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43419930813XXXX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对整个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查找根源,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竣工结算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对发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建筑行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途径[1]。就目前来讲,建筑施工单位着重比拼施工质量、成本核算、工程造价、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说明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研究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造价管理问题,显得意义非凡。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现存问题
1、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造价标准
目前,建筑工程的计价方式已发生显著的变化,过去的定额管理方式已很少使用,如今建筑工程普遍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但是,因为新的定额模式还未成形,而新材料新工艺又不可缺少,这使得新旧定额换算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的编制与相应的市场价格信息不相符,致使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无法发挥其作用。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分看重定额管理模式,使得在设计建筑工程造价方案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依据,进而导致工程造价编制出现失控。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不满足需求
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普遍以定额管理模式为基础,定额单价主要包括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工等价格。虽然定额单价的变化会有相关部门针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进行调整或采用补差的方式以确保价格平衡,但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平台不够完善,因此难以及时有效的将信息提供给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的数据信息化水平偏低,相关决策程序复杂,致使建筑工程在实践中无法及时准确的采集已竣工工程的相关资料,所以无法对已竣工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评估。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部门工作难以衔接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会由多个部门及单位负责,不仅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实践操作,更需要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配合工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一般都以分阶段的管理方式为主,这便要求各个部门及单位必须协调配合。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各主管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难以实现无缝衔接。例如,设计单位在方案设计时易忽略建筑工程造价成本,致使设计方案评估有误,工程项目投资过低,工程难以正常运作。监理单位不重视对投资决策的分析,过分关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阶段,由于没有正确评估标价和标底,致使投资失控,影响工程进度。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得到重视,各个单位的配合必须默契,这对整个工程项目是否能顺利施工至关重要。
二、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一)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是:追求工程造价的透明度、降低招投标过程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招投标过程更加的公正、公平和合理以及将重要的技术力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对招投标单位进行调查,尽量把专业素质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司招进来。上述问题都是工程造价的核心问题,都需要逐个解决。公平合理的招投标有利于对后续的工作开展更好的开展,可以合理的控制成本。
1.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策略
首先,在进行招标工作前需要对竞标的工程进行认真的判定和审核,对适合工程需要的公司进行精确定位;在发布招投标公告时,明确整个过程的流程;在发布招标之后,对于投标的公司进行严格的审查,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公司的选择。在对招标公司進行相关的资质和能力审查时,可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看其是否符合工程需要。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于符合工程需要的投标公司进行综合状况比较,在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应让造价人员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对有关影响造价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筛选出有能力的企业,再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定选择,最终把最合适的企业确定为招投标参与的企业。最后,在保证工程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比较合理的企业中标。此时要注意防止某些企业为了获得招标名额,故意压低价格,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恶性竞争。因此在招标中需要全面的了解相关内容,对工程的成本进行良性控制,以保证后期的工作更合理的进行和开展。
2.签订合同的成本控制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成本的预算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招标文件的履行和对于之前招标文件中明确表述出来的价格进行敲定。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价款结算方式、发生违约行为的赔偿方式以及相关的争议处理事项,还有就是招标文件上不是太清楚的条款,要尽量在签订合同时通过谈判确定,争取以合理的低价处理方式,签订明确的合同条例。除此之外,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规避风险或将风险做适当的转移和分散。在签订合同后,对于可能出现的赔偿进行预判和分析,提前进行相关的策略制定,有效的防止相关事件的出现,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降低工程过程中风险损失和事故纠纷的事件出现的概率,节约工程造价的成本。要尽可能的对工程在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目的是有效的控制成本。
(二)施工管理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1.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首先,施工阶段是实现图纸设计目标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于造价人员来说,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这一监控过程主要是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更预算和成本的部分进行监督和控制,要多方面进行探讨和思索,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注重考虑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材料来节省预算,减少浪费,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生产效率。同时需要对可能产生的合同纠纷以及设计问题进行检查,对工程索赔进行控制和预防。
2.工程完工结算的工程造价
工程的整个过程完成以后,造价人员的职责还没有完成,需要对工程完工后的进行相关的结算。通常出现的问题是施工结果超过预算设计的情况,因此工程完工后,需要对完工后的工程结算进行控制,多方面审查,处理重复的项目,并且对施工中的材料进行审核,避免误报谎报,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处理结算纠纷。
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形势下,势必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困难,有效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采用合理管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浪费,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现立,冯占红.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