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钞油墨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对方案系统的设计需求、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阐述高清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前端摄像机点位设计、构建监控中心等,使AI技术、前端高清IPC、AI智能服务器等技术的应用,使人员与车辆通行得到有效控制,为人脸考核提供更多助力,为企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中钞油墨公司;安防系统;高清智能技术;监控中心
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之下,迎来了数字化浪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日益丰富,逐渐成为数字化商业的核心所在,为也设备与人员充足赋予新的能量。现阶段,数字化技术与商业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与运营生产、组织协同等相互碰撞,对整个价值体系产生影响,数字化的重要性日渐提升,在此基础上构建设计安防系统,充分发挥高清智能技术的作用,以此提高创新价值。
1安防系统的现实需求
1.1安全管理需求
在公共领域中,园区人员流动性较大,单纯依靠保安进行布控,很容易发生遗漏,如若需要查证,通常需要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调查录像,费时费力。对此,企业需要做好事前预警,使被动安防转变为主动,还可对查证人员通过属性进行秒级查证,便捷且高效。在信息领域,企业核心机密场所主要依靠人员防控,一些陌生人很容易尾随进入,保安一般无法及时制止,研发成果容易被窃取;事后查证难度大,需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对此,企业需要设置安防系统,使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通过对特定属性的搜索,对查证人员轨迹,实现便捷高效查证。
1.2便捷通行需求
企业上下班的高峰期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进出容易出现拥堵,不利于员工工作;当访客到访时,为了确保企业安全,员工需要到指定的地点接待访客,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给访客带来不良体验;停车场面积大,停车找车位难,影响车辆的出行效率。对此,企业对便捷通行方面进行需求,对人员与车辆进出智能识别,提高进出效率;当访客带来时,可预约自助登记,智能识别无感通行;车位引导,便捷寻车。
1.3绩效优化需求
当前园区内员工数量较多,上下班较为匆忙,加上排队打卡时间较长,有时会忘记打卡,导致被缺勤;考勤报表难做,每月员工提交众多出差、请假等相关单据,人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分类、合并等,最终制成考勤报表。对此,可采用生物识别考勤,无感考勤,避免他人代卡现场;将考勤数据自动同步OA系统,使HR的考勤统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1]。
2安防系统的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一是安全可靠。安防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等环节应与国家行业的相关要求充分符合,确保系统可靠性。系统设备质量优良,图像画面优质;系统程序与文件可自动阻止非法入侵与未授权使用,当硬件设备受到破坏后可直接报警。
二是灵活开放。该系统的硬件平台较为开放,支持多种通讯形式,有助于各类设备互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部件,灵活开放性较强。硬件设计在符合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现实需求不断丰富功能,使数码录像监控等更加完善。
三是经济实用。在符合安全防范等级的基础上,系统应稳定可靠,性能良好,根据需求选择系统与设备,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获得较高的性价比,具有实时监控、视频联动、操作简单等功能,管理者在后台即可完成大量监视工作,真正做到经济实用。
2.2总体框架
该系统在大华HOC城市之心架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全感知、全生态、全智能等特点,总体框架如下:1个平台,即大华智慧企业IOT平台,包括计算、存储与网络等三个资源池,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与应用;2个中心,分别为信息安全与运营管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系统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后者具备服务、监控、决策等功能;N类应用,结合项目客户自身特点,为用户提供安全管理、协同办公、智能运营等方案,推动企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型,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
2.3设计方法
在本系统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分别为AI视频监控、车辆管控、AI访客等,在智慧综合管控平台H8900的基础上,对子系统、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控制,借助平台使数据展示、权限管理、业务流程等得以统一,使安全管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业务流程得到精简和优化。本系统设计立足于实际项目,包括设备接入规模、子系统类型、业务功能需求等,配置多样化模块服务,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服务器;在平台统一管理之下,提供精细的分级权限管理与远程联网管理。在H8900企业管控平台的基础上,将前端接入到子系统之中,通过SDK方式接入第三方设备,促进接入数据联动,为平台SDK接口提供第三方软件整合[2]。
3安防系统高清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1前端摄像机点位设计
前端摄像头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范围在-15°—15°之间,人脸宽度像素超过100×100像素;人脸左右旋转-30°—30°之间,俯仰角度为-15°—15°之间,平面旋转角度范围为-15°—15°,免冠,禁止佩戴口罩、墨镜、帽子等饰品,眼镜框与头发禁止遮挡眼睛。在人脸采集区域禁止出现逆光,面部无强烈反光,光线均匀无阴影。为了确保抓拍现场的光线充足,如若人脸亮度不足,可通过增加辅助照明设备的方式进行补光,最佳范围为250—800Lux。摄像机采用壁挂形式,安装在与地面相距2—2.5米的位置,与被采集人员之间相距1—1.5米;安装者站在采集电位,对设备的上下角度与焦距进行调整,使人脸位于图像的中心处进行对焦,对清晰度进行调整,使其处于最佳状态;对镜头进行调整,使其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5°—30°之间;尽量采用高清网络摄像机,镜头为2.8mm或者3.6mm。
3.2构建监控中心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为核心所在,可对企业中的全部影像资源进行控制和显示,对图像资料进行管理,平台设计内容为:采用机架式设计,由主控板、主机箱、智能温控风扇、音视频传输业务板等内容构成,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采用X86架构处理器,结合高性能解码方案,满足320路1080P高清网络码流,拼接控制器支持多种网络,各类信号切换可在墙上展示出来,可单独显示也可混合显示。在监控中心中,视频控制平台的主要功能如下:可在组合大屏中将各个单位单独显示一路视频画面,即单屏显示,也可整屏显示、任意分割显示、叠加显示、任何组合显示等,其中任意分割显示如下图1所示。
图 1 任意分割显示
3.3控制人员通行
通过AR云景监控的利用,在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构建高清卡口系统、AI布控、视频监控系统等等,使不同系统在当前AR场景中得以描述,将AI人工智能与现实结合起来,以视频图像的形式完成人员通信控制、车辆布控等工作,使安保人员能够实时了解园区全局情况,提高安保运营效率。以人群密度分析系统为例,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借助智能分析技术进行处理,获取行人数量,实现实时监测与报警,有效控制人群聚集风险,并根据人流情况提出控制和疏导方案。同时,还可在同一时间内对一个或者多个监控点的人流量进行统计,形成人流报表,对于重点暗访区域进行布防,有效控制布防区内的人数[3]。
3.4实施人脸考核
为了便于HR工作,快速整合信息形成考勤报表,可利用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流程为:视频人脸比对,利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分析,提出人脸图片发送给识别服务,通过智能算法,在抓拍人脸中提取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资料进行检索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展示出来,完成考核工作。人脸比对性能与数据库大小、图像质量存在紧密联系,主要依据误拒率与误识率进行衡量,前者是指人员漏报的比率,后者是的错误报警比率。通常情况下,如若后者数值较高,则前者的概率较小,如若后者的数值较低,则前者的发生概率较高。在该系统应用中,识别成功率超过99%,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多个人脸相识度阀值,使识别率得到控制。此外,人脸识别性能还受周围环境、光线、图像质量等因素影响,具体比对性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5图像智能分析诊断
视频图像智能诊断是一套智能化视频故障分析与预警系统,采用视频质量诊断技术,应用计算机视觉算法通过对前端设备传回的码流进行解码以及图像质量评估,对视频图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和预警,系统采用轮巡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前端设备进行检测。
能够对信号丢失、图像模糊、亮度异常、图像偏色、视频雪花、条纹干扰、画面冻结等常见的15种摄像机信号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和报警。
4案例分析
以中钞油墨公司为例,该企业是国内唯一专业印钞油墨制造企业。随着该企业的不断壮大,在厂区周界、员工、生产、重要设备、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性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监控设备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推进技防系统由“被动值守”向“主动发声”和“主动预警监测”转变,进行对此,需要采取新的方案促进智慧化升级,具体如下:
(1)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对集团内关键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安保部门可利用该系统获得有效的声音、图像等信息,对于突发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监视和存储,为生产厂区的可视化调度指挥,实现60000路视频点位,30PB云存储。该企业厂区与研发楼中的监控智能化设备改造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 1 监控智能化设备统计
(2)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人脸相机抓拍与原始数据相对比的方式,实现数字化管理,有效预防了非授权人员尾随进入,提高关键场所与部门的安防能力,并对出入情况进行记录,具有出入授权、出入记录、打印报表、实时监控等功能,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查证中的弊端,安保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3)入侵报警系统的应用可有效保障厂区安全,在危险发生之前提前告知,或者在危险发生后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采用多种科技手段对人类行为与感官极限进行弥补,实现厂区安全通行、便捷通行[4]。该企业视频高清网络化改造设备种类较多,涉及到热成像、围墙、人流、人脸识别、图像诊断等多个方面,具体改造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 2 中钞油墨公司视频高清网络化改造设备统计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企业机密与数据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安防系统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出来,企业应积极引入搞清安防系统,并与高清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使安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难点得到缓解和消除,为员工营造便捷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全过程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坦.调整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高清和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A&S:安全&自动化,2019(5):136-137.
[2]张友军.人民银行发行库安防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安防,2019,000(008):41-45.
[3]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浅谈人脸识别系统在智能化小区安防中的应用[J].A&S安防工程商,2019(9):70-73.
[4]郑章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防工程技术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1(0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