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汪海洋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汪海洋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招标的市场化,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已经趋于成熟,但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愈发突出。
        身份证号码:34260119880716XXXX 宁国市鑫运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宁国  2423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招标的市场化,建筑工程造价体系已经趋于成熟,但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愈发突出。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管理内容,也是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文章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提出优化公路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引言
        在精细化、整体化、动态化管理的新时期,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势在必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成本与收益会呈现波动趋势,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难以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跟踪式、动态式控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低下,甚至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性,如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低成本、高质量、高经济效益建设目标,是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对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一)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对建筑物施工地点的实际勘察。建筑物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形式影响着建筑平面设计。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地点的特殊地质、岩石特性、地形地貌、交通电力通讯资源情况、特殊环境要求、地方政策等都对施工工艺、工法、配套设备具有较大的影响[1]。一旦勘察不到位,则会引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成本。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最大的成本来源于建筑材料费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如果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地域限制,选择本区域内没有的建筑材料,就需要从其他地区运输材料,不仅增加项目成本,还会影响工程进度。造价工程师需要推行限额设计,根据施工能力、资金流等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限额设计目标,避免因限额设计目标过高而影响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还要避免因限额设计目标过低而影响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同时,根据建筑工程可行性报告以及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制定限额设计目标,注意限额设计与工程造价的联系,工程造价人员全程参与建筑设计各个阶段,一方面要保证建筑设计对于投资资金的有效控制,一方面要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对比,择优选择,保证建筑工程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二)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施工工艺与技术,以机械化代替人工施工、生产,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一方面可以减少现场制作产品,缩短工期,继而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同时,在对技术进行选择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国内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新兴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其市场透明程度较低、应用经验匮乏,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造价工程师要在对新兴技术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此外,在设备选择上,尽可能选择通用化、标准化的设备,既要符合施工需求,又要考虑到设备的自主维修保养,避免在设备维护上花费大量资金。


        (三)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环节造价管理
        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项目的施工除了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的控制之外,还需要在施工后对于项目工程进行造价管理,这就涉及到了项目工程的结算阶段,需要项目的建筑方严格对施工预算之外的额外费用进行必要的审核。对于施工时所用的签证和图纸不符合的工作量也要进行及时的结算。在竣工的时候对于工程量要进行及时的核查,结算时要始终保持着调量不调价的方式,对于发生的工程量进行必要的结算[2]。在对项目施工进行结算时,包括设计方面和清单方面所遗漏的项目资金都需要进行审核,其次在项目结算的过程中,包括设计的变更和清单的费用,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核查,由建筑方和监理方进行最后的工程项目核算审查工作。
        二、在管理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模式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中与设备、人力、施工进度、施工技术、施工工序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例如施工信息通常由现场人员进行采集与记录。人工信息收集的缺点在于难以发现工程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容易遗漏关键的造价控制点。除此之外,人工进行信息记录的工作任务繁重,既要进行跟踪式记录,又要记录各个施工环节,难以保证造价信息记录的准确性。为了保证造价信息的全面性与精准性,需要利用BIM技术,将建筑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施工信息等进行整合,识别其中能够影响工程造价的要素,并对各类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同时通过对比现场数据与BIM模型中的造价计划,综合分析造价偏差,制定纠偏措施。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BIM模型的第一个步骤是制定符合建筑施工标准以及施工实际情况的造价计划,并构建BIM造价管理模型;其次要利用BIM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测,发现造价偏差后,及时进行整改,并再次通过BIM模型进行对比,直至现场施工与BIM模型一致;最后要利用BIM模型对施工造价进行量化评估,实现施工造价管理的动态化与精细化。
        三、注重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点
        设计变更是指在工程实施阶段,因实际施工情况与建筑设计不符,而需要改变建筑设计内容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是采用一边设计、一边勘察、一边施工的方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进行变更索赔,极大地削弱了施工前工程造价的作用。因此,造价工程师应与设计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大调整进行预测,共同协商解决方式。造价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新材料、新工艺等特殊设计情况、当地自然资源情况、社会及自然环境及潜在施工干扰情况等,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重新设计的情况,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第一步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控制。同时,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此外,要对建筑工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点进行重点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215+218.
        [2]沈朋菊.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居舍,2020(1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