理,就需要提升护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如此,施工人员也需要正确地选择施工材料,高质量的施工材料能够减小河水对于护岸的冲刷,避免产生较大的磨损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有效地应对河床的变形情况。
结束语
如今我国水利工程持续进步,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不过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河道治理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河道治理工作的时候,护岸工程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护岸方法会给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保障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满足河道治理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侯丽姗.河道生态护坡治理工程受土质稳定性影响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01):84-86+197.
[2]李伟.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3):288-289.
[3]江山红,李小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4):195-196.
[4]叶欣.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