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010010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电力工程管理,是目前对信息化技术运用的一个新探索,电力工程一般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投资总额大,信息化技术能保证管理的准确有效,信息化技术与电力工程管理相结合必将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这项利国利民工程的整体效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化技术;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使得管理工作更加专业、便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建设,电力工程是一项利于社会发展,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融入到电力工程建设中可以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保障管理的有效性,例如信息采集技术、遥感技术等。此外,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促进电力工程流程运行及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强化电力枢纽调度能力,使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朝着自动化方向良性发展。
1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1施工数据信息采集
在建筑体系逐步完善背景下,电力工程功能属性也在发生改变。同时电力工程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也发生着改变,因此为确保电力工程顺利施工,施工人员需要采集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后续项目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将电力工程属性特征量化成数字化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整理,提升电力工程施工有效性。
1.2施工数据信息分析
完成数据信息采集之后,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整理,考虑实际数据采集总量较大,对此技术人员需要选用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并且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找出其中潜在价值,将此类信息汇总成单独数据库,为后续施工过程推进奠定良好基础。需要注意任何施工数据信息在分析前都需要校验其正确性,防止错误数据干扰电力工程后续施工稳定性。
2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数据库技术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目前来看,数据库技术逐渐发展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一方面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还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使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可靠。以后对存储数据库分类、改正以及编写和查阅时,基于数据库施工管理系统即可快速而又简便地将其查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同时,还可构建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使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编辑以及改正变得更加的简便,而且还可以提供平台,使各项资源都能够得以共享。
2.2网络通信技术
在确保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客观可靠的基础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数据高速传播,能够有效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网络通信技术可连接地域范围内的各类电力工程项目,这有利于确保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对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输量,并且对信息数据进行校对,继而实现传输电力数据、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相关资源的交互利用。
2.3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借助模式分析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空间数据,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提供三维空间图形和动态地理信息,并且地理信息技术属于相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对信息实现综合性的处理,预测过程也是动态化的,还能够完成空间分析,所以在现代化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地理信息技术受到极大的青睐。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传输、录入,经过科学的处理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在新的历史时期,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应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绘制既定比例的信息图纸,将各个地区的电力机构进行连接,促进电力信息资源更有效的共享,对电力工程展开更为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建设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防止出现建设浪费的现象,推动我国电力工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建设。此外,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还能够对江河、湖泊及流于水下的地形图进行绘制,生成详细的数据信息,促进电力工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2.4数字扫描技术
数字扫描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对电力工程施工数据进行汇总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对现有施工数据信息进行扫描,将汇总数据统一输入到主处理系统当中,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该应用技术最大的使用优势就是可以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并且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找寻施工环节的衔接点,有效提升电力工程操作过程的施工水平。
2.5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对工程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建设,能实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电力企业通过购买一些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系统软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适用于电力工程建设的系统,从而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可以在系统中集成第三方的项目管理软件,使系统的功能得到拓展,从而更加全面的对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但是,这种类型的系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是因为不同电力工程的区别很大,有的工程比较复杂,软件操作过程也会比较繁琐,难以实现高度人性化,所以还需要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作出适当的调整。
3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3.1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各类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如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通信及网络技术等,使得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3.2专业模型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信息化技术在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数据主要来源则是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获取的。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类专业模型技术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且计算机技术能够为模型分析计算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在专业化模型技术的作用下,能够确保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促使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信息化技术能保证电力工程管理的准确有效,信息化技术与电力工程管理相结合必将大幅度提升目前我国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提升这项利国利民工程的整体效用。目前信息化技术与电力工程结合还不够成熟,仍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杨永聪.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8(10):134-135.
[2]王树成.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2[2018-07-11].
[3]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261.
[4]刘忠岳.信息化技术在新时期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