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京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电力行业发展至今不具备可替代性,是唯一可以和水资源相媲美的基础能源。电力自动控制技术是在电子网络或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实现有效传输调配和智能化管理的技术,包含了配电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低压配电系统能够有效地实施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应用。
关键词:电力自动控制;低压配网;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其中电力行业的贡献尤为显著。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低压配网过程中,在无工作人员看管下使用科学技术保证电力正常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消耗,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1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特征
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主要分为多功能电力仪表、数字式电力测控设备、控制设备、总线集结器、监控系统、测控设备、多功能仪表、通信模块等。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分层结构和分布式结构,根据一些多功能电力仪表的构成,使用串口方式将其通信方式进行连接并自动接入电力控制系统,各个构成部分之间使用总线将其连接统一。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结构中的控机主要针对一些电力信息进行处理,电力自动控制系统后台也会对数据实施控制和储存,对系统数据实施较为综合的管理。控机也有打印和显示的作用,能够针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一些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缩短发现电力故障的时间,为电力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提供保障。数字电力测控装置能够对低配电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实施不间断测量,同时还对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开关实施合理监督,假如产生超出负荷的现象就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在接到警报之后便可以及时查看。数字电力检测装置还能够针对继电器出口和通信功能进行控制,这也提升了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多功能电力仪表主要是对电量和当电能实施精准的测量,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实现带配网的智能化,并借助对LED现场的显示为其提供串行异步接口,让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在稳定通讯电路中实现传输。
2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网中的应用
2.1数据记录、远传及数据统计
TTU实时自动记录、上传和追忆台区系统失电和故障情况,对TTU实时记录采集的数据定期向上传送主站且可设置主动上送的模拟量数据。记录的数据至少包括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压电流,有功电量,正、反向无功电量,有功功率,正、反向无功功率,三相电压电流不平衡率,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合格率统计,台区变负载率。TTU采用文件传输方式上送最新记录模拟量数据曲线,记录保存并循环存储上千条事件顺序记录;对三相电压最大、最小值,三相电流最大、最小值出现时的时间、值的大小、阈值进行记录分析;要求电压监测统计以取1min内电压预处理值的平均值,参照规范标准相关功能要求按月、按日累计各相别电压合格率记录保存并对电流电流偏差超上限和超下限累计时间进行分析。
2.2优化控制中心
对当前系统的优化创新,要着重提高系统监测的能力,着手于控制站点,提升性能不能快速反应,想要快速改善效果,要提高信号反应能力。增加采样范围和灵敏度,注意对采集信息的对比分析,使用多点采样方法,让系统监测能力得到提高。系统要使用分布式控制系统,分散布置关键节点,一旦出现故障,先分担压力,再消除故障,分离数据,更快速的处理问题。对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优化应着重处理故障问题,提高系统防御能力。如控制中心,一般情况下使用1-2台单元机组,分割机组运行措施相对落后,很难满足提高机组容量的要求,需要加强对火电厂的改革,可以将全部机组向一个房间中整合,大规模集中设备,让自动控制覆盖至全部设备。在控制中心引入自动化软件,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可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目前大部分火电厂已经使用专用自动化软件,工作人员可使用软件进行全面自动化控制,让经济效益得到保证,提高控制中心的通用性。
2.3提升运行管理
加强低压配网分接开关档位的运行管理。对于供电半径控制在400米范围内且低压线径满足负荷需求的配电台区整体存在电压偏高或偏低情况,通过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将配变分接开关置于合理的位置,使配变输出电压保持在正常合理范围。配变分接开关调整前后,需对其低压出口和所供的首、末端低压用户电压进行现场实测,对实测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压超出国标误差范围的情况,及时整改。配变分接开关调整后需进行配变的直流电阻测试,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确保安全。同时要分析低压配网调挡后其低压出口及所供台区各低压用户的电压合格率提升效果,总结经验,便于指导下一步配电变压器调挡工作。加强低压配网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管理。低压无功补偿具有降低台区有功损耗,提升台区电压质量的重要作用。加强低压配网无功补偿设备巡视和维护,及时消缺,提高配变无功补偿设备的可用率,对于提高电压质量和电网经济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要严格执行对用户的功率因数进行电费考核的有关规定,确保用户所配置电容器合理投退,设备故障及时处理。及时调整三相不平衡。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现场负荷钳测等手段对配变三相负荷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及时调整负荷达到基本平衡。同时为了遏制中性点偏移,在台区的部分低压杆塔加装重复接地装置,采用TN-C的方式,防止台区重负荷所在相电压降低,轻负荷所在相电压升高,影响电压质量和配变经济运行。因此开展负荷三相不平衡治理对提升电压质量,提高配变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4低压配网系统实际设计标准
对低压配网系统设计的时候需要始终遵循高效且稳定的规范,一些低压配电系统在优化的过程中其标准主要是实际工作中的安装结构,需要相关人员合理分配低压配电系统供电设备,降低供电设备之间存在的施工材料浪费现象。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也要提升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需要主动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不断强化节能施工材料和清洁能源的使用,基于此促使节能效果的提升。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要对其安全稳定性给予一定重视,为低压配电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作出保证。想要更好地为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可靠性奠定基础,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提升对电线的设计标准,保证其始终处于有效距离中,提升低压配电系统电路线的绝缘程度,以高效设计标准为基础。低压配电系统使用的设备相对较多,对设备使用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在相关人员实际设计的时候要保证供配电系统负荷平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压配电系统优化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实际运行和配电系统维护有着一定联系,能够将低压配电系统实际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能够改善电力自动控制效果。在分析电力自动控制系统低压配电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运行框架,健全相应的操作框架,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要顺应智能化发展目标,降低线路损耗和铺设损耗,推动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苏海,李亚峰,杨现立.电能质量综合优化装置在低压配网系统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19,(06):88-90.
[2]黄立忠.自动化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125-127.
[3]陈红霞.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网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9,(11):203-208.
[4]孙玲玲,王宁,贾清泉.计及分布式光伏发电低电压穿越能力的主动配电网保护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06):96-99.
[5]王维权.电能质量矫正装置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中州煤炭,2017,(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