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打交道的就是数字与图形,课堂教学中,将数与形紧密结合,相互补充,能够让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易理解。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形结合 学具 兴趣 概念 思想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材杆的基站上和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发挥好教具和学具的演示以及操作的有人功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在教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可以让数学课堂更有效。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用学具,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上课时如果教材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呆板单调,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难保持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所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宜采用形象的实物帮他们建立直观印象,通过感知刺激大脑皮层,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选取方便实用的实物辅助教学。
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让学生动手在放有3个红球和2个黄球的布袋里摸一摸,学生从中发现:有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黑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在教学“认识千克和克”时,组织学生分组用手掂一掂1克、10克、100克、400克的质量到底有多重,再用天平称一称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如橡皮、文具盒、盐的质量,让学生有切实的感受。这些教学活动,借助学具给了学生更多的直观体验,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巧用学具,理解数学概念。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一-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苹果的图片分给两人,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现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教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活出“平均分”这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从而理解“平均分”这一数学概念。
三、巧用学具,理解算理。
教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
完成。
例如:教学一位教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42÷3,学生难以理里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數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 4捆 (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将剩下的1捆拆开和2根人并成12根,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学生体会剩下一捆会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四、巧用学具,推导计算公式。
数学法则、公式、性质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我们在进行教学时不能仅仅注意法则、公式等本身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注意法则公式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思维方式发现规律,从而推导计算公式。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时,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让学生利用学具,把圆柱体平均分成若干等分两两穿插,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思考:近似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体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圆柱体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在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时,让学生分组把圆片在有刻度的直尺上滚一滚,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找到该圆片的周长,或用线在圆片上绕一周,这一周线的长度就是圆片的周长,通过计算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3倍多一些,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因此,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巧妙地利用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质的飞跃。
五、巧用学具,发现特性。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如果只凭老师的讲授,学生是无法领会“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这样的特点,但如果让学生把做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拉一拉,这一特性的理解就可以水到渠成。
六、巧用学具,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加强數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的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学具,可有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这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數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化曲为直、等积变换的思想。
总之,在教学中,巧用学具,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帮助他们在探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让数学课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