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72419871208XXXX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现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以及实际应用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城市运行造成影响。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管道施工难度大、排水管道与设施维护不及时等。为了将以上问题解决,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技术、工艺,顶管施工技术在目前市政工程中十分常见,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期间的噪声、灰尘污染,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顶管技术;应用
1.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顶管施工技术,也被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开挖工作面,通过主顶油缸形成的推力,使掘进机、工具管在工作坑的推动作用下进入接收坑当中,并且顺利穿过施工土层,这时掘进机、工具管管道便可以敷设在工作坑、接收坑中间的部位,通过注浆润滑这种形式组织接下来的施工,不会对周围土体带来干扰。顶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将现场的工作面进行优化。顶管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将传统施工工艺带来的面状、线状施工模式进行改善,通过点状施工作业面这一方法将工作面空间范围缩小,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第二,有利于加快施工进程。顶管施工技术将施工现场的井内、地下区域当作作业面,不会对地面上的活动与交通秩序带来影响,同时也可以规避地面建筑物与道路等因素的限制,全面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够按期完工;第三,对施工现场以及附近的地表植被、绿地基础设施进行保护。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运用顶管施工技术,可以将传统施工方式过渡为小面积、点状的形式,这种施工工艺对于地表植被以及绿地基础设施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2.顶管施工技术的优势
(1)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采用中长距离顶管技术的施工工程,多是集中在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的道路、居民生活区和工况企业附近。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只在工程项目的两端和中间部门设置少量的围挡,减少因土方开挖带来的交通和居民出行方面的影响。
(2)降低环保影响。传统的土方开挖模式在作业过程中,会带来较大的浮尘和噪声污染,采用顶管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地下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采用添加粘土浆和清水,可以避免产生大量的浮尘,并且避免噪声污染的产生,其作业过程可以持续性的进行,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
(3)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摒弃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方式,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在采用设备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只需要技术人员对施工进度加强控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在各种工况条件下都能开展工作,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顶管技术应用
3.1下穿既有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现代化经济全面发展促使人口居住范围在不断扩大,城市基础建设工程范围也在全面增大,给排水管道工程项目要全面结合城市人口居住现状进行施工建设。在此类现状下开展给排水工程施工,要涉及到较多下穿既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此类项目施工中要选取顶管施工技术,能全面提升给排水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稳定性,还能维护上层建筑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各项注意事项,在下穿既有建筑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中,施工部门要做好防渗施工操作,避免项目施工对上层建筑安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3.2下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给排水管道项目施工中,对自然降水较多区域的道路工程施工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稳定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供水。在道路区域给排水管道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合理选取顶管施工技术能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效率,保障施工活动能稳定进行。在下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做好下穿施工交通管制工作,对施工外部环境合理协调,避免外部环境通车问题导致严重的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3.3墙体穿越工程中的应用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项目施工建设中下穿墙体工程施工是常见施工项目,与下穿既有建筑相比,下穿墙体工程施工整体难度较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距离较短,施工周期较短。在常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局部顶管技术,选取强度值较高的金属管道进行施工操作,这样能提升给排水管道施工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多项问题,穿越墙体工程市政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如果墙体地基较浅,厚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挖掘墙体之后安装顶管管道,再应用墙体结构进行施工。
4.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4.1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都要准备。施工人员要尊重业主的要求,按照业主的现场指挥展开施工,平整顶管井接收井场地,由蔷薇国际地产提供的准确用地地方,确保顶管井及接收井位置没有地下管线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充足。
除了材料和设备之外,还要在施工之前做好人员安排,包括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安员、资料员以及材料员等都要到位,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工程项目负责人与现场施工人员要积极与业主单位、蔷薇国际地产相互之间的工作协调沟通。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中,要将施工组织架构建立起来,按照施工方案中的内容执行,确保施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将施工组织架构制定出来,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做出调整。施工组织的总负责人是项目部经理,主要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材料管理人员实施班组管理制度,组成两个班组,即材料班组和运输班组,其中,运输班组承担材料的运输工作。施工人员以技术人员为主,不同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分别组成各自的班组。
4.2工作坑
工作坑是指工作井和接收井,均属于顶管井,其形状各异,材质主要是混凝土,顶管井施工工艺以锚喷护壁最为常见。在顶管井施工时,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进而有效提升施工进度,每节开挖护壁的高度通常为100cm,但不得超过150cm。此外,每层挖掘深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将不利于井内积水的排出。此外,为有效提高后背墙的稳定性及工作坑的强度,需在工作坑周边施打水泥或放置支撑物,并在内部设立钢制的围墙,同时需确保对洞口墙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因工作坑的施工质量是确保顶管施工进度及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工作坑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各类因素对其的影响,同时需避免工作坑施工对既有构筑物基础产生破坏及影响。工作井施工必须依据其强度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4.3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主要分为如下两点,其一是导轨安装,进行导轨安装时,施工人员应实时监测导轨中心位置和高度,进而有效保证顶入管节中心和高度满足设计需求。工作井的地基较为稳定,可将导轨安装于枕木上,同时将枕木放置于工作井的底板上,而后将枕木埋设并使用浇筑栓加以固定,通常选用长度为2~5m,间距为60cm的枕木,安装过程中严格把控导轨的盖高度中心位置;其二是其它设备的安装,主要是安装千斤顶和高压泵为主的顶进设备,运土车和卷扬机为主的出土设备及空气压缩机带风镐机为主的挖土设备。此外,井内安装设备所应用的电压原则上不超过36v,并将工作棚作为重要的防雨设备。工作坑上的活动式工作平台,应采用20#工字钢梁,并辅以架设重架及在坑边安装电动卷扬机。
4.4穿墙前进行注浆止水处理
在顶管技术进行穿墙前,使用注浆止水的方法,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注浆材料的选择要使用石灰、水泥等物质,然后对其进行搅拌,保证材料比例的合理。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的将注浆液和墙体材料进行融合,保证工具能够顺利施工,达到相应的施工目的。
4.5穿墙
在保证穿墙打开后,将工具管顶出井外,并且安装止水装置。在穿墙管中填满水泥黏土,能够保证密实度,而且还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进而达到临时止水的目的。为了能够保证在进行穿墙时要在相应的距离中有土体,然后在使用注浆技术来在其其穿墙管外进行施工。在开始施工前,必须要保证能够了解到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时要及时做好止水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所选择的止水方法都是使用加压板,这种材料的材质更加耐磨,能够减少穿墙管在外侧的裸露时间,防止施工问题的出现。
4.6顶管出洞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出洞是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内容也就是将工作井中顶管设备进入到土中。为了能够减少管道线路偏移问题的出现,就可以利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调整,并且将其支撑在井壁下,如果发现出现位移问题,就必须要对其进行调整,并设计相应的参数。
4.7顶管纠偏
如果在施工时机头和设计内容并不相符,就可以在后续的施工中使用千斤顶进行纠正,通过千斤顶改变机头的方向。在施工时,应该减少问题的出现,要按照相应的要求严格施工。在正常情况下,千斤顶为四个,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变化千斤顶状态来调整方向,并且随着了解方向是否正确。如果顶管机头处发生旋转问题,就可以在反转方向来进行纠正,达到调整方面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施工已经从原有的地面施工转为地下施工,长距离顶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这种施工技术,减少了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还保证了施工质量,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更加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发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作用,扩大其应用范围,就需要对该技术深入研究,加大技术应用力度,推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翠霞.探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130-131.
[2]梁绍平.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32-33.
[3]陈麟.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