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中卫热电有限公司 宁夏中卫 755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档案管理工作的范畴越来越大,各行各业的信息资料越来越多。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自身工作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准确把控时代脉搏,真正解放思想,逐步转变思想认识,大胆创新,不断进取,通过做好档案管理来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前言
档案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一项崇高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档案工作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档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物态载体。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是一种“凝固的历史”,它以各种方式和载体将人类的历史活动过程和思想记录下来并使之流传后世,可以说先进文化的传播、交流、确立离不开档案的存在,档案是先进文化传播和确立的一种载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智慧的一种物态结晶。档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证。档案具有社会共享性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它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他们所用。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人们之所以需要档案就是为了要获知过去发生的事件、存在的事物对今天和未来起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可以说档案的凭证性决定了档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保证。坚持走中国特色中国档案管理道路,一定会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才能营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档案工作,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1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档案管理属于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
从档案管理工作自身而言,它属于专门的管理业务,这样的管理工作并非是仅仅对各种资料文件的保管,同时还应当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各种档案材料予以系统化的管理,利用合理的方式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从某些特殊部门或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实际需求而言,它又属于某种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机关单位的档案材料是对本单位各项职能活动的客观真实记录,因此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常常需要用到过去的档案材料,所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够促进单位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
1.2从档案管理与其他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而言,它是一种服务性较强的工作
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服务于其他部门工作的需要。做好档案材料的管理与开发利用,对档案材料予以编著与研究,最终还是为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社会各个行业而服务,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职责而决定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清楚的了解到自身工作的服务性,主动树立服务意识,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做出长足贡献。
1.3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向可以说是其政治性的集中体现
目前,为我国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属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政治任务。档案管理的机要性同时也是其政治性的直接体现。档案管理的机要性是从档案材料自身实际特征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从古至今,基本上所有的档案管理都存在保密需求。国家的很多重要珍贵档案材料,往往记录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科技的相关情况,大部分都是重要机密内容,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当主动树立保密观。
2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2.1当前档案管理现状而言
档案馆以内容庞杂、数量繁多的卷宗为主,这样查阅资料极为困难,耗费时间长、时间跨度较大。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式档案管理状态,所以一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仅以保管不丢失为原则,另外各个时期档案整理规格、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档案基础较差、计算机管理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
根据综合性档案馆问题可发现,不能全面建设计算机档案管理,而且我们不能主要依靠计算机来管理全部的档案,这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2.2管理与服务相互脱节
一是重保管轻使用。个别基层单位在工作中,缺乏对档案资料作用的重视,不习惯或不愿通过档案资料为单位管理、为单位战略发展提供服务,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成本,此想法导致大量信息资源空闲。二是档案资源有流失的情况。因为保管不善或历史等原因,有的档案面临断代情况;个别工作人员认为自己保管档案资料可以方便工作,不愿集中上交管理,认为文书档案的收集,可忽略实物、声像档案以及与单位相关的资料的收集,影响了单位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新时代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3.1提高管理的标准化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有时会出现因软硬件不匹配、文件格式不兼容以及网络通信不畅等问题,并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档案信息化管理首先应保证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数据库的标准统一,这也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关键。硬件方面,计算机、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应统一购置,并制定统一的管理、调度标准,对工作中生成的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文件按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软件方面应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统一文档格式和存储方式,对照网络化档案建设并结合烈士陵园档案管理实际,制定相关软件使用标准。
3.2建立完善的数据服务体系
一是应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档案信息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档案工作在信息收集、检索、统计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为档案的编研和使用打好基础。二是要完善档案资源的数据库建设,在档案收集环节应对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进行审核,信息录入应标准规范,构建真实、完整、规范的档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以最快速度形成数据规模。三是要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采用电子档案方式对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类档案资源进行备份,并与电脑办公自动化良好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周到完善的档案服务。
3.3创新档案服务模式
传统的档案服务主要是以借阅的方式为主,以此来使档案信息得到传播、共享和利用,这种服务方式不仅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借阅过程中也容易造成档案文件的丢失损坏。为使烈士陵园档案信息化建设给受阅者带来更便捷的服务体验,陵园可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来使档案得到传播共享。档案的借阅只需在办公桌前轻点鼠标即可实现,省去了档案借阅的往来奔波和繁杂手续,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为促进公开档案的共享和利用,充分发挥烈士陵园红色档案的历史研究和爱国教育作用,陵园还可建立专门的档案网站和档案馆网页,将一些可公开的,具有警示和宣传教育作用的档案制成电子化的宣传刊物在网站进行传播。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公布件,实现档案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和社会化。
3.4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在档案信息化、网络化促进档案信息共享利用的同时,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更加不可忽视。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很大区别,应根据电子档案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方面可将计算机安装杀毒权利和防火墙来进行安全防护。另一方面还应根据档案密级对电子档案采取密码防护和设置操作权限。此外还可引入指纹、虹膜识别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身份认证精度,从而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
4结语
总而言之,唯有借助于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才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才能够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让档案管理工作充满活力,紧跟当今与未来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朱春娴.探究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新完善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J].科技展望,2017,(01):242.
[2]赵文宇.信息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36):278.
[3]徐立.简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科学中国人,2019,(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