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1徐阳 2才鸿飞
[导读]
        1大唐京津冀能源开发有限公司;2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摘要: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大部分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不但浪费了工作人员大量时间与精力,其在准确性方面还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并逐渐成为了核心技术,其使得工程造价的数据更加精准,工作效率更高。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含义与作用出发,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建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与方法也越来越先进与完善,信息化技术应被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信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核算以及招投标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建设单位,都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更好的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一)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指的是工作人员要对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通过各种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与加工,然后将所得的数据结果应用在成本及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及时并精准的掌握各大环节的信息数据,并且还要表明信息的来源。然后工作人员再依据信息的重要性,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以及存储,给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层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
        (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作用
        1.建设单位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工程建造单位的角度而言,其投资建设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为了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要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首先根据自身的投资经验,分析之前类似工程的经济效益,并结合此次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信息,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析。其次对建筑市场的行情进行调查与深入分析,结合本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可见建筑工程造价信息以及工程造价测算的结果对建设单位的投资活动有直接影响,也是其参考的主要依据。
        2.各个项目参与方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依据
        通过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项目各参与方才能对建筑市场环境有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也才能及时发现其经营中的不足。然后对自身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以避免出现更大损失,同时投资方还可以随时了解投资项目的进程,进而更加有效的控制造价。
        3.招投标活动中的评标依据
        在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文件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了解,然后以工程造价为依据进行评标。可见在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要参考本项目的工程造价,如此再能对项目有清楚的认识,其所作出的评标决策才更加合理。
        二、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数据不完整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数据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存储等各个环节,建立一个完成的信息系统。才能给后期的应用与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真实有效得依据,才能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建筑工程造价所设计的内容较多,例如各阶段造价资料、单项工程、新建筑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的造价资料等。并且这些内容中不单单有价格,还要保证量。以建筑材料的支出为例,首先了解建筑材料原价格,其次掌握其最新价格,然后对比新旧材料之间支出的差异,并以此做出最新的预估。此外,其他相关影响因素也有着较大的浮动性,因此给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管理造成了困难。工作人员很难掌握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导致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不完整,对后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应用等都造成不良影响。
        (二)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效果不足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信息化管理效果不足,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管理措施不当,其二是重视程度不足。首先是管理措施不当,一些建筑工程的计价方式采用的是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就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定额为参照标准。以早期的建筑标准来确定工程造价额度,材料单价也比较片面,这些都不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而影响了最终的工程造价。其二,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工作人员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也相对滞后。这一情况导致了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得不到实际应用,同时也导致了工程造价信息化、资源化的进程较慢。
        (三)动态造价信息监管不到位
        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在开展工程造价管理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定额造价的管理方面,依然有着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特征。虽然某些方面增加了费率比较法,但是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依然存在,例如一些企业为了非法利益而故意降低造价,影响市场秩序。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造价的监管方面,还缺少一个可以激励有关人员主动提供真实信息的激励机制。因此出现了部分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隐瞒真实造价信息的情况,导致其他企业使用了虚假的造价信息。这严重扰乱了工程造价工作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且有效的动态监管措施。
        (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不足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但是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不足,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对于现任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导致信息化技术一直没有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其实际作用。
        从人力资源市场来看,虽然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多,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但是人才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还有待提升。人才的专业性与工作能力平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水平,工程造价人才的信息技术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就影响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所以提升当前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并培养更多的掌握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优秀人才是建设单位的重要工作。
        三、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如何更好的应用信息化技术
        (一)建立专业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投资决策、工程成本核算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定要确保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完整性。首先,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数据库,这样就弥补了工程造价信息类型单一的缺陷。其次,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可以采用与建筑企业合作的方式,共享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如此数据库的信息源就实现了拓展,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信息与其他信息都可以获得大量的增长。一个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才能给后期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以及应用提供有效依据,才能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效率。
        (二)开发网络平台提升信息化管理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使工作质量与工作效果都获得了明显提升,促进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积极开发网络平台,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效果。工程造价企业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例如采用SaaS软件,其可以压缩信息更新的周期,给工程造价提供最新的价格数据,进而保证了工程造价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采用云端系统还能帮助造价信息平台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进而有效地提升了信息化的管理效果。
        (三)对工程造价实施全面的监管
        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全面的动态监管。首先,建筑企业就应当构建一个专业的信息处理部门,以给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存储提供便利。信息处理部门要结合自身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对工程项目的造价方案进行设计,并根据外界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展开动态化调整。要保证工程造价结果的精细化、准确化以及科学化,然后在将其研究的最终结果上报至工程造价的决策机构。
        其次,要采用全过程监管的方式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将这一过程公开,提升监管的透明度。工程造价企业要掌握最新的造价信息,并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系统,有效提升监管的力度,使得工程造价更加的精确。
        (四)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信息技术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人与人之间工作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不同,想要建筑工程造价有良好的效果,就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具体来讲,建筑工程企业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机制,针对工程造价人员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也可以举办短期培训班,聘请高校专业教授来培训其专业知识,使得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体系更加丰富与完善。轮岗培训也是提升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良好方式,该方式不但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开展,还能确保所有人员都有参与培训的机会。如此就可以打造出一支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丰富,信息技术高超的优秀工作队伍,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论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设单位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还能给各项目参与方的成本核算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其也是招投标中的评标依据。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提升其管理水平与最终效果。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开发网络平台、进行人才培养与动态监管提升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263(17):61-62.
        [2]吴力,徐涛, 索耀, et al. 浅析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四川水泥, 2018, No.263(07):246.
        [3]石磊.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01):94-95.
        [4]沙晓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33(24):140-141.
        [5]李小娟.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探讨[J]. 建筑与装饰, 2019(11):7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