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 孙妍妍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孙妍妍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重点,接着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最后对提高园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身份证号码:13112619930408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重点,接着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最后对提高园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一般来说,园林建筑工程包含了绿化栽植以及园林小品的建设,同时还包含给排水工程、地型建造等内容。由于园林施工中涉及到的项目较多,其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较多的交叉作业现象。一旦施工现场出现管理不合理、施工配合不到位等问题,就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园林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因而现阶段探讨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重点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建筑施工中,其施工技术重点有项目部建设、图纸会审、工程管理、群策群力以及质量控制。其中项目部建设是整个园林景观建筑施工的控制总系统,其掌控是否得当,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能否圆满完成。工程管理不仅与园林景观建筑施工中的物、工期进度、建筑质量以及施工技术紧密相关,而且与参与施工建设工作的人及其人际关系密切相连。
        工程管理强调的是人、物以及技术三者的协调配合,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和图纸会审的相关要求进行建筑施工,以最大限度把控好园林景观建筑工程质量。群策群力指的是在进行园林景观建筑施工时,要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头脑风暴、德尔菲法以及群体决策等决策管理方法要在决策过程中得到具体体现,而不能个人独断专行,拍脑袋做决定。质量控制是整个园林景观建筑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工作高于一切,在景观园林建筑施工的所有环节都要科学、合理的对质量问题进行把控。
        2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2.1骨架结构建造技术
        我国现代的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有很多,但在这些施工技术之中,园林景观骨架结构建造技术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技术。园林景观骨架结构建造技术的工作重点在于将园林建筑相关的防水工作做的更好,是保证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工期能够正常推进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园林景观工程建筑高质量的一项技术。
        在园林景观工程建筑的实际施工工作中,为了使园林景观骨架结构建造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防水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施工单位可以在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中使用砖骨架、钢骨架以及复合型骨架。例如,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时结合相关设计要求,对于土基施工、下基层施工、道牙施工的相关工作的展开保证质量与施工安全,同时,也要做好C15混凝土水泥层稳定道的修建工作。在进行土方工程的开挖时,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流程,按照1:1.5的边坡控制进行土方工程的开挖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
        2.2定点放线的施工技术
        在完成园林景观的设计后,需要依靠定点放线技术来确定植物的放置点,定点放线技术应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关乎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果展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确定各植被的坐标位置,应用多种专业定点技术来实现定点,在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师主导进行施工,确保景观最后成果。
        2.3植物栽植与养护的施工技术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栽植条件,植物栽植技术就是基于这个条件而进行的一项施工技术。在对植物进行栽植前,应先修剪苗木,减少植物的水分的蒸发。在定点放线工作结束之后,在标定点进行植物栽植的种植穴开挖工作,根据种植的不同植物的规格大小和基本条件,决定种植穴的大小和深度。依照各个植物修剪方式的不同,按照种植的平面图进行合理的栽种工作。一般来说,园林的绿化植物的在职顺序应该为乔木、灌木、地被和草坪。运用科学的植物栽植技术,保证栽植植物的存活率,让园林景观建筑更加美观,也为后期园林植物的养护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园林景观的植物养护工作十分重要,是园林景观能够长时间存在并保持美观的关键所在。要使植物的存活率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除了在前期栽植阶段进行科学的种植之外,还要加强后期对于植物的养护力度。
        2.4表土回填的施工技术
        水、阳光、土壤是维持植物生长的三大要素。在园林景观中,土壤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状态。通过有关研究发现,团粒结构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一种土壤结构,这其中富含了大量的养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保障。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筑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的地形进行改造,要保证土壤中留存的养料,使土壤一直都能处在最佳的状态中,保证植物的存活率。要剥离出表皮土,保证表土回填工作的顺利进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采取规范的方式进行表皮土的掘取工作,保证表土改造的深度在80-100cm左右。严禁雨后施工,要在表土回填时注意表层土壤深度,做好排水坡的设置工作。
        3提高园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3.1苗木质量的把控与原有植被的利用
        园林工程的造景效果容易受到苗木质量的影响,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问题。因而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栽种植物的成活率。一方面,在进行苗木采购工作时,要尽量购买生长茂盛、根系发育完整的苗木,同时还要确保苗木没有病虫害与机械损坏。在苗木进场之前,要做好检疫工作,确保植物可以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苗木种植的流程,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壤改良以及树冠的修剪工作引起重视,还要做好苗木的运输与后期养护等工作。
        3.2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如果待栽种的植物在其移植与运输的过程中接触不到土壤,那么就会导致苗木的根系受到损坏,同时还会出现养分的流失问题。要想减少苗木的损坏机率,就要确保苗木进入场后能进行及时的栽种。在苗木在进场之前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①要控制好建筑土方工程,并且要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②要对施工现场的土壤进行改良,并且要接通现场的排灌设施,同时按照图纸进行定点放线等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土壤酸碱度以及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以便选取适宜的植物进行栽种。
        3.3做好苗木的栽植工作
        在进行园林工程中苗木的栽植工作时,要根据苗木的栽植次序合理的安排苗木以及材料的进场顺序。同时,还要根据苗木的种类以及具体的生长特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因素进行种植前的修剪工作。此外,还要结合苗木的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深度。一般来说,施工现场苗木种植的次序要按照先乔木、灌木,后地被的顺序进行种植。对于施工现场的部分胸径以及冠幅较大的乔木来说,要进行一定的绑扎支撑操作,以便于树干的固定,确保苗木的生长状况。
        3.4落实园林工程的养护工作
        一般而言,园林工程的绿化、维修、养护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同时维护工作也具有长期性等特点。在进行城市中社区园林的绿化、保养工作时,一定要遵守可持续性的原则,切实的做好每个环节中的工作,避免出现“重建轻养”等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一支的专业技术过硬、施工能力强的队伍进行园林的养护。另一方面,可以签订相应的园林维护责任书,将维护工作中的责任具体到人,同时明确养护过程中的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奖惩体系的方式,实时的督促养护工作,确保园林建筑工程养护工作的质量。
        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深刻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理念才能够确保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为城市居民所接受,合理应用多种现代化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措施是相关部门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晶.试述城市生态背景下的园林建筑施工管理[J].智能城市.2017(12)
        [2]谢会杰,陈铜坤.浅析园林建筑施工组织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32)
        [3]张凌云.园林景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