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张天侠
[导读] 摘要:针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大数据在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性,从技术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应用的可实施性,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整个能源互联网多种能源系统的信息共享、交互。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海淀  100085)
        摘要:针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大数据在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性,从技术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应用的可实施性,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整个能源互联网多种能源系统的信息共享、交互。根据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将大数据技术与能源互联网相融合,在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灾害预警、状态检修、能源服务等领域给出了应用的可能。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
        1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目前,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被人们广泛接收,但电力在接纳部分新型能源时缺少适应性。风力、太阳能发电存在并网点网架约束多;新能源设备重复停电,家族性缺陷较多;负荷需求与能源供给不平衡等问题。能源互联网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电网对新型能源利用的步伐,也是电网发展的一种延伸。而美国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概念是将能源与互联网相结合,使能源在智能云控制平台实现负荷、发电和储能三种模式的高效转化。我国正积极探索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方案,如实现能源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包括电力网、燃气网、交通网的互联互通,或者提出在互联网思维基础上实现信息系统与能源的广泛融合,将能源的信息发布在互联网上。能源互联共享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将互联网与通讯技术相融合,实现电力、热力、燃气以及物流等多种能源形式的互相交错,减少能源相互转换时的能量损失,形成高效的能源互联系统。能源互联网已发展成以电力网为支撑的能够高效利用常见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消纳网,通过合理调配能源网内部资源,实现多种清洁能源的充分消纳,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为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能量替换给出了实际计算可能。配电网的能源互联网已经开展了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模式,包括垃圾电站、生物质发电站以及地热电站等多种小型循环利用能源的模式,为大电网接入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数据支持。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装置以及多种类型能源储存形式的互相调配,如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锅炉储热,飞轮储气等多种存储能源形式的利用,实现资源的互补,能源之间的相互共济,平衡电源与负荷的波动。
        2大数据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能源互联网性中的功能主体更加具有先进性优势,不仅多源系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决策阶段更需要完善的信息资源做保障,在实时处理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相对的,一旦信息资源不够全面,就会导致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细化来说,以能源互联网为主导,电能与储能装置较多,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主体系统之间良性互动,在保持协调性的基础上,创建以能源为基准的一体化西用那个,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决策质量,促使多种能源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实现智能化配送。其次,在能源互联网实际运行阶段需要确保能源高效生产及利用,这就使得其中涵盖的内在联系较为复杂,处于不同的能源项目中,侧重点也因此而偏移,一旦外部因素控制不当,对其产生消极作用,增加能源互联网的运行难度及风险,而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能源的持续及稳定供应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效应用,对能源互联网中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利用,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精准掌控能源互联网的运行状态及特点,通过不断对其模式进行优化,促使其运行效果始终处于良好范畴中,进而从根本上提高能源互联网的运行质量,促使其安全性及稳定性达到预期目标。
        3大数据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实施的手段
        3.1大数据实施的技术手段
        能源互联网中数据的传输是电网数据传输无法比拟的,大数据技术在数据爆炸性增长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大数据技术利用不同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各种交叉、冗余、不一致、频率差异大的数据逐渐融合,实现数据在不同地域、环境、使用习惯的无差别共享。能源互联网的资源相较于其他行业更为丰富,大数据技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处理海量数据的同时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


        3.2大数据实施的管理手段
        能源互联网中,数据存储于不同企业和部门,跨区域、跨企业、跨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更好地发挥数据资本的价值,而大数据建立了数据交互与共享机制,使数据资源合理传递成为可能;同时,能源互联网中的能源形式多样,距离不一,只有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体考虑,将传统煤电、水电与新形式的分布式能源、热气等能源统筹考虑,才能更好地发挥能源互联网的高效模式。
        4大数据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能源互联网具有完整的能源资源利用和能源循环、能源互换、能源存储结构,多种能源系统的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是海量信息的产生过程,信息流将贯穿于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全生命周期中。大数据技术不仅仅是某一个环节的专业技术,而是整个能源互联网动态运行的基础。
        4.1可再生能源预测
        风力发电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可广泛收集环境信息和并网点附近潮流分布,根据当地气候优化配置风力涡轮机,选择合适的风力塔位置,实现高效的能源输出,以及降低对电网输电能力的影响。
        4.2提高能源系统规划调度质量
        在能源系统实际运行阶段,区域能源地图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需要以地理信息空间为主导,精准掌控区域内的能源情况,无论是生产还是运输,都应当进行精确规划,通过提高其协调性,促使供应服务与需求高度契合。例如一个区域内的能源类型较为多样,其中不可或缺的风能及水力资源、气候,都是组成资源数据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对该类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及深挖,促使该类数据与其他关联数据相契合,进而对区域内能源生产及供给的不足及缺陷进行精确定位及弥补,提高能源系统规划的合理性。
        4.3自然灾害的区域预警
        自然灾害极容易对能源互联网的安全运行造成破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能源互联网的静态数据、动态稳定数据、故障录波数据、报警定位数据等资源进行整合,加入适时适地的气象及地质等自然环境数据,对风险情况以及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持续的量化评价,引入评价指标库,形成对自然灾害有效预警的目标,实现事故灾害时的快速准确定位。
        4.4状态检修管理
        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强设备技术水平,减少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状态评价的正确率,成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多,设备状态数据体量大、类型繁多,必然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处理设备信息间的关联关系,同时结合多元状态量的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比较,提出合理的消缺、检修时间,从而更大幅度降低停电检修时间。
        4.5能源服务与交易
        通过对用户的能源消耗情况,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能源供给价格,以及天气变化和用户供暖特点等多重数据综合分析,给出最优的各个能源类型运行方式和能源潮流控制策略,同时利用合理的电能、燃气、热能价格引导用户转移负荷,平缓负荷供给曲线。基于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源互联网建设冗余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
        5结论
        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以及大数据分析挖掘都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源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还在初级探索阶段,但其应用领域广泛,需要更多人的开发与努力,同时也需要各个能源节点的信息共享,以早日实现能源的互联互通和大数据的多元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世成,张东霞,朱朝阳,李维东,卢文冰,张敏杰.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08).
        [2]杨佩,蔡皓,裘洪彬,乔俊峰.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