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当前的教学中及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性思维以及区域认知能力,而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提升教学质量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策略
引言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之间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秉持着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其主要包含了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等。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大,所以,就需要协调好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的意义
人地协调观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持续性,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持续性的;特点之二就是其综合性,人地协调观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在学习时也要考虑其综合性;特点之三就是隐藏性,因为人地协调观是一种观念,属于意识形态,需要借助一些行为才能进行反应。在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1]。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只重视教导课本知识或解题技巧,忽略培养地理核心因素中的人地协调观,经调差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忽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而只讲述课本中的知识点。如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的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等概念知识点的讲解上,忽略了人与环境以及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大程度上只会着重掌握课本中的这些关键知识点,忽视自己、自己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教师应将人地协调观完全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如果只是片面的教授课本知识,很难达成我们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不完善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也认识到了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但用错了教学方法,导致并没有达到教学的目的。最普遍的就是教师会用“灌输法”的方式进行培养,在课堂上会重复叙述经验性的知识,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会结合实际案例或者数据进行讲解。如在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的讲解中,教师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会向学生反复强调要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些污染对我们环境的产生多恶劣的影响,如果教师能采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某城市一天制造的垃圾总量等,通过真实的数据才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过快的城市化进程给环境带来哪些的重要影响,既而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保护环境,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这些观点而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2]。
(三)不注重课本内容的延伸
在人文地理的知识中也包含了很多的人地协调观的知识,例如在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点中,泰国湄公河平原种植水稻、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牧羊业发达这些都讲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学生对于这些内容都比较容易理解,而大部分教师都只按照课本知识讲解,并不会根据这些知识向学生进行延伸。此外,在教材中有部分章节内容里的人地协调观比较不易被察觉,部分教师就会选择性忽略这些知识点。
三、在地基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的缩略
(一)借助问题进行教学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向对应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树立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如在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设计问题,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还比如可以提问“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概念具体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并且通过学生思考问题时还可以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二)运用教学案例进行教学
为了有效的养成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除了采用设计提问的方式外,还可以给学生呈现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对人地的矛盾进行思考分析,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意识[3]。
如在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课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导学生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其区位特征。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运用案例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某个城市的信息用案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计算这个城市中的人口面积,并用图像将计算的结果呈现出来,再次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以“江西省上饶市的城市功能分区”为例,出示该城市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该城市的外部特征以及其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含义。因为人地之间的矛盾这一概念是很抽象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而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对其能有一个直观的、具体的了解,从而达到有效的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目的。
(三)运用地理实践方式
地基实践的教学方式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教学方法,还要凸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如在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通环境对地理环境能造成哪些影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在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人地协调观和课本内容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从而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达到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沧田.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90-191.
[2]毕贵荣,李洪琴.中学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45-46.
[3]张玉琴,杨霞.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