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悦达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11
摘要: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必要建筑材料之一,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应用技术的合理性都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为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建筑行业需要继续加深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的施工技术
1.1钢筋钢筋混凝土结构PC技术
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PC技术,可减少共层建设开发周期的技术,而在进行工程施工中,可发挥钢筋混凝土结构PC技术的最大作用,便于施工企业将使用的模具提前做好设计及构建,从而保障钢筋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符合当前建筑工程的规定。
1.2钢筋混凝土结构NPC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NPC技术,是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之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一项重点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填充墙及剪力墙构建需进行具体的设计。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NPC技术具体使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保障当前现浇连接带和钢筋浆锚头,进行施工中所要求的设计要点及具体需求,才能保障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1.3钢筋混凝土结构PFC技术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种更加常见的技术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PFC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PFC技术是一种半预制装配式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的特征是建筑工程的剪力墙外墙模和叠合式楼板相结合,再进行相应的工程施工。
2.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2.1水灰比和水泥强度
水灰比依照字面意义去理解,主要是指水与石灰的调配比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水灰比会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与承压能力。一般情况下,水泥强度与水泥粘结力、钢筋混凝土强度及水泥石强度往往成正比。如果水灰比过小,钢筋混凝土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大,空隙越多,便会导致整体强度受到影响。反之如果水灰比过大,也同样会对施工过程与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2.2钢筋混凝土拌和
钢筋混凝土拌和是制作钢筋混凝土的关键环节,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程度、配比度都是重要的指标,钢筋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往往会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包括拌和的时间、拌和的温度、拌和的工具以及原材料的使用量等等。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了计量不准确等问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会很大程度降低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断能力,所以必须要做好材料比例与水灰平衡的控制,才能够保证拌和效果更加理想。
2.3钢筋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完成
连续性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主要原则,在实际开展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浇筑出现了中断,必然会使得施工的质量受到影响。为此应当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性,确保浇筑过程的完整性,提升浇筑的整体质量。如果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特殊情况,必须要间断,则要确保不超过水泥材料对应的最长间断时间,保证在法规允许的时间之内完成浇筑任务,保证浇筑的质量,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2.4养护条件
养护条件即是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前期的准备以及后期的养护,在实际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为了确保养护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效率,对于养护相关的各项要素必须要做好控制,要确保养护工作的实际作用得到最大化体现。在此过程中,我们更要明确的是在养护过程中,对于湿度与温度的控制,决定着养护的实际效果,所以必须要做好控制。一般在浇筑作业完成之后的9-13d左右开展养护工作。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温度等相关要素必须要做好掌控。
3.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配制技术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配制时,应对不同材料的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保障质量可满足工程建设所规定的标准。此外,钢筋混凝土构成的成分种类也应符合所制订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试验,来保障配制钢筋混凝土过程中所添加的外加剂及配合比是最适宜的,从而保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而在钢筋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也要做到严格的把控,防止出现离析的情况。
3.2钢筋模板技术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钢筋混凝土构件还受到钢筋模板的影响。所以在对钢筋模板进行具体施工时,工作人员需对模板的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保障钢筋模板的强度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另外,还要保持在施工时,钢筋模板的表层处于清洁干净的状态。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区域不同,温度也会有所差异;而且建筑的结构不同,对于钢筋模板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在对钢筋混凝土的模板进行具体的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及了解,除土壤地质外,还要对当地的水文、气象方面有全面的了解。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严格落实模板的支护工作,保障模板在施工操作时可有效地进行使用。而在进行钢筋模板搭接时,对搭接的位置应进行确定,选择恰当的位置,从而保障钢筋模板搭接的质量。
3.3钢筋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钢筋混凝土浇筑前,应浇水湿润模板,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墙、柱模板的清扫口。钢筋工程,水电的预留预埋,支模架等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在原钢筋混凝土面上浇筑新钢筋混凝土时,相应面应凿毛,并清理干净,表面湿润但不能有积水。同时施工现场要合理地布置泵车的位置,施工用水接至楼层,临时配电箱接至现场,这些准备工作都要提前做好,对可能出现的停水停电问题要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措施。
3.4钢筋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钢筋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是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也是最能够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地方。
3.4.1施工工地与钢筋混凝土的搅拌往往不在同一地方,钢筋混凝土要用搅拌车运送过来。浇筑前要检测钢筋混凝土的坍落度等情况,确保钢筋混凝土始终处在搅拌状态。钢筋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果超过2m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4.2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钢筋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钢筋混凝土初凝后要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工作,防止出现裂缝。
3.4.3浇筑钢筋混凝土要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3.4.4浇筑钢筋混凝土要持续进行,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应在前层钢筋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间歇时间超过2h就要按施工缝处理。
3.5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期的养护工作
工作人员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应对其加强保温及保湿工作,并按所规定的养护时间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要时刻保持湿润状态,防止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干缩及裂缝。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钢筋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级要求及高强度钢筋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把关,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聪,祁彬,乔亚昆.钢筋砼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剖析及预防措施探究.2018(1):155.
[2]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