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高聪保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建筑的单体规模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对给排水、通风、采光、恒温恒湿、防雷、防火、通讯、安保等一系列机电安装要求越来越高。
        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3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建筑的单体规模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对给排水、通风、采光、恒温恒湿、防雷、防火、通讯、安保等一系列机电安装要求越来越高。机电安装的施工质量影响整个建筑的整体功能的最终实现,也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做好机电安装中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管理
        1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1.1人员配备不到位
        目前绝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办公开支,没有配备足够的,或者根本就没有配备机电专业技术人员。而且即使施工单位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但其技术业务素质往往也不能满足总体质量策划和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造成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完全取决于专业分包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这就使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基本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
        1.2管线综合策划不到位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总体策划是保证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必要阶段。对于目前建筑工程,特别是具有较复杂功能的建筑,其机电系统是很复杂,系统、子系统也很多。而机电系统全部都是由管、线将功能设备连结而成,这些管、线、设备在建筑物内必定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目前建筑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尤其走廊部分,由于受结构梁尺寸的影响,高度受限制。但在现在的机电安装都是无策划或各自为政,施工后才发现管线交叉错乱,管线不能通过,管线“打架”现象,严重缺乏施工前策划。
        1.3质量通病防治策划不到位
        目前的机电安装质量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技术资料的质量通病:方案缺失,方案编制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 材料、设备合格证不齐全,材料、设备进场批次、数量不详,隐蔽记录不详细,被隐蔽工程的实物状态、施工质量不清楚,施工记录不齐全,应做记录的没有做,主要设备和重要配件没有安装记录,不知道设备、配件的安装情况,试验、检测、调试报告不齐全,技术资料所记载的内容与工程实际不一致等。
        1.3.2水、风管的保温问题,保温层不牢固,导致保温层脱落以及接头和接缝处开裂。保温不到位,法兰、阀门、伸缩节、穿墙或穿楼板的套管内空调水管等特殊部位未进行保温处理,出现结露现象。保温层不平整。保温管道与支吊架之间缺少绝热垫木(或有但没有固定牢固),且垫木缺少防腐处理。
        1.3.3管道、仪表、阀门安装中的问题,丝口连接管的外露丝长度过长或过短,一般为2-3丝。沟槽连接中管道不同轴,连接件受力不合理,导致渗水。仪表安装不规范,仪表下面没有排气阀。仪表方向、高度不一致,或方向不方便视读。阀门安装方向、高度不合理,操作不方便,或根本就无法操作和检修。
        1.3.4风管软接头、防火阀的问题,软接头的长度不符合规范规定,出现过松、过紧现象,软接头有扭曲现象。消防排烟系统的软接头未采用不燃材料, 防火阀距墙超过200mm。长边尺寸大于630mm的防火阀没有设独立支、吊架。各种风阀设置位置不准确,不便于进行开启和维护。
        1.3.5支吊架问题,型钢规格选用未进行必要的计算,材料浪费严重,布置不当,设备、管道受力不合理,制作工艺粗糙,焊缝不美观,吊架防腐不到位,尤其地下室,潮湿度较大,容易锈蚀,影响使用和美观。
        1.3.6电气工程中的接地问题,金属穿线导管接头部位的跨接不可靠,当采用镀锌钢管时,采用了套管焊接或焊接跨接的方式(只能丝接),金属桥架或线槽的跨接不可靠,跨接线未采用蝶型垫片压接,且跨接处的螺栓未采取防松措施。在配电箱、柜中未设置接地(PE)专用的汇线排,且在配电箱、柜中不同回路的PE线压接在同一端子上,无法确保每一回路的用电安全。配电箱(柜)的门与本体的跨接未采用裸编织铜线连接,而使用BV导线,插座PE线串接,电缆桥架、线槽、穿线导管的支架未接地,盲目重复接地,幕墙接地未能够与结构接地网连接,形同虚设,不符合要求,高层建筑45米以上窗框未同结构接地网连接,达不到防侧雷击作用。
        1.3.7避雷系统及变配电间的质量通病,避雷带不顺直,结构伸缩缝处的避雷带没有采用Ω连接,避雷带连接的焊缝不饱满,焊缝防腐不到位,避雷带支架间距过大或设置不均匀(支架1m,弯头0.5m),避雷带支架安装不牢固,避雷带与支架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不应该)。变配电间未设置接地干线,变配电间接地干线上未设置临时接地点,接地干线没有标识或标识颜色错误。


        2机电安装质量管理的策略
        2.1加强人员管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要配置足够的、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质量检查员,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与土建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施工总体策划,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以及机电各专业与土建的协调。在施工中必须强化过程控制,专业质量检查员必须对工艺、工序质量进行检查,而不仅只对成品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发现不对之处,立即予以整改。
        2.2加强管线综合策划
        在机电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系统管、线、设备的布置,并与土建专业进行全面协调,避免在机电安装施工时在主体结构上开洞,并可以使土建和机电的细部处理都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间。
        2.2.1使各种管线的高度、走向合理、美观,避免在管线布置中出现违反规范的现象。当水、风、电三个系统交叉时,谁应该在上,谁应该在下,谁应该直行、谁应该上翻避让,这些原则在施工之前应予以明确。一般说自上而下应为电、风、水专业。
        2.2.2合理设置支吊架,尽量减少支吊架的数量,降低工程成本。
        2.2.3施工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整体情况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2.2.4与结构、装饰工程进行充分地协调,使预留预埋及时、准确,避免二次剔凿,避免末端设备与装饰工程出现不协调的问题。管线综合策划的重点是屋面、楼层走廊吊顶和地下室:
        (1)屋面为什么会成为重点,因为南方地区有条件将建筑物上部的给水、空调等管道布置均在屋面以上,以节省室内空间,这造成在南方地区往往屋面上的管道、设备比较密集。因此在进行屋面以上部分的管线综合布置时,除考虑管线本身的布置以外,还必须与土建专业进行协调,以保证管线的支架高度等必须满足屋面防水细部构造的泛水高度的需要。
        (2)楼层走廊吊顶内部是目前建筑中单位剖面面积管线布置最集中的位置。对楼层走廊吊顶内管线的综合布置不但要合理确定各专业管线的标高、位置,使各专业管线具有合理的空间,同时还应对各专业的施工顺序予以确定,从而使各专业工序交叉具有合理的时间。
        (3)地下室是几乎所有重要设备集中的地方,设备多,管线多,容易出现“碰、漏、错、缺”现象;对地下室管线较多的地方进行综合布线,一方面防止“碰、漏、错和缺”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美观。
        2.3加强质量通病防治策划
        如何有效地控制机电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即质量通病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施工前我们必须按照所拟建工程的各专业的特点认真地进行梳理,分别纳入机电安装工程策划的范围。只有质量通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各系统的功能才能够得到可靠保证。
        2.3.1必须严格按照下列施工工序和原则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先设备就位后工艺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预留预埋后管线安装;先重点部位后次要部位;先主干后分支(同一系统);先大管后小管(不同系统);先无压管道后有压管道(先排水、后给水);先复杂工序后简单工序;合理避让;合理均布;确保最小间距;成排成线;对称协调(末端设备对称布置,与装饰协调美观);管线统一架构;变形缝两侧管线柔性连接;占用空间最小;与土建和装饰协调一致(安装工程担着两头,一头是土建,另一头是装饰);先检(试)验后隐蔽;一机一试一记(表);操作安全,方便维修;观感美观等。
        2.3.2在进行机电安装质量的策划时,我们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确认质量风险,即确认可能发生通病的部位,并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是,所有的策划都必须与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相结合,策划结果应在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中得到落实,避免质量策划与施工方案脱节。
        2.3.3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依据是国家现行质量验收规范和企业施工工艺标准等。但对于作业班组而言,施工技术交底是专业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控制操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总之,机电安装工程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需要健全的项目人员组织,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综合策划和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甘亦波.小议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
        [2]杨伊平.论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管理技术[J].四川建材.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