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王丽君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丽君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筑工程数量增多、规模变大,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1307291987042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建筑工程数量增多、规模变大,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很多时候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因此做好技术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近些年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中不断出现大规模的工程,这些工程对地基有着较高要求,地基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因此得到社会普遍关注。建筑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并做好技术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市政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作为建筑施工工程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都要做好地基建设,土方作业完工之后进入到地基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地基施工质量,后期的底板封底、上层建筑修筑等施工过程都要时刻注重对地基工程状况作出检测。地基建设工程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外部环境、地域特点、土质状况等,但地基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地基工程质量以及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在具体的市政建筑工程中必须考虑到外部影响因素,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地基施工技术,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一、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特点
        1、潜在的隐藏性。在市政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内容较多且涉及多项专业性技术,其复杂程度高于其他建设项目,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需要进行多工序交叉错开施工,即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其他施工内容不同的工作程序覆盖在交错的基础施工阶段,故地基基础施工存在一定的隐藏性。在当前的市政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若具有隐藏性,其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基于此,必须加强对隐蔽性部门施工质量的检查。
        2、事故的多发性。纵观近几年国内市政建筑工程的事故情况,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建筑物倒塌事故,这些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施工阶段,而基础设计不合理是引发倒塌事故的关键原因,这些事故的发生,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二、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完全按照安全施工工艺流程开展施工。任何施工工程都有对应的安全施工工艺流程,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同样有一套安全施工工艺流程,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复杂的环节是混凝土砌墙过程。混凝土砌墙需要先使用基础钢筋和混凝土来砌墙,之后对所有的柱钢筋、梁板钢筋做绑扎处理。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真正按照安全工艺流程开展地基施工,如土方开发之后的垫层、找平层质量不达标,基坑围护工作不合理,浇捣混凝土不均匀,导致保护层结构效果达不到工艺要求,甚至最后的地基质量验收也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质量进行,最终影响建筑后期安全质量。
        2、地基塌方。现阶段市政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为塌方,地基开挖施工需要开挖基坑,在此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土层状况进行,不同的土层使用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同时还要做好坡度控制,配合必要的支护措施,才能够保证基坑不会在外力作用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避免变形和塌方事故。地基塌方不仅会影响上方建筑,还会威胁到周围的建筑安全。
        3、地基缺乏保护。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对于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例如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地下水资源不仅丰富,而且水层较浅,再加上常年多雨,充足的雨水势必会对地基工程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些地区,尤其在雨季进行施工时,必须做好现场防水、排水工作。但是在实际作业中,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导致地基进水,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地基结构质量。所以在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必须及时清理深基坑内的积水,同时做好防水和排水设施,保证基坑无积水。另外对于被水浸泡过的土层也要做好清理和加固工作。


        三、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该工程场地呈不规则狭长形展布,用地东西宽约430m,南北长约 930m,规划用地面积约37.87公顷。车辆段场地内自然地势北高南低,场地中部南北方向发育一条“V”型冲沟,冲沟深度约为70~100m。根据设计图纸,该工程按250.00m、240.00m标高进行平场地基处理,最大填方高度约40米,最大挖方高度约41米,地基处理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其中挖方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填方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
        1、人工开挖技术要点。人工开挖孔桩之前必须进行成孔工艺试验,并且数量应在两个以上,检验孔桩内壁是否出现土层坍塌、涌砂等现象,同时检验混凝土护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其次严格按照桩距开挖顺序开挖,如果桩距小于两倍桩径且小于2.5m,则必须按照间隔方式开挖桩孔。另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相邻桩的开挖必须等到前面浇灌的混凝土强度超过60%方可开始。使用人工开挖需要从上到下依层进行,开挖过程如果遇到比较坚硬的土层则需要利用风镐、锤钎将土层凿碎,如果碰到孤石则需要由专业的爆破团队通过爆破将其破碎。为了避免爆破过程发生坍塌事故,尽量使用较小剂量的炸药进行多次爆破。人工挖土从中间向周边扩展,根据设计桩的桩径增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护壁长度为1000mm左右,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首节护壁要比地面高200mm,护壁和护肩作业同时进行。首节护壁安装定位后要加设护壁钢筋,增设支护壁模板,最后校准混凝土。待护壁混凝土强度满足5MPa后,开始开挖下层土方。下行护壁施工阶段,每浇筑完成三节护壁都要校准桩的垂直度和中心位置。最后桩身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固定钢筋笼,而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以及主筋接头需要错开 50%,每隔1.5m需要用点焊来固定螺旋箍筋和主筋。同时以2m为间隔增设加劲箍。如果钢筋笼的长度在15m以上,则需要分段制作。钢筋笼吊装就位后要及时焊接,将钢筋笼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和标高处。
        2、换土层地基施工技术。第一,DDC 灰土挤密施工。使用这种材料进行填土能够有效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提升地基的质量和承载力,最大限度减少地基的变形。DDC灰土挤密主要是利用桩孔内深层强夯工艺,借助螺旋钻将灰土分层注入孔内。夯实成桩同样要分层进行,再通过反复锤击来扩大桩径。第二,粉煤灰吹填施工。相较于其他的填土材料,粉煤灰有着超强的透水性。使用这种材料能够降低填土费用,并且利用其超强的透水性能够加速吹填土的凝固。具体应用时要将粉煤灰和淤泥根据一定比例混合吹填,保证均匀吹填,从而改善土层固结特性。
        3、振捣加固施工技术。地基施工振捣技术主要是通过振动、挤压来缩小地基土层空隙,提高土层强度,满足地基处理目的和效果。目前地基施工中使用较多的振捣加固措施为强夯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软弱地基加固,利用夯锤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借助下落的冲击力达到夯实土壤的效果。强夯法处理过的地基强度和抗振动性都非常突出。此外,振捣加固还有表层压实、重锤夯实、振冲挤密、土桩等方法,在选择加固方法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
        总之,作为市政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地基施工 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在 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严 格按照安全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严格监控整个施工流 程,从而保证地基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全勇.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19):22.
        [2]朱永军,章裕雄. 浅谈如何做好房建中地基处理工作[J]. 四川水泥,2017(10):1,4.
        [3]葛云露.设计规划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J]. 设计规划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3):21.
        [4]李章银.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基本特征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2018(25):37.
        [5]邵继江.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J]. 工程技术研究,2018(0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