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1000MW ALSTOM半速机油动机缓冲时间过小问题分析处理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李晓辉 贺卫 朱英杰
[导读]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引言:某核电厂油动机采用ALSTOM 的油动机。油动机缓冲时间与缓冲环和阀轴上缓冲套之间的配合间隙相关。阀门关闭时若无缓冲,可能导致阀芯直接撞击阀座,造成阀体损伤。本文就核电厂油动机快关缓冲时间δt3偏小问题原因分析、解体处理过程及改造后的试验结果进行具体描述,为后续油动机类似问题分析处理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油动机;缓冲环;快关试验;
        一、问题描述
        表1为#1机高压油动机EVS(电磁阀试验)及trip(汽机打闸试验)快关数据,如表中数据所示,缓冲时间δt3时间(标红部分)远远低于设计值(0.1s≤δT3≤0.2s),基本相当于阀门直接快关到底而没有缓冲过程。根据现场反馈,阀门快关到底的瞬间声音极大,没有经过缓冲过程,阀门快关时瞬间冲击力过大会对高压阀的阀芯跟阀座造成损伤,因此必须保证阀门的缓冲时间δt3的时间要求,否则会对阀门部件造成损伤。
        表1 高压油动机EVS及trip快关数据
       
        日常期间对GSE2110VV/GRE2110VV进行快关试验,试验曲线分别如图1、图2所示。根据快关曲线所示数据(GSE2110VV快关试验δt2时间(曲线中(A-B))为211.02ms,δt3时间(曲线B-C段)为32.745ms;GRE2110VV快关试验δt2时间为106.319ms,δt3时间为7.332ms)可得,GSE/GRE 2110VV 中δt3时间都近似为0,且GRE2110VV δt2时间偏小;由快关曲线可以看出,阀位曲线先关闭到平稳段以下,再返回至平稳水平,也就是说在快关过程中,阀门关闭最后出现“关过了”情况。
       
        图1 GSE2110VV EVS快关试验曲线
       
        图2 GRE2110VV EVS快关试验曲线
        二、核电厂油动机缓冲原理
        核电厂油动机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油动机活塞杆上的凸肩及油缸上的缓冲套组成了油动机的缓冲装置,阀门快关到底过程中,当活塞杆运动至与油缸上的缓冲套配合处(图中标黄区域)时,由于此时回油通道间隙减小,回油流量降低,从而对阀门起到缓冲作用。根据快关试验数据显示,阀门的缓冲时间δt3远小于设计值,从而推断油动机内缓冲环与活塞杆配合处间隙过大,基本上未能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油动机缓冲时间改进总体思路为:改变缓冲环内径尺寸,通过现场试验确定缓冲环与活塞杆间隙。
       
        图3 核电厂油动机内部结构
        三、缓冲环改造过程
        油动机解体后,缓冲环结构如图4所示,缓冲环通过螺纹与延伸环旋紧,现场测量加工新的缓冲环组装后进行试验。
       
        图4 油动机缓冲环
        3.1  高压主门油动机改造过程
        经测量高压主门油动机缓冲环原始内径为90.8mm,与其配合处活塞杆轴径为90mm,单侧间隙0.4mm,COP上节流孔孔径2mm。高压主门油动机缓冲环改造过程如表2中数据所示,缓冲环处配合间隙(单边)缩小至0.1mm,装配完成后快关试验结果如表,试验油温50℃(油温标准范围50±5℃),δt2时间为214ms(EVS关标准0.1s≤δT3≤0.2s),δt3时间为176ms,试验结果满足要求。
        表2 高压主门油动机缓冲环改造尺寸及快关试验数据
       
        3.2  高压调门油动机改造过程
        高调油动机缓冲环改造过程与高主油动机类似,缓冲环内径原始尺寸115mm,活塞杆110mm,单边间隙2.5mm。第一次改造将单边间隙控制在0.8mm,经试验(油温50℃)结果显示δt2为330ms,δt3为80ms。根据试验结果δ。
        由于跳闸(TRIP)关时间的标准:
        δT1+δT2+δT3≤0.6s
        油动机改造前在核电厂内进行TRIP试验δT1(只能在电厂内测量) 最大值为193.087,而根据试验数据:
        δt2+δt3=410ms
        因此按目前数据预测trip总时间:
        δt1+δt2+δt3≈610ms
        总时间已超过跳闸TRIP关闭总时间(≤0.6s),因此在增加δt3时间的同时,需减少δt2时间。
        对缓冲环进行加工,缓冲环内径110.2mm,单边间隙0.1mm,重新组装油动机进行快关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图5 高压调门油动机工作原理
        表3  高压调门油动机快关试验数据
       
        根据图5(高压调节门油动机动作原理图)对表3中“核电厂(改后)”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COP节流孔孔径增大,δt2时间越小,且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其他数据无影响。综合试验数据,COP节流孔孔径选取在2~3mm范围内,δt2时间最佳。因此在缓冲环改造过程中,将缓冲环处单边间隙减小至0.1mm,COP节流孔孔径改为2.5mm,经进行快关试验,试验结果δt2=236ms,δt3=132ms,试验油温46℃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最后确认高压调门油动机缓冲环内径110.2mm,活塞杆配合处轴径110mm,单边间隙0.1mm,COP节流孔孔径2.5mm。
        五、结论
        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综合对比各个因素对快关过程中各阶段时间长短影响,可得出在油动机快关过程中,对缓冲时间δt3主要起影响作用的是缓冲环与缓冲套之间的配合间隙,间隙值越大,则无法起到缓冲作用,δt3缓冲时间越短,间隙值偏小,可能导致阀门关闭超时;对δt2影响最大的因素为COP压盖上节流孔孔径大小,COP节流孔孔径越大,δt2时间越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