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蹇恒1 李光军2 陈秀芹3
[导读] 摘要:土地平整是土地整治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2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20;
        3,重庆图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20
        摘要:土地平整是土地整治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土地平整工作中,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以耕地或地块为基本单元,在平整单元内进行挖填工作,避免土方运输。土地平整后,通过集约耕作、增加有机肥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肥、气的协调,大大提高耕地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土地整理项目是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整合土地合理利用范围而提出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设计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土地整理过程与思路相结合,以及建设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适应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1、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1.1原理
        土地平整规划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相协调。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是实现耕地、道路、防护林、农田排灌渠、机井、泵站、输电线路、村庄的有机结合,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运河公路以“渠上地形、村道、平路”为原则,踩在石板和侧板上。对于干、枝、茎、枝、横管,生产方式和生产点均为小队,引导渠道,并设置小方格,为每一块被测土地形成网格。要处理好排水、道路、骨架,然后平整土地,在党的建设中。
        1.2基本方法
        (1)逆行子法。逆行子方法是一种平面方法,是机械方法和人工方法的结合。具体步骤如下:根据设计开挖线测量,在开挖线周围挖土,顶部和底部分别宽1m,由土方和填料确定。开挖第一条土带至标准地面25cm处,第一条土带填满,第二条土带在第一条土或槽的末端用25cm厚的表土肥填满。然后从原土中挖出第二填土带、第二填土带和第二填土,第二填土用第三填土表土填筑。因此,有必要不断地对生土进行抽提和熟化,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保持表层土壤,保持土壤肥力均匀;加深地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精细,影响了施工进度。(2)槽法。开槽法是人们用机械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平方法。它有三个要点,具体步骤是:首先,人们应该勘测土地,设计一个计划,并制定一个良好的挖掘线。然后保持槽平齐。根据假设,应开挖沟槽土。回软土槽梁处,原土垫层较低。最后,发现一根扁梁支撑着油箱。开槽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开槽,而且进步快,效率高。缺点是梁表面的凹槽不易保存,造成土质不均匀。(3)全铲法。全铲法是以机械铲法为基础的,机械铲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地平整方法。在运行模式下,将设计接地线上方的接地线挖至土壤中,并高低放置。该方法适用于机械找平,找平效率高。但缺陷十分明显,土壤肥力长期易受损害。这种方法不推荐在人工地面上施工。
        2、土地平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土地平整的原则是以土地工程利用为基础,结合土地整治的基本要求,对土地和耕地、沟渠和防护林进行总体设计,以发挥土地平整的最大效果。根据目前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机械化设备。在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保证地形地貌结构等因素的合理开发,满足符合当地土地资源总体规划的各项土地平整制度和耕地结构要求。


        3、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土地平整耕作田面平整及高程设计
        在土地平整及耕作场地表面平整度、高程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现场踏勘,整理现场踏勘资料,召开踏勘会审。通过走访农户的形式,对项目区内的平地进行合理的调查,对项目区内的农田、水路、道路、林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析。其次,要合理划分整平的区域用地,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结构合理测算,充分结合当地群众的耕作习惯,根据场地的大小和整平方向进行整合,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争取当地人民的意见。并及时进行设计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土地规划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土地平整工程的认识。要结合社会舆论,减少村民对土地平整工程的负面情绪。此外,在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
        3.2土地平整的方法及设计标准
        首先,确定土地平整区的边界线,收集相关资料,合理确定相应的道路、沟渠位置。其次,在明确土地平整设计方案和细节的过程中,在前期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基本了解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土方开挖范围根据用地范围界限确定。土方开挖过程中,应计算土方量,并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合理设计和规划开挖用地的转移方式及相应的行走路线。注意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合理分析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和工艺,并在现场设置相应的标志。最后,优化总体设计环节,明确相关设计标准,合理实施设计的各个环节。最后,要进行连作。土地平整设计完成后,应规范和分析土壤厚度和肥力。在这种情况和背景下,应合理检查场地,验收合格后,应合理检查进行翻耕处理。
        3.3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提升的措施
        为了提高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土地平整设计水平,应从多方面考虑。首先,我们需要改进土地平整设计。早期的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测绘数据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要重视测绘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利用前期精细的测绘工作合理确定测绘图的比例尺,主要根据当地地形起伏情况。对一些重点部位的测点,重点测量。对地图上的重点居住区、林地、沟渠、线路等地物,详细记录使用年限、数量等使用数据。在确定测绘图的适当比例尺时,做好记录,样品制备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土地平整和耕作、场地表面平整和高层设计,以及土地平整方法和设计标准,以及随后的平整施工过程和土壤改良。还要注意的是,有关测绘工作必须由具有测绘资质的合格人员进行,并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精度也应符合工作要求。这类数据可作为改进土地平整设计的重要应用。最重要的是,借助有效、准确的数据,最合适的土地平整设计技术才能有效地应用于施工中。此外,在施工中应明确土地平整设计的目的和标准。在设计环节明确制定总体设计标准和单项设计标准是关键工作。土地设计标准的制定应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建设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工程区的地貌特征是独特的,应结合施工特点和区域效益,针对特殊性和特殊性的要求,提出总体设计技术,要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土地平整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注重当地生态环境,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相关环境环境因素,设计科学、环保的土地平整设计和施工方案。最后,对土地整治工程的土地平整设计经验进行总结。土地平整设计不仅要从技术手段的关键要求出发,还要从施工人员的经验要求出发。这些经验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因此,对于在土地平整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归纳和总结,对于施工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把问题发展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耕地或地块为基础,进行土地平整设计和工程计算。项目实施后,通过土地平整的设计和实施,避免了土石方的进出运输,节约了工程造价。通过集约化栽培和有机肥施用,提高了土壤肥力,水、肥、气协调,耕地质量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1):60-61.
        [2]朱文璟.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9):67-68.
        [3]刘吉磊,郝英.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5):236-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