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周景俊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周景俊
[导读] 摘要:林业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育苗栽培管理的好坏,更是直接为林业建设提供得力的后台保障措施。
        身份证号:45262419711119xxxx
        摘要:林业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育苗栽培管理的好坏,更是直接为林业建设提供得力的后台保障措施。为了保障林木种植与培育的质量,应当创新并优化林业栽培技术,重视病虫害有效防治,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倘若不重视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便会使树木出现干枯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林业建设及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主要探讨了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治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与社会条件在飞速地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目前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与环境的有效手段是植树造林,该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社会环境,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人类自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当前在林业栽培的发展过程中,其种植技术与方法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推进林业种植的稳定发展。
        1林业栽培技术
        1.1合理利用地理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得林业生产的方式有所不同,所以应按照各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栽培技术。其中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势以及水资源等各个因素。在种植树木和培育时需要深入分析上述各个因素,调查区域内部的实际环境因素,明确区域内部的适宜品种,选择适宜的林木品种进行种植与培育,这样才可以保证林木具备较高成活率[1]。林木健康生长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对于阳光、水资源与土壤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林木种植和培育的过程当中,应当综合考虑并统筹规划,将各种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各种技术相结合运用,保证林木栽培技术方式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性。
        1.2合理利用土质资源
        林木的成活率是由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等各种因素所决定,此外,栽培技术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林木成活率以及林木的健康生长。在园林林木的种植与培育过程中,相比于防护林,两者对于土层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栽培过程中应当严格管理栽培技术,充分地考虑到各个环境因素与地理环境的不同。树木不同所需要的土壤厚度也有所不用,土壤内酸碱度同样有所不同,因此组成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林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区域内部土壤中所适宜的种植品种,合理开挖树穴尺寸,其直接影响林木的成活率,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土质资源种植适宜的品种[2]。
        1.3合理控制土量与水量
        春季种植林木有较高的成活率。土壤在经过冬季的消耗之后会变得较为干燥,林木在扎根时需要很多的水分,因此林木种植过程中应适当地进行浇水,保证能够充分地满足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供给,需要注意的是浇水不可过量,会让林木根部出现腐烂问题。在林木种植时应当注意种植的土量,不可完全把树苗放置在土壤当中,不可埋土太浅。应当按照各种不同的林木品种,合理选择种植土量。当进行填土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土壤和水分因素,促进林木整体成活率的不断提升[3]。
        1.4合理进行施肥
        科学地进行林地养分管理,能够使林木迅速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种植人员在进行施肥管理时,要结合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对土壤肥料流失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养分的补充,维持林地养分的平衡,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维持林木的正常生长,还能够确保该土地土壤的肥力,确保该种植地块施肥的有效性,减少资源的浪费。
        2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2.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并且受影响面积大。尤其是对于人工林而言,病虫害的面积与人工林面积几乎是成正比。加之气候方面因素影响,如干旱,冬季偏暖等都会为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提供条件。

2)防治较为困难某些病虫害在防治后就不会再发生,但对于部分病虫害而言,无法一次性有效治理,病虫害会反复出现,从而为治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4]。比如某些病虫害在某些区域会年年爆发。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于病虫害的监测也是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监测技术及设备落后都会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最佳时期是灾害发生初期,如果此时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对整体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2.2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随着林业生产规模与数量的不断增加,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一旦林业发生病虫害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会大规模暴发病虫害,严重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苗木种植和培育的全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与控制,严格管理技术要求,保证能够在林木种植过程中及时发现隐性的病虫害,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与此同时,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实际情况,选择机械方式进行高效的防治工作,机械法防治主要是利用空气温度、放射能以及红外线,或者是激光等各种方式防治病虫害,这些措施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同样还能够减少发生病虫害的概率[5]。生物防治措施同样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合理运用生物防治措施能够更高效地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还能促进生态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依据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的相生相克规律,选择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还能够不对林木造成损害,例如松毛虫、天牛以及捕食类的昆虫等都能够利用天敌进行有效的防治。
        2.3重视以及落实检疫和检测的预报
        在林业生产中应不断地增强林业林木的检疫以及预防检测等相关工作,还须增强各种类型的苗木与树种的管理,保证苗木具备完整性和优良的品质。此外,必须安排专业水平较高、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员开展相关的检测工作,这样才可以及时地找出苗木存在的异常情况,明确林木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反馈,进而进行调整和治理。重视以及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与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时代的发展,定期更新技术和知识,增强林业发展的整体管理水平。
        2.4科学合理地防治病虫害
        在林业生产中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时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按照病虫害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在林业生产中重视以及落实病虫害的检测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林木实际情况,进行林木动态与区域实际变化的检验。加强林业生产中病虫害有效防治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具体情况,充分结合先进的防治手段与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管理[6]。同时,林业病虫害在治理过程当中,应当尽可能地少用或者是不用化学农药,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属于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应当合理地选择林业栽培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实现生物手段与科学手段的充分结合,增强林业生产的管理与控制,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作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7-78.
        [2]吕晓文,冯铭铭,岳明,薛春梅,苟馨艺,罗志文.申家店林区林业害虫调查及其生物防治[J].生物灾害科学,2019,42(04):279-282.
        [3]安中立,陈传帅,张薄.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9(36):67-68.
        [4]王亚妮.守护绿色家园,建设美丽宁夏——纪念建国70年宁夏森林病虫害防治行业发展感怀[J].宁夏林业,2019(06):79-80.
        [5]裴源政,贾德成.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19,13(32):48-49.
        [6]吴大全.探究崂山林场病虫害发生原因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J].农家参谋,2019(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