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5232219860604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地基处理的实际操作过程极为烦杂,它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应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才能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性得到保证。虽然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切不可松懈,应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带动了房屋建筑的发展。在房屋建设期间地基基础工程作为项目基础条件,对比其他的地面上层建筑有更为高标准的要求,因为其最终对整个房建工程的承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地基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征
1、潜在性。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点工作,在实践阶段注重设计、施工、管理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能够从源头开始了解导致建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避免相应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的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技术要求、工艺要求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衔接覆盖,就会出现一些操作的隐蔽性特点,也就是说地基施工结束之后,检测其质量是否能够达标,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性问题。所以监理部门需要将房屋建筑施工的工序设置进行管控引导,提前做好对隐蔽性施工环节的部署以及监管。当每一道工序都能按照施工要求及时进行验收并审核,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后期的项目施工也有了良好的依据条件。
2、复杂性。我国国土地质辽阔,各地区土质不一,地质条件的复杂导致勘察时间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同时也为后续施工带来巨大的技术难题。在进行地基工程建设时,由于整体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且都处于露天环境下作业,因此也会受到部分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地基施工工程对施工技术要求又比较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在施工中需要对每一样施工材料、每个规划到的环节都进行核实检验,才能够使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二、房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类。如果从时间层面进行分类,可分为永久处理和临时处理;如果从地基处理深度层面进行分类,可分为深层处理和浅层处理;如果从处理方式的层面进行分类,可分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我国从苏联引进地基处理技术。但因具体国情不同,我国没有完全照搬他们的地基处理技术,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特点,并融合了国外技术从而形成了全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研究开发出了深层搅料、塑料排水版、石灰桩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项目中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方法强调对施工后的垃圾及废料进行循环利用,这样既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又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废钢渣被利用开发成钢渣桩复合地基,城市建筑垃圾被利用开发成碴土桩复合地基,这样既提高了地基的坚硬程度又减少了成本投入。通过使用这些方法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能促进施工单位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第二,发明了各式各样能符合现代施工要求的地基处理技术。托换技术与钻孔压浆成桩法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地基施工带来了便利。由于我国黄土面积较大,大直径灌注桩应运而生,在黄土、软土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1、碎石桩结合强夯施工技术。为进一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硬度,保障地基排水固结效果达到标准要求,通常会应用碎石桩结合强夯施工技术。
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时,结合碎石桩实际设置地点,利用相关机械设备开展强夯处理,基于对强夯冲击力的控制,进行碎石桩的击散,而被粉碎的碎石在地基中不断挤入,并且其密度不断提升,最后实现对地基密实度的提升。针对该施工技术的应用,其主要关键点在于强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注重对夯击深度、沉量、次数的严格控制,如若出现夯击偏差的现象,会导致地基整体结构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要想进行夯击操作的科学控制,需依据实际地基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以夯击量为例,工作人员在开展强夯前,必须对夯击深度、地基实际荷载强度、土壤属性等参数进行综合考量。而针对夯击深度的控制,则需注重对土层厚度等级、湿陷等级进行分析考虑。
2、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该技术手段作为地基加固的技术手段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实行土钉墙与混凝土配合应用的基本途径,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整体质量。为确保项目建设能够获得较为理想化的效果,需要将施工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在项目建设之前明确建设地点的土质情况以及环境特点,同时结合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将一些不能满项目建设要求的部位进行土层处理。其次就是在基础性的勘测工作结束之后,经过对施工区域以及参考数据的获悉与整理,将钻机的摆放位置明确起来,经过对项目施工过程的全面调整,能够避免位置偏移的现象发生。在施工阶段按照项目要求对其进行钻孔处理,并将钻孔位置积习难改清洁处理,打入土钉。后期的混凝土喷射就能够按照项目建设要求顺利推进。
3、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提高工程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谓的抗剪强度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抵抗剪切力的能力,在进行房屋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因地基土质的不同所以施工建设结构的抗剪能力也就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情况的地基土其本身的抗剪能力都是有限的,一旦超出其所能承受的荷载就会对房屋建筑的地基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所以在进行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在各个施工环节都加强对地基土抗剪能力的重视,通过各种手段来有效的提高地基土的抗剪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4、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地表下面含有水资源,而这些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水资源抽干,同时地基下降、坍塌等问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对地基进行排水结固处理,主要的工作是在土质松软、容易发生坍塌的敏感地带进行排水设置的使用,从而减少土壤空隙,提升自身的密实度。主要方法可分为真空、堆载、降水预压法等。真空预压法是在砂井中铺设砂垫层利用真空泵的作用使地下水排出、土壤固结的过程。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水的能力和排水的效果都非常好,在工作过程中操作简单、便利而且工作机械设备不复杂。降水预压法是抽出地下水,减低水位和空隙的压力作用,适用于饱和粉土和细砂地基,在工作过程中耗时短,但是可以使用的土质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堆载预压法是对地基进行施压沉降,使其在承载力提高的过程中进行均匀的沉降作用,从而提高其承载力。
总之,地基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在建筑施工时,一定要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于根据地理环境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案,为地基的合理建造提供有利的保障。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研究重点,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更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唯有将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满足建筑承载能力作为目标,才能够助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存明,李宇男.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2018,(09):05.
[2]凌越剑,马明斐.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5(36):86.
[3]许光元.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39 - 41.
[4]甘吉鹏.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四川水泥,2016,(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