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厂3号锅炉结焦原因浅析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国庆 薛红云 黎潇云 姚文虎
[导读] 摘要:自2015年年底一厂3号炉(以下简称“3号炉”)A修技改结束后,锅炉运行中连续多次发生因垮焦而发生的熄火事故。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河南南阳  553303)
        摘要:自2015年年底一厂3号炉(以下简称“3号炉”)A修技改结束后,锅炉运行中连续多次发生因垮焦而发生的熄火事故。过去的认识中,普遍认为技改结束后未进行完整系统的空洞场试验,加上炉膛卫燃带敷设不合理,造成炉膛温度过高,在水冷壁处大量结焦,最终经常发生垮焦熄火。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根据环保总体要求,对3号炉进行超净排放改造,为了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并分析3号炉过去频繁发生严重结焦并且垮焦,2019年1月22日,主机部组织人员,进入3号炉大风箱内部,对辅助风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以下依托检查的结果,浅析3号炉结焦的原因。
        一、风门异常情况
        从以下检查结果中,发现3号炉辅助风门系统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风门卡死、定位严重偏差、风门无法操作等。
        表1:辅助风门异常情况
       
        二、原则性流场分布及配风
        四角切圆的燃烧方式是将煤粉(一次风)和二次风在炉膛四角与炉膛中心以假想切圆相切的方式喷入炉膛,实现煤粉的切圆燃烧。3号炉假想气流切圆:1# 和3 # 、2#和4#分别与前墙中心线成41°、46°,形成Φ691和Φ712逆时针旋转假想切圆。
       
        结合锅炉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及一次风携带煤粉量,一二次风动量数值比值约为1:3.5,因此在炉内组织燃烧起主导作用的是二次风(包含方向),以下介绍200MW时,炉内原则性流场分布及配风。
         
        四角切圆燃烧技术,具有炉膛充满度好,扰动大、有利于燃烬,在理想的切圆下,可以实现空气分级供风、燃料分级的燃烧,从而实现降低NOx排放量、低负荷稳燃等。
        三、实际配风及流场
        根据对辅助风门系统检查的情况,以下描绘出各层角的配风及流场分布。
        1.配风
       
         
        根据检查的数据,#1、#3角二次风量分配相对符合原则配风(忽略小偏差及假定无法操作的风门在运行中均能正常操作),#2、#4角出现了严重偏离原则配风的情况。图示:#2、#4角配风在各角二次风总门为全开状态下,对各层风门重新分配风量。其中#2角BC层和CD层二次风率总和仅为13%,其余层二次风率均高于原则配风风率;#4角除EF层高于原则配风(约为72%),其余层均低于原则配风。
        2.流场分布
         
       
        以上是基于风量实际分配描绘出的各层一二次风在炉内的流场分布。BC和CD层在#2角由于分配量少,从而形成在该区域,#3角的二次风动量大于#2角,此时#2角此区域一次风被迫偏离切圆形成刷墙;在AA(未体现)、DE和EF层,由于#2角风量分配比#1角大,此时#1角上、下层一二次风整体被迫偏离切圆刷墙; #4角EF层分配量大动量过大,迫使#3角该区域一次风偏离切圆刷墙;而#4角EF层动量过大又使该角其它层辅助风动量弱,因此#1角除EF层外整体迫使#4角偏离切圆。在炉内,火炬旋转动量处于动态变化中,最终炉内因流场分布混乱,造成温度场、浓度场等分布混乱,形成了各侧墙不同程度的结焦。
        四、炉内结焦情况
        为了查清3号炉结焦的原因,曾经多次进入炉膛内部检查了水冷壁结焦的情况,下面结合图片与上述所讲的实际配风及流场分布具体说明。
       
        锅炉正常运行时一二次风为逆时针旋转,因此对以上图片的分析,均从图片的右侧为切入点,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图片中都添加了BC层辅助风门这一参考面。
        A侧墙:对应右侧为#4角,上面说过#4角其它层辅助风动量较弱,那么#1角除EF层外整体迫使#4角偏离切圆,在EF风门以下,A侧墙均有多重抛物面式结焦现象。
        B侧墙:对应右侧为#2角,BC和CD层在#2角由于分配量少,从而形成在该区域,#3角的二次风动量大于#2角,此时#2角此区域C层一次风被迫偏离切圆形成抛物面式刷墙结焦。
        前墙:对应右侧为#1角,其中AA、DE和EF层,由于#2角风量分配比#1角大,此时#1角二次风动量相对弱,这些区域一二次风被迫偏离切圆刷墙,形成多重抛物面式刷墙结焦,并且比较严重。
        后墙:对应右侧为#3角,因#4角EF层分配动量过大,又迫使#3角该E、F两层一次风偏离切圆刷墙,并且能够明显看出,E层一次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抛物面式刷墙,而F层则被推向上方;另外由于E层结焦位置较高,对安全运行有重大威胁。
        从整体上看,锅炉运行中各角相互影响作用,火炬形状不规则、姿态不稳,由于结焦造成的炉膛温度上升、煤粉在炉膛内停留时间长,飞灰和大渣含碳量受此影响,出现了优于其他机组的情况;不过由于结焦带来的安全风险过高,必须对风门修复处理。
        五、总结
        1.通过上述分析,二次风在炉内因主导作用、部分层角风门开度异常,致使一次风偏离切圆在水冷壁处产生了结焦。
        2.过去的分析中,也认为一次风偏弱造成刷墙燃烧,进行了一次风缩孔调整,但调整后锅炉结焦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使运行调整更加困难,另外煤粉与二次风混合不良而造成的安全与经济性差持续存在。
        3.机组等级检修中,进入炉膛检查了炉膛卫燃带情况,发现由于长期结焦,致使炉膛卫燃带脱落严重,锅炉燃烧安全稳定和经济性无法保证。
        4.锅炉等级检修中对风门存在的问题合理解决,锅炉启动后火炬形态姿态发生根本性改变,锅炉运行中未出现结焦垮焦现象,并且锅炉自2019年4月份启动后,锅炉运行6085小时,未再发生锅炉垮焦及因垮焦造成的锅炉熄火。
        参考文献:
        1.《纳雍电厂规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