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张丽佳
[导读] 在新课改理念下,动手操作逐渐地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其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动手操作逐渐地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其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小学生从小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后期数学可持续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主要分析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动手操作,希望促使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转变,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价值
        引言: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且动作操作与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等心里特点相符合,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训练,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帮助小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学习数学的方法体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实际材料、趣味性活动,给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小学生的感受器官高速运转,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去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一、动手操作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分析
        (一)造成课堂秩序混乱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借助教学道具辅助小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小学生对道具颜色、造型等比较敏感,且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我控制力比较弱,容易被颜色鲜艳、造型奇特的教具所吸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另外,教师在选择操作材料时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认知特点来选择,并且重视动手操作的目的性、效果性,一定程度忽略了小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导致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动手操作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差距[1]。
        (二)制约了小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培养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防止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操作材料上,或者因材料的新鲜而随意操作,往往在使用实物操作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导致学生不敢擅自动手操作,久而久之,学生潜意识中形成教师没有指令就不能动手操作的想法,从而使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弱化。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会提前安排好操作步骤,学生只需要依照教师的安排去完成,或者为小学生自主操作预留的时间比较短,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动手操作学习环境下,会对数学课堂操作材料失去兴趣和热情,小学低年级数学动手操作将失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动手操作
        (一)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手段,与小学生好动、好奇等心理发展特征相适合,能够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器官,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地探究。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操作材料具有一定局限性,阻碍了数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现状,要求教师在准备数学操作材料环节,一方面为了防止小学生被操作材料颜色、造型所吸引,尽可能选择一些颜色和造型比较常规的操作材料,以减少操作材料对教学活动的干扰[2];另一方面教师应依据小学生自身的年龄情况、生理特性等来选择操作材料,并且要求所选择的操作材料与本节课数学教学内容、目标相适合,以达到提升数学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认识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积木来完成动手操作任务,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准备好所需要的积木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积木带到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按照颜色或者图形对积木进行分类,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基本的图形,凸显出动手操作教学手段的优势,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活动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动手操作方式,不仅能够可以让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挖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优势,而且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针对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主动动手操作空间有限,无法唤起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兴趣的现状,教师需不断更新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理念,认识到动手操作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性探究[3]。
        比如,小学生在认识长方体、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训练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六个长方体可以拼出一个什么图形”这类的问题,为小学生创造自主动手操作的空间,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爱好等来自由拼图,自然每个小学生会拼出不同的图形,这种具有开放性的数学动手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动手操作活动中感受到其意义和乐趣,让小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成就感,将动手操作的兴趣延续到后期的数学学习中,为小学生后期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三)发挥动手操作的实际应用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创造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思考,以达到培养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效果。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小学生潜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操作材料设计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让小学生认识到动手操作活动的实用性,帮助其不断完善数学知识体系[4]。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摸一摸这些教具材料。同时,为了发挥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搭建生活中熟悉的实物,将数学教学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愿意主动地借助数学操作材料来探索生活中的奥秘,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三、结束语
        动手操作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由于动手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不能有效发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谨慎地选择操作材料、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让下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动手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锻炼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凤娟.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 2015,(009):18.
        [2]周立栋.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07,(001):99.
        [3]陈高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3,(019):138.
        [4]陈虹.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版),2019,(00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