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李明
[导读] 摘要:介绍了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制度和相关评价,以此不断提升和转变职工的本质安全理念和风险控制意识,扎实推进电厂安全文化治理工作。
        (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运行部  726000)
        摘要:介绍了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的制度和相关评价,以此不断提升和转变职工的本质安全理念和风险控制意识,扎实推进电厂安全文化治理工作。
        关键词:治理体系;制度;误区;测评
        电厂安全工作是实现企业正常运行和生产工作的基础,而安全文化则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为实现安全运行,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的安全文化对企业员工生产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缺乏安全文化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行为,甚至造成生产事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安全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一、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电力安全文化理念提出后,受到了行业重视并被多个国家与企业所采纳、推广与使用。 日本电力企业普遍 重视企业共同安全价值观的培育,确立了企业的基本行 为准则,为全体员工提供判断是非的标准和调节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导向系统。美国电力企业如美国柏克德公司确立了追求“零事故”的安全价值目标,安全是整个工作 核心[1] 。 据国家能源局2019年度事故分析报告触电造成15起事故15人死亡,高处坠落造成14起事故20人死亡,物体打击造成3起事故3人死亡,坍塌造成2起事故2人死亡,机械伤害造成2起事故1人死亡,淹溺、灼烫各造成1起事故1人死亡。其中,触电和高处坠落类别事故多发,分别占事故总起数39%和37%,死亡人数分别占死亡总人数35%和47%(图1),安全形式依然严峻,因此落实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大以上电力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图1各类别人身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统计图
        二、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纵深防御
        电厂安全文化体系以抓牢“纵深防御”为核心。(图2)纵深防御包括从管理机构和设备和系统的多重保障,以防止由于人的原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伤亡。也指电厂的事故预防和事故缓解。电厂运转时,安全管理制度是在“纵深防御”和“程序管理”的管理理念建立的,即认为设备、人和管理都是可能出现问题,为把问题的可控制,除提高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改进管理外,尤其需采取强化的防范措施,考虑预防、监督和在万一出现失效时必要的应急。同时,为防止执行过程中人为失误,工作过程须程序化。工作须严格按照制度及规程执行。在“纵深防御”和“程序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下,创建了技术管理安全制度和安全监督与质量保证制度。在技术管理上的“纵深防御”安全制度如(图2)所示。分为:①预防措施。电厂制定了《电厂运行技术规范》,通过重视技术规范.保证电厂三大主机安全运行;②监督措施。制定了详细的《设备定期试验火纲》和《设备维修大纲》,以提高设备的寿命;③应急措施。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有序、快速处置,减少损失及保证人员安全。
       
        图2 技术管理上的“纵深防御”制度:程序管理制度
        为保证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在“纵深防御”的安全理念下,建立了一套安全监督与质量保证制度(图3)。它可分为:①预防措施。员工超前准备,做的发生问题时冷静、有条不紊;②监督措施。主管人员在线与现场监督,以及由国家安全监督单位定期监督与评估;③当发现管理存在缺陷后,按照消缺制度进行相应等级处理,并指定出专项措施。
       
        图3 组织管理上的“纵深防御”制度安全监督与质量保证制度
        三、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存在的误区
        (一)思想认识方面
        领导对于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部分领导只看重员工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却忽视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的安全保障,使得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造成在企业中,许多安全隐患得不到排查,公司员工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
        (二)沟通机制不畅通
        目前安全工作沟通机制缺失,比如很多上交的工作无有效的直接反馈,目前各值安全员均会定时向上级安全主管上交隐患排查和季度性安全总结,但是大家所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处理,解决不解决无有效反馈,长时间以来造成大家对安全工作积极性减退甚至消失,使得该工作慢慢成为一项应付上交的工作,完全丧失了安全工作提前预防的初衷。
        (三)外部队伍管控存在风险
        结合近年来案例分析可知,电力企业80%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在外包队伍。联系电厂实际发发现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外包人员素质相对差;外包因赶工期、队伍质量、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影响;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现场叉交叉作业,高风险作业等工序安排不紧促;两措费用投入不到位;总包、分包监督未及时运转;企业文化治理体系不能落地,各方面因素造成外包队伍存在重大安全风险。
        四、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领导安全意识
        从强化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所暴露出来的薄弱点,首要应当解制决度的是领导安全文化意识问题。领导干部是企业的带头人,是企业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只有企业管理者从心底认同强化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必要性,才能由上到下确保建设实现的所有环节和措施到位。重视建设活动和流程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支出,在保障安全文化治理体系效果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强化和思想培养,将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纳入培养考核指标,加强对领导干部推进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硬性要求。
        (二)加强安全硬件及软件文化建设
        从安全的作业环境硬件着手,重视生产现场,它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保证生产现场主设备及相配套附属设备从安装、调试、运行、检修、保养等各个环节有人负责、有人监督,重视技术监督,要求从设备、安全设施的基础维护保养,使员工严格执行操作标准执行。总之,现场环境管理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机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人员安全可控、在控。
        通过教育、约束人软件方面着手。依照相关技术规范、制度、国家相关法规、及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来约束员工。因此,通过以下方面进行人员管理:
        1.建章立制,使安全文化治理体系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员工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给予有效的考核和曝光。
        2.落实安全生产文化治理体系中的“五同时”闭环管理要求,即“计划、部署、检查、考核、总结”生产的同时做到闭环管理,完善人员目标考核机制,奖罚切合实际、做到安全文化治理体系无死角、无盲区。
        3.建立科学完整、严密有序的安全文化治理体系体系,禁止“有岗无责、权责分离”管理弊端,以责任制为核心,落实安全生产中的监督体系和保障体系。
        4.建立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考核机制,以防控风险为重点,落实企业中的双险双控,以人的方面、物的方面、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监督及处理所存在的危险点与危险源,健全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的评价制度。
        五、安全文化治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通过专业的统计分析,对某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现状进行测量评价,电厂安全文化治理体系还需进一步整改,还需再提高重视。具体各项安全文化评价指标的对比结果(图4)所示,评价结果对应等级评语见(表1)。
       
        图4 某电厂安全文化测评结果雷达图
        表1 评价结果与评语等级对照
       
        可以看出:总体得分前三位的指标分别是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安全生产环境,后三位的是安全培训、安全价值观、安全人文环境。从数据分析,结果与该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为今后开展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也为各企业下一步进行治理提供了方向。[2]
        六、结束语
        通过创建电厂立安全文化治理体系,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保证了电力行业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参考文献:
        [1] 谢英晖.电厂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17,19(10):1H;
        [2] 陈明利,宋守信.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09,08(11):1H;
        作者简介:
        李明,男,1984.02, 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