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周嘉骏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周嘉骏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装配式住宅目前在城市中较为常见,这种施工方法只需提前在工厂中预制配件再运输到现场安装,即可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量,实现“同步”施工。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装配式住宅目前在城市中较为常见,这种施工方法只需提前在工厂中预制配件再运输到现场安装,即可减少施工现场用工量,实现“同步”施工。本文将结合装配式钢结构特点,讨论BIM建模、配件分段吊装、外围墙施工、钢梁柱安装、消能减震等关键施工技术,致力于在节约工期的基础上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装配式高层钢结构属于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在目前建筑项目施工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建筑的现代化施工方式,主要通过对房屋结构进行设计后,对各个构件采取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完成项目施工,对于提高建筑性能及产品质量、促进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实现建设低碳环保及节能型建筑具有极大的应用优势及前景。目前,该类建筑可根据其所使用构建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集装箱式结构。以上3种形式各有其有优势,装配式钢结构结构由于其结构强度高、承载力大及施工方便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与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装配式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与施工为例,进行说明与分析。
        1高层建筑钢结构装配式施工特征
        钢结构装配式施工特征包括三点:首先存在集成化结构,构件比较灵活。和以往模式下的砖混以及框架建筑进行对比,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基于空间布局表现出灵活性,并且模数化的尺寸可以促使用户在布设工作期间凸显自由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结构整体可靠性;其次工程时间短,装配式钢结构严格化的要求工厂内预制零件和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强调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的一致性,促使施工整体成效的提升;再次是存在较高的综合性能,装配式建筑中包括较多的轻质化钢材料,尤其是型钢柱和薄壁钢管等,保障建筑生产的批量性。最后是经济费用节省层面。和以往的建筑构件截面进行比较,钢结构截面小一些,可以节约部分施工材料,节省一定的经济成本。加之在生产角度上围绕工厂流水线进行,节约现场施工费用,最终为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获取提供更多的可能。在实际作业中不会过多的影响到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和绿色建筑理念相适应,因此不管是环境层面还是经济层面,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都比较凸显。
        2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
        2.1BIM建模
        BIM技术往往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其可以按照项目需求建立标准化模型,工厂按照模型生产预制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施工与安装,组装成建筑整体。BIM系统可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使用“构件参数库”与“节点数据库”来判断三维模型参数,使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预制件节点的进一步优化,深入的设计结构。如今,高层建筑层数不断上涨,施工难度也在增加,BIM技术能够对图纸进行直观化、可视化的建模,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钢结构装配施工难度,实现一体化设计。BIM系统配合使用AUTOCAD及TEKLA软件,可以真实模拟出现场施工情况,CAD可直接转化工程材料图,TEKLA可以对建筑材料、加工工艺进行排版,为现场操作提供很多便利,管理人员也能根据模拟情况规避一些错误,提高钢构件安装的效率。例如:减少现场对接时间,加快安装修改速度,缩短施工梁与施工柱的加工过程,采取“一钩多吊”的方法来节约现场施工时间,控制现场工作量,从而为企业创收更多效益。


        2.2吊装方案的概述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高层装配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吊装的高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工程施工作业的难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而言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施工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对吊装施工作业方案进行不断优化是极为必要的。具体来讲在塔吊选择时,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考虑的内容主要有,一方面是确保所选择的塔吊其覆盖范围是整个现场堆场,此外在对起重性能进行考量时,施工单位需保证塔吊的秦钟能满足各个构件吊装的基本重要需求,换言之就是在进行构件吊装时,塔吊操控人员可采用统一塔吊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塔吊的起重性能还要满足构件装卸、吊装的基本要求,吊装范围与高度满足施工作业的吊装半径要求。
        2.3构件分段技术与定位
        构件分段技术作为装配式施工一项基础技术,在应用期间要关注现场塔吊具备的起重能力设置,将起重极限设置在标准范围内。构件运输期间要结合具体的运输条件加以设置,如果构件分段长度比较大,大于12m,且宽度大于2.8m,高度大于4.5m,要引进分段处理技术,由此做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准备。对于场内制作分段过程,相关人员要参考建筑图纸的设计标准以及塔吊不同范围的起重能力,设置分段加工方案,围绕钢结构施工具体情况科学进行厂内制作。另外在构件定位上,相关人员应该在吊装操作之前清理预制构件拼缝部位,调整硬质垫片满足设计标高,科学放置橡胶条,按照墙体和立柱平面分布图和吊装流程图,设置墙体和柱的具体位置。接下来安装定位支持,每一个构件需要大于等于两组斜支撑加以固定,定位支撑设置在墙体的相同侧面上,柱子两个侧面保持垂直,支持点和板底的距离应大于等于构件整体高度的2/3,以微调的形式准确定位构件,促使其和对应标准要求一致。
        2.4梁、柱结构的节点施工
        装配式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能够将预制的构件进行组装,为了保证建筑框架的稳固性,需要将H形柱与在建筑中起到主要承重作用的梁结构进行连接与加固,不同的结构所选用的连接方式也不一样,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建筑中梁和柱的连接就不会采用传统焊接的方法,避免钢材发生变形而影响建筑效果,一般会采用螺栓的形式进行连接,以保证二者能够紧密连接且不变形。梁与柱之间的连接方式既可采用螺栓的方式,又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都能够使各节点之间无缝连接。不同结构一般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技术,都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规定进行操作,如钢管柱和H梁同样可以采用普通高强度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现有的连接方式能够基本满足装配式钢结构中各部分的连接需求,一旦操作失误或连接条件不足,就会给施工项目带来阻碍,影响工程质量。要提高施工中的连接技术,就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创新连接技术,将最新的技术融入其中,从而找出更好的连接方法。
        2.5外围集成技术应用
        高层建筑相对于底层建筑来说,更容易因自身高度的原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尽管使用的是钢结构装配式的施工技术,仍然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作用,保障建筑的实际效果,还可以通过对建筑中外围集成技术的分析和巩固,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中强调能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提高建筑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装配式结构施工对实现绿色施工、降低能源消耗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为例,对该种施工方式的价值及常规施工形式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该类建筑施工质量保证的主要技术,可为后期该类建筑施工提供参考及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6):57.
        [2]刘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03):47-49.
        [3]吴超.工业化建筑技术标准下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504(19):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