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392219890729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现代建筑施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施工技术要求施工项目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与此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存在很多困难,如泌水现象、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非常不利。因此,对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特别是对建筑房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建设,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技术,具有很多的专业知识。正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中国的建筑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国的房产建筑领域可谓是巨大的机遇。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
1.合理配备原则。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以试配的方式来确定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还要求严格根据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在此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量,降低水泥使用总量。一般情况下,水泥总量的基本参考标准是450 kg/m3,根据该标准使用水泥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最大限度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不仅如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须注意合理配备基础钢筋,确保其工作时能保持适宜温度,从而在很大限度上促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
2.保温原则。房屋建筑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首先须明确施工内外的温差和升温的峰值,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砌体具体情况完成温度的应力和温度的收缩应力的计算,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为保证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在选择混凝土施工所需材料时,必须要尽可能地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而且在开展控温工作的时候,还必须按照不同的模板进行,通过运用与其相适应的控温手段,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二、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对组成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选用质量较为稳定的水泥生产厂商,根据混凝土标号选用合适的水泥标号及品种,选用比较好的石子,这样可以减小孔隙率,同时选用比较合适的砂子和外加剂,只有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最后的施工质量。一般,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具备低水化热的属性,并且该种原材料的水化热不集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在施工中集中放热,可以提高混凝土温度下降的控制水平,从而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病害。最后,在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必须对材料的抗压性进行试验。
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认真选择大体积混凝土配合的水胶比,在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后还要达到施工所要求的稠度,并按照配合比的规定进行计量,严格控制用水的量,进行均匀搅拌。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必须严格控制控制水泥的用量,合理的水泥用量能够有效降低水热化现象。而如何确定水泥用量,这主要需要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如果工程工期允许,一般需要试验两个月,通常只有经过几十组的配比试验才能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水泥用量。
在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要先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选择的防裂方案来计算混凝土水泥水化热的最高温差值,同时以及这个计算值来估算混凝土最大的温度收缩应力,如果这个估算出来的应力值符合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相关标准,则意味着这个防裂方案是合理适当的,在应对混凝土裂缝病害上存在着一定的作用,而如果这个估算出来的应力值不符合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相关标准则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原先拟定的方案进行改善,一般可以采取措施是变更施工技术、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值、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调整混凝土的人模温度等方式,在进行相关技术与内容的调整以后需要重新计算相关应力值,保证最后的应力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此外,需要合理选择其他辅助性材料,促进混凝土的可塑性,砂的选择具有良好级配属性,需要严格控制粒径,平均不应超过住0.5mm,细度模数在2.5一3.0之间,含泥量必须低于3%,要有超过15%的砂是经过住0.315mm筛孔进行筛选的。
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其温度来避免发生温度应力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控制:首先,可以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其次,可以通过掺加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从而降低水泥的使用量,或者参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施工时可以选择深井水来降低拌合水的温度;其三,可以通过控制施工技术来控制温度,主要就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和在浇筑工作完毕以后使用循环冷水进行降温,此外通过保温养护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降低速率,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因为温度应力问题产生裂缝病害。
4.大体积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相对于一般的混凝土搅拌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控制在0.5h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了矿物掺合料和其他特殊添加剂,在投料过程中需要适当降低单方水泥量,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好投放量。此外,还需掌握混凝土的振捣技艺,不要多振和少振,更不要漏振。在混凝土进行初凝之前要二次振捣,这样可以提高混凝土抗裂的强度;如果是在夏季高温、低湿或者风速比较大的时候,不能让混凝土浇筑后的裸露在外,要用潮湿的材料进行覆盖,让其可以保持湿润大于7天。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浇注以及振动的时候,是非常容易泌水的,有些时候泌水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这会造成对混凝土强度指数的影响。使用一定要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泌水。一旦出现上涌的渗出物,可以利用二次抹面将渗出物处理掉。在大体积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逐层浇筑,当上面一层混凝土的状态已经处在初凝之时才可以开展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浇筑的效果。
5.养护技术。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根据相关温度控制技术的规定展开对混凝土进行及时的保温养护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并且保证混凝土块的降温速度符合相关的温度指标控制要求。此外,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养护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养护时间应该保持在15天以上。在拆除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层时,应该注意拆除步骤,进行逐层拆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养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其次,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表面出现塑性裂缝的病害,通常这种病害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4一6小时之间,为了有效防止塑性裂缝病害的出现一般使用二次压光或者二次浇灌层的施工技术进行处理。而在混凝土保温材料的选择上则是极为广泛的,一般可以选择草袋锯末和塑料薄膜,如果养护的环境温度比较低,还可以搭设挡风保温棚来进行保温养护。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房屋坍塌。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再严格根据相应的施工标准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同时还必须有科学的配合比和保温的施工原则。施工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各环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保证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符合施工要求,同时做好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和养护工作,尽可能地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骆林.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2018.
[2]张红军.浅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