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石林供电局 云南昆明 652200)
摘要:装表接电是指供电企业在完成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后,将用户的受电装置接入电网,使用户开始用电,是电力营销的基础环节。文章从装表接电工作存在的不足入手,给出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控制的策略,规范工作人员的装表接电操作,确保电能计量装置的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词:电力营销;装表接电;计量装置
前言:在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可以看做是供电企业和用电用户合作关系开始的标志,为供电企业业扩报装的基础,会对计量电表的运行质量产生影响,而计量电表的运行会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此,供电企业需提高对装表接电的重视,保障工作质量,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工作不足
在装表接电工作中,电力营销工作存在接线不合理、不规范或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且部分供电企业选用的计量装置或计量方式不合理,为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接线操作而言,装表接电中的接线操作较为繁琐,操作难度较高,对工作人员的素养、经验有一定要求。而且在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下,供电企业将智能电表替代传统电表,使装表接电操作出现变化,工作人员易在接线时出现误接、漏接或不规范等行为,影响电能计量的准确性。
就计量装置而言,装表接电工作会受计量方式的影响,计量方式与计量装置和用电用户的不适配,会降低装表接电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对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就窃电行为而言,部分不法分子在装表接电工作中,对电能表进行破坏,如改接电路、改装结构,改接接线方式,使电能表的计量出现错误,不准或失效,使自身用电量的计算失误,减少缴纳的电费,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控制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装表接电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装表接电工作的质量。
(一)规范接线操作
针对装表接电中复杂的接线,工作人员需规范接线操作,并掌握判断错误接线的方法,规避误接、漏接等问题。
1.规范接线操作
在装表接电工作中,接线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供电企业需在同一个配变台区,配置同样的电能表,采取同样的安装方式,为后续运维提供便利;尽最大限度将电能表安装于靠近用电用户的位置。
第二,在电能计量柜中,留有一定空间用于安装两块三相表计。在安装计量回路前,工作人员首先连接试验接线盒,利用其负荷现场较表功能,保障计量回路的准确性,再将计量回路和电能表连接,保障计量的准确性。
第三,在电能表安装中,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计量柜内的标识,以垂直方式安装电能表,要求电能表的垂直中心线倾斜角度低于1°。在电能表接线时,根据正相序接线,即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电能表的接线分别对应A相、B相与C相。如果配电台区采用高供高计计量方式,B相只与电压线连接。
第四,在电能表接线中,要求导线与接线端钮连接牢固,防止接触不良故障的出现,引发导线发热现象。对于导线裸露的芯线部位,需控制在接线孔内,且导线不可出现接头;对于电能计量柜内的电压二次回路、电流二次回路,工作人员应通过输出端子,将其与试验接线盒连接,要求二者间不存在断开点,保障装表接电的规范可靠。
第五,对于电能表连接的电源线,不可选择软导线,需根据标准规范,选择电缆或合适的导线,为其配置穿管保护,与计量表箱连接;对于电能表的进表线,需在电能表的左侧接入、右侧引出,与用户用电设备连接。同时,为后续运维便利、防止窃电行为的出现,需分开敷设电源线和用户出表线、照明线路和动力线。
第六,在接线完成后,工作人员需全面检查电能计量柜的各个回路,检查内容如下:检查互感器是否进行接地处理;检查计量柜内的接线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与接线要求;检查二次线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接头;检查接线是否具备相别标识、极性标识及编号。
2.判断错误接线
在装表接电工作中,错误接线目前可分为单相电能表错误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和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工作人员可针对不同类型电能表采取不同的分析法,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直接接入式单相电能表:1采取现场直观检查与处理;2电能表接线盒内检查与处理;3瓦秒法。
第二,三相四线电能表:1采取实际负荷比较法,将电能表反映的功率与电能计量装置实际所承载的功率比较,也可根据线路中的实际功率计算出转动一定圈数所需的时间与实际测得的时间比较;2逐相检查法,在三相四线电能表三相接入有效负荷的条件下断开另外两个原件的电压链接片,让某一原件单独工作,来观察电能表的转动或脉冲闪烁频率,若电能表继续正转火闪烁,证明该接线是正确的;3电压电流法,用万用表与钳形电流表来测量电能表接入电压电流通过正常运行状态下电压电流值来比较,从而判断计量装置的正确性;4相量图法,通过测量与功率相关量值来比较电压电流相量关系,从而求出更正系数,计算退补电量。
第三,三相三线电能表:1采用力矩法,三相电压电流相对稳定,平衡时人为改变电能表原来的接线来观察脉冲闪烁的快慢,来判断接线是否正确;2在线监控法,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远程获取用户用电电压,电流,相位角,负荷曲线图,电能示值等各种当前历史数据,分析判断电能计量装置电压电流是否缺失,接线是否有错误;3相量图法,通过测量电压,电流值及其相关的相位角,画出相量图进行分析判断接到电能表中的实际电压与电流,写功率表达式,计算更正系数。对于存在错误的接线,需查找错误原因,进行相应调整,再按照上述流程查验,确保所有接线无误后,方可结束装表接电工作。
(二)优化计量装置
在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中,针对不同用电用户,采取的计量方式不同,计量方式与用电用户的适配,可保障计量装置的准确计量,为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控制提供帮助。细化来说,常用的用电计量方式有以下三种:
(1)高供高计,选择与供电系统电压相同的计量装置。该计量方式常用于10kV配电线路中,由于该线路的中性点不接地,优先选择三相三线式计量装置。在开展装表接电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可将电压和电流直接接入电能表中,需在供电系统配置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降低电流与电压后,再与电能表连接,保障电能表的准确计量。
(2)高供低计,选择低于供电系统电压的计量装置。该计量方式常用于专变用户,由于该线路属于非绝缘系统,优先选择三相四线式计量装置。
(3)低供低计,选择与供电系统电压相同的计量装置,工作人员需结合业扩报装容量及用电用户的设备总容量,选择合适规格与参数的计量装置。
(三)采取反窃电措施
针对装表接电工作中存在的窃电行为,供电企业需采取针对性反窃电措施,加强窃电行为的防控,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细化来说,供电企业可采用的反窃电技术与策略如下:
第一,反窃电技术。供电企业可引进新型智能电表,对用电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监控,在用电用户对智能电表进行改装时,监测异常电流与电压数据,并进行报警,使供电企业能够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安装封装设备,在计量装置柜的外侧,设置防护设备,在完成装表接电工作后,将电能表、计量表箱门等结构进行加封处理,避免不法分子接触电能表,遏止其改装行为。例如,某供电企业研发出二维码电能表封印方法,可有效提高电能表的密封性,防控窃电行为。
第二,反窃电策略。反窃电技术的重点在于窃电行为的监管和预防,不能切实消除窃电行为。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窃电行为的惩处,供电企业需加强规范用电的宣传,引导用电用户规范守法用电,从根本上杜绝窃电行为。例如,某供电企业印刷反窃电行为的宣传横幅,在社区、村庄的公共区域悬挂,并为每家每户发放反窃电手册。同时,在供电企业的营业厅,以宣传栏和广播的形式,介绍反窃电行为的危害,使反窃电意识深入人心。
结论:综上所述,在电力营销装表接电中,接线操作、工作效率与计量装置存在不足,会影响装表接电工作的质量。通过本文的分析,工作人员需规范接线操作,供电企业需优化计量装置,采取反窃电措施,规避装表接电工作不足的影响,提高装表接电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凌晃照.电力营销中装表接电及防窃电管理探究[J].营销界,2019(51):89+149.
[2]田景智.新形势下智能营销建设中装表接电工作探究[J].营销界,2019(42):17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