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 贵州分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我国目前采矿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而采矿技术对于施工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矿技术不规范,将会影响采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采矿工程要不断地完善技术和管理水平,并对采矿工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和思考,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逐步推动采矿工程长远发展。
关键词:采矿工程技术;技术分析;施工安全
引言
矿产工程建设比较复杂且地势险要,因此对于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措施的要求和标准也不断提升。受复杂多变的采矿环境的影响,采矿事故的发生呈屡禁不绝之势,严重威胁着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有效提高矿业工程建设的工作和矿业企业的综合利益,是提升采矿技术的重中之重,确保施工安全,保障工作正常运行,为矿业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1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采矿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实际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安全系统较高的煤层资源数量不断降低,为资源的开发造成一定的阻碍。另外,随着采矿难度与危险事故的频发,对开采速度以及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这些都与技术落后,安全管理不严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采矿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其技术与施工安全引起高度重视,不断创新采矿技术,并规范安全管理,以提升采矿效率,促进施工安全,并使采矿行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采矿工程常用的采矿技术
2.1露天开采技术
露天开采技术指的是直接从地表剥离矿物的采矿技术,相关数据表明,露天煤矿开采量达总数量的38%左右。该项技术的采矿流程为:首先,做好地面准备,再将矿床疏干和做好基建工程建设;然后,直接剥开地表,找到矿产进行采矿;最后,还需恢复地表。相比于其他采矿技术,露天开采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等优势,从而能为采矿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矿产开采过程中,大多数矿产埋深低,采用露天开采技术进行采矿需应用大型机械设备,才能提高开采效率。
2.2井下开采技术
针对一些位于较深层面的矿产来说,施工人员可以应用井下开采方式进行操作,当前常见的主要有崩落采矿以及填充采矿两种形式。其中从填充采矿技术出发,施工人员结合回采面部分,对采空部分实施合理的填充,避免后期矿井坍塌现象的出现,如果施工人员面对的是比较复杂的开采环境,应用填充采矿技术最合适。借助崩落开采技术,施工人员可以不用区分矿柱还是矿床,在接下来回采工作进行过程中,对围岩进行崩落,填充已经存在的采空区部分,管理好低压部分。在此环节填充操作当中,施工人员一般会利用废弃石料或冶炼废渣当作填充材料,一方面能够节约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极大的减少企业对采矿工作的资金投入量。
2.3缓倾斜层开采技术
在矿产开采过程中,部分矿产与地面距离非常接近,也有部分矿层掩埋较为深入,另外,还有少部分矿产位于缓倾斜层(矿层倾斜角度在8-25°间的矿层)地区,与其他矿层相比,缓倾斜层矿产的开采难度更大,稍有不慎,就会对周围低层结构造成破坏,并影响采矿人员的安全,对此,就需要采矿人员在采矿过程中注意以下技术要点:应用缓倾斜层开采技术前,需综合观察和分析矿层的薄厚,并判断较薄矿层否被压损、较厚矿层的支架结构是否牢固等,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需尽量采用体积小、功率大的设备器械(如刨矿机)对薄矿层进行开采,不仅不易破坏矿层周围低层结构,且还能提高采矿效率,为提高采矿作业的安全性,还需尽可能采用一次开采技术对厚层和重厚层矿产进行开采。
3实施采矿工程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深化施工人员安全风险意识,规避施工隐患问题
针对当前现场参建人员安全风险意识薄弱的问题,建议管理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安全管理重责,立足于当前现场施工实况,紧抓实干、合理部署,编制安全排查计划。期间,管理人员应该深入施工现场明确当前存在的隐患问题,同时深入了解职工施工期间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需求情况等,通过合理定位安全风险点,重点落实风险防控工作。必要时,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施工实际做好安全考核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尽可能地将安全风险因素消除于萌芽当中。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引导现场参建人员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堵塞好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漏洞问题,尽可能地为现场施工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3.2制定安全施工制度
部分企业在矿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为了更快地获取经济效益,以低成本的方式不断地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但这种做法提高了整体施工的风险系数,增大了施工作业风险,很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在矿产资源开采时要建立健全地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地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严禁无证上岗。此外,矿产开采设备也会影响矿产的开采工作,企业还需加强设备管理工作,优化开采设备。
3.3加强煤矿事故预防工作
矿业企业必须采用高效的矿业安全防范系统进行作业,做好作业预防可以使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常见的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通风不良、瓦斯爆炸和顶板坍塌。矿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矿区的具体开采条件,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防尘、防火灾的发生。除了研究矿山的性质以防止地下塌陷外,还应改进矿区的安全设计作业来预防设备出现状况,如果设备部分故障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使用,尽量使设备故障的损失减少。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提高采矿施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也即要对采矿技术进行细分,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采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将采矿施工技术细分为穿孔、钻车、矿产挖掘、采矿装载、运输几部分,在穿孔过程中,需保证钻车与高压线、机架与台阶外缘之间的距离合理;在操作钻车设备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需立即停止相关工作,并对相关器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在矿产挖掘过程中还需佩戴相应的防护装置,避免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在采矿装载中要求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安全施工问题和加大夜间的照明强度;在运输过程中,需对运输车的具体运输路线进行明确,告知施工人员企切勿靠近正在施工操作的自卸翻斗汽车,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采矿工程现场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施工责任,从各个方面针对采矿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力求可以为采矿技术的安全应用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应该全方位深化自身的安全施工意识,明确施工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与解决。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应该强化安全检查力度,如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以及技术规范消除当前施工作业存在的不良因素,从根本上为采矿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崔璨.试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19(15):5-6.
[2]辛旭,侬澄,孙爽爽,谢金雨.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38+40.
[3]范秀峰.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9):15+17.
[4]邓小付.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7):137-138.
[5]曹文玉,惠凡光.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