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 宋丽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宋丽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混凝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身份证号码:2302041968****XXXX  黑龙江省齐齐哈市  16100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尤其是混凝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使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也成为当前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治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飞速前进。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材料结构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这主要是因为该建筑材料具有物美价廉、承载力大、施工方便、装饰性强等优点,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表面裂缝,而表面裂缝在一定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会继续发展并形成贯穿性的裂缝,这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性。混凝土是一种复合脆性材料,具有多空隙、多均质的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或完成后,混凝土结构普遍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裂缝,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防治措施,裂缝依然时有出现。为了降低混凝土裂缝造成的危害,分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把混凝土裂缝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成了现在建筑工程行业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温度变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混凝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随着内部温度外部环境等方面因素发生变化,混凝土奇偶会出现变形,在变形受到阻力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内应力,而内应力如果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变形,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在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特别是大体积的混凝土,内部温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散发,而外部由于与周围环境接触,散热较快,这就造成了内、外部的温差。此时,如果混凝土表面养护不好,就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效果,同时与来自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相互作用就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此外,在混凝土降温的时候也会形成裂缝。主要是因为在降温阶段,混凝土不断收缩,同样会受到外部约束力而产生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就会出现裂缝。
        2.收缩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的初期阶段,水泥与其他骨料结合发生体积变化;后期表现为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而引起的收缩变形,这些因素都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在收缩应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所以,在一些大型的重要建筑项目施工时,都要将混凝土的自身收缩作为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来进行测定。
        影响收缩应力的主要因素就是水量和水泥用量的配比。水泥和水的用量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就会越强,同时水泥质量对收缩应力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类混凝土裂缝大部分是、都属于表面裂缝,呈龟裂状,形状无规律可循。
        3.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在常规荷载和次应力的作用下回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一般称为荷载裂缝。这种裂缝大多出现在结构约束被忽略和受力复杂的工程项目当中,比如高层建筑、桥梁等等。在一般房屋建设当中出现的较少。
        4.地基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
        地基基础在任何建筑工程当中都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基础在水平方向出现位移或者竖向上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等等,都会使建筑物结构出现附加的应力,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结构就会开裂,甚至有坍塌的危险。这种裂缝会破坏结构整体的方向刚度和稳定性,危害会很大。


        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地基结构复杂;地质调查不准确;结构基础的类型差别较大;结构荷载能力的差异较大;基础分期完成;基础受力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等等。
        5.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当混凝土中出现保护层厚度不够或者钢筋外露的时候,钢筋表面会被氧化,从而产生锈蚀物,体积会不断增大,从而挤压周围混凝土,使其膨胀、变形,这样就会使保护层的混凝土逐渐剥离、开裂,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到混凝土内部,亟需是钢筋锈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结构破坏。
        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目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出现裂缝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混凝土裂缝的危害程度我们还是可以加以控制的。混凝土裂缝山城的原因都不是单一的,基本上每条裂缝都有着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只要把这些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我们就可以把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之内。而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最小消防法主要有通过施工前的设计、施工和材料等各方面的综合措施。
        1.严格把关设计环节,控制混凝土裂缝
        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开始严格把关,对容易产生应力的环节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解决,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加入膨胀剂;在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加入暗梁;考虑施工实践,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加注到设计当中,或者在现场施工时加以修改;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能力等等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手段都可以在设计环节得以实现。
        2.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混凝土裂缝
        在设计方案确定以后,施工时要首先按照结构设计的方案来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办法,从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其中主要是浇筑作业和模板作业两个环节。模版的构造和强度首先要符合设计规定,另外,拆模实践也要加以严格控制,这样可以有效的房主混凝土裂缝;浇筑过程中要充分的振捣,通过振捣加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还要防止离析现象的出现。
        3.优化选料与配料,控制混凝土裂缝
        要控制混凝土裂缝,我们就要从源头抓起。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很重要,我们要对各种混凝土材料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比如水泥的质量及其水化热参数;粗骨料的质地坚硬程度和表面粗细程度、石料等配料是否有显著的碱性反应、杂质含量是否超标;细骨料空隙的大小、颗粒的大小等等各方面因素。同时还要对各种添加剂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完成了选料的把关我们还要混凝土的配置过程,混凝土的配置要做到科学设计,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用量,以此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避免开裂。
        结语
        总之,混凝土裂缝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引起钢筋锈蚀,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所以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只有加强对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的管理和控制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建筑物及其构件可以安全、稳定、有效的工作。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多观察、多总结,结合各种科学手段,做好各种预防控制措施,把混凝土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陈智.混凝土裂缝的防治与处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王晶,邵鹍,王方海.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成因防治及处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24)
        [3]黄浩,田桥.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及补救[j].科技资讯,2010(07)
        [4]邬雄华,江春芳.浅述混凝土裂缝分析及预防控制技术[j].山西建筑,200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