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900519791223XXXX 杭州登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科学的设计对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水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融入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本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各个城市运营管理中,给排水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因为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不畅,很容易导致一些故障问题发生,致使城市相关区域的居民受到影响。基于市政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依托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改造优化成为关键手段,具备较高研究价值。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往往需要关注于多个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以求更好解决传统给排水运行问题,将海绵城市理念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1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
在学术方面,海绵城市一般是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即在下雨时可以发挥聚集、净化及渗透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地表给水最大限度,而且还能够通过补充水资源,来对水循环产生调节,这是一种新型的城建系统。在相关的规定里,海绵城市就好比海绵一样,能够在下雨时,将吸水、净水、渗水、防水及储水功能发挥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影响,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应对。建造海绵城市可以充分的利用水资源,城市建设需要将指导方针设置成为海绵理念,将城市排水系统的相关功能改善,不仅可以将城市防洪防雨的作用发挥出来,还可以回收利用雨水,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海绵城市还能够实现水环境的综合管理及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且对雨水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且建设海绵城市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在建设城市的时候,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渗透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帮助城市更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
2海绵城市理念运用的重要意义
2.1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在当前我国很多城市运行中,内涝现象较为常见,尤其是遭遇降雨较为集中的时间,更是会出现严重内涝灾害。从城市内涝问题的形成机制中来看,排水系统无法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关键原因,如此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排水系统的优化构建,该方面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伴随着海绵城市中一些强力蓄水设施发挥作用,在城市遭遇强降雨时能够体现出更强的水资源处理能力,如此也就不容易发生内涝灾害,排水以及净水效果都比较理想。
2.2可优化城市环境,减少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又极其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城市在初期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水污染的情况,目前排水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不高,所以市政给排水工程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改进完善市政的排水工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排水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的水体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2.3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时刻遵循海绵效应的指导方针,不断优化和完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方案,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的整体防雨、防洪能力,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而且建设海绵城市还可以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时,需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给予重视,以期更好地发挥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作用,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市政道路海绵设计的措施
3.1道路设计
城市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在车行道的设计中基本会采用非透水性道路施工的手法,但是这样的工艺很有可能导致道路表面的渗水能力不足,在雨水季节甚至会造成积水,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而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控制这类问题。例如,在车行道的设计中相关人员可以挑选质量上佳、具备良好渗水能力的沥青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并铺设于道路的上面层部分,下面层的部分则需要挑选不具有渗水性的材料,防止影响地基的稳固性。在上下面层中间要设置导流层将雨水集中到盲沟,盲沟导入道路周边绿化带,从而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引流的设计方面,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根据地质特点与实际需要控制坡度的范围,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在0.3%-1%之间。人行道的主要作用在于方便人们的步行,也已经成为市政道路工程中重要的环节。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进一步改善人行道的设计,提升人们的出行质量,同时能够增强雨水等资源的利用率。在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增强市政道路的渗水能力能有效的减少和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问题。并且还能对道路的温度与湿度进行调控,进而有效提升我国城市建设质量,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3.2衔接城市绿地
在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地与市政道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城市绿地,能够很好地促进道路径流实现分流,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地还包括很多的渗透技术,如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对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的地方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增强对雨水存储和回收使用的功能,优化路面雨水的净化效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加强雨水截污净化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或避免雨季出现净流汇集现象。此外,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径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首先治理污染,有效控制污染范围,进而达到对污水净化处理的目的。
3.3海绵城市理念在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路缘石和路肩边沟属于市政给排水中的重要辅助设施,其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设计要求。路缘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导雨水流向绿化带和雨水口,减少路面积水;立缘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时可以在雨水口汇集雨水,将立缘石进行豁口、打孔处理或者间隔式摆放,保证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边沟设计,不但没有美感,还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而且不能净化雨水,现在一般运用植草沟的方式。
3.4蓄水改造设计
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还能够明显提升城市中各个区域的蓄水能力,而这些被存蓄的水资源同样也就成为利用对象,应该引起市政给排水设计人员的高度关注。针对海绵城市相关设施存蓄的水资源,应该借助于恰当的转运通道,促使其能够被应用到最为适宜的场所,尤其是在一些水质要求并不高的方面,更是可以借助于这些蓄水进行再利用。比如从生活用水中来看,冲厕用水以及清洁用水都可以利用这些蓄水资源,需要设置专用管网;对于道路清洁以及园林景观用水,同样也可以借助于恰当的管网布置,促使这些蓄水得到较好运用。在这些蓄水改造应用背景下,原有的市政给水压力能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体现出良好的水资源节约利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全面统筹影响城市给排水系统功能实现的要素,从地区降水分布特征合理设计市政道路给排水功能类型,避免出现排水功能效果过高而造成的降水系统循环功能减弱以及排水功能不善造成城市内涝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促使城市道路与给排水系统工程建设的利用期限得以延长,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源铭.“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20(1):248-249.
[2]丁锡峰.“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24):231-232.
[3]沈倩.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门窗,2019(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