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罗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罗欢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电网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西兆泰送变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4502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电网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进步,电网的管理运行过程中逐步引入了新科技技术,对电网系统的管理水平提升起到推动作用,其中就包括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因此,首先介绍了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电网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对促进我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网建设;应用
        引言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电网建设逐渐朝着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它的设备技术以及控制方法和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智能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防御体系,可以自动抵抗来自外界的干扰,提高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信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运用也可以实现计算机与电网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获得全方面的信息,当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自动检测和处理,有效避免大面积范围的停电,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在决策、控制以及处理等方面可以系统进行,实现用户与电业局之间双向的信息透明,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到相关的电网信息,促进增值服务的发展。在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就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实际现状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体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来讲,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当前我国电气工程体系中所使用到的自动化技术基本上都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主,并且充分利用了多种信息化元素,使得整体技术呈现出了显著的信息化特征。在融入信息化技术以后,电气工程自动化就变得更加容易实现。而使用信息化的方式也能够更好管理各类电气数据与信息。如果没有了信息化技术的支撑,那么电气工程也很难真正实现自动化;②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改变了系统维护的整体体系,不仅加快了系统本身的运作效率,同时也给系统运行的实施监督提供了运作环境。在贯彻各类自动化技术以后,电气工程中的各类设备就能够处于一个完善全面的网格模式中,保证最终的监督效果;③电气工程自动化也使得各个电气设备更容易被控制,而相关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自动化系统来充分了解设备的各方面信息,保证各个设备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网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首先,传统的电网运行操控过程都需要人工干预,电网系统的点检过程和具体操作都完全依靠人工。而人工点检不是随时进行的,有一定的周期,且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天气、自身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问题排查不细致、不全面、操作动作迟缓、操作错误等问题,影响电网的管理效率。电网智能化建设就可以使电网中具备一定的自动监视功能,对电网系统区域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实时检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自动监视的使用,还可以有效减轻员工的劳动量,提高检测准确度,提高生产效率。其次,电网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配电系统的数据监测来实现自我诊断功能。通过检测发现数据和设备的异常,并进行快速诊断,判断故障位置,便于快速有效地解决电网中存在的问题。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还可以实现一些自动反馈调节功能,减少了员工手动操作过程,进而减少人员的错误操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2.2虚拟仿真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信息化设备和相关软件来对已知信息和软件进行模拟,将虚拟的信息真实化,直观的呈现出现。而在电气工程项目中,这项技术则主要将抽象的信息真态化,提高整个系统对于电气数据信息的处理效果。在引入这项技术以后,自动化系统就可以对各个电气设备进行动态的监督与管控,并在某些重点版块构建仿真模块。

特别是在当今自动电网相关理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很多智能化设备都开始应用在了电力工程项目中。如果没有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支撑,那么整个系统就很难处理不断变多的信息量。
        2.3电气自动化在继电保护器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是电气工程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增强继电保护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在操作电气工程期间警告继电器装置的安全性,允许员工制定治疗措施并降低损坏风险。同时,故障和误操作是继电器操作中的常见问题,造成这样的原因大部分是人为原因,这不仅影响电气工程的安全性,还影响电器的寿命。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保护继电器可以提高继电器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降低系统中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性。自动继电器继电保护装置实时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监控结果与其他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应该进行保护。
        2.4在变电站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
        变电站为了将发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安全稳定的输送到电力用户的手段,在电能的实际输送过程中就必须要利用升压器提高电压,使其转换成为高压电,等电能达到电力用户附近以后在通过降压器降低电压,从而顺利的完成电能供应。而在这一系列的电能输送过程中,为了确保电能输送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对变电站实施有效的监控。传统的变电站监控都是采取人为监测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资源,也极易因为人为失误而造成数据信息的不够准确。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自动化全方位监控手段,不仅减少了人力损耗,还进一步增强了监控质量与监控效率,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这是因为变电站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集中化处理,还对变电站设备实施了远程监测,并且给予了极为严格的控制,也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从而第一时间给予切除,大大的缩短了变电站的维护时间。
        2.5在供配电系统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
        面对电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人为操作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大大改变了人为管理方式耗时较长、成本较高、风险较多的尴尬局面,转而通过自动化管控手段,提高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收益。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对继电器、断路器等电气装置的自动化管理与实时监测,有效的降低了电气设备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就更好的促进了供配电系统的发展。
        2.4高效输送电能
        通过使用柔性交流电输送技术,可以将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输送到电网系统中。该技术是将我国的微电子技术作为基础,逐步的优化成适合现代化电网输送电的技术。我国的电网系统复杂而庞大,主要通过采用高压输变电的方式进行电能的输送,在输送电能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清洁能源汇入电网,因此电能的损耗成为了电能运输时的主要问题。通过广泛的使用柔性交流电输送技术来输送电能,可以实现电能的高效传送,有效的减少电能的损耗。
        结语
        总之,电网的建设非常重要,没有时间延迟。它可以节约电力,确保发电和生产的安全,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经常用于建设电网配电变电站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耗,有效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保证能源部门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245-246.
        [2]王炳刚.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6):146-147.
        [3]巴胜利.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3):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