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整体质量,同时还可以在日常教学间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主要任务。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之一,其与核心素养理念存在极高的一致性。在当下历史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将历史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改革进行融合是历史教师必须要进行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首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含义进行阐述,之后分析了历史课程教学当中落实好核心素养意义及历史教学现状,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总结,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
如今,教育改革让全球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把目光聚焦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智慧,从中汲取灵感。随着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基础教育已逐步从三维目标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型。历史作为一面照亮未来的镜子,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简单记忆历史事件及人物,更是为了奠定其未来人生的思维和格局。当前,虽然在历史课程教学期间,生本教育的方式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充分掌握学习方法,跟随教师的引导,只能机械地记忆和背诵,短期内确实是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但却无法提高自身对历史的分析能力,没有形成积极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为其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含义
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合终身或者社会发展的品质。在国内基础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是其改革的具体指导体现,需要借助各个学科来落实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专业阐述了学科教育具体功能价值,同时也融合和提炼了历史学科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功能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提炼和融合。在历史课程当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自身日常学习期间形成的具备历史学科特征的品格以及能力,可表现为五个方面,即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以及史料实证[1]。
二、历史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是升学压力以及以往陈旧教学方式等等因素,在进行课堂教学期间仍然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历史知识学习的现实意义,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收到了非常大的限制,无法提升其综合素养。但是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情境下,在进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要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维品质。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期间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能够有效推进初中时期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力度。在2017国,我国所制定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界定了历史课程教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为后续的初中时期历史课程改革指明了日后发展道路,将原先初中历史课堂知识本位教育转变成为了素养本位教育,进一步推进了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发展步骤。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核心素养理念中,全面发展是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在日常教学期间对学生采取核心素养教育可以打破以往历史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在历史学科当中的认知程度,还能够逐渐让学生形成历史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所具备的育人价值。
可见,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对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进行落实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核心素养内涵下历史教学现状
(一) 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理解
由于部分教师依旧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导致核心素养概念提出后很难真正对核心素养和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区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主要指导者,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传递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期间必须要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了解和明确[2]。
(二) 教师存在弱化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大多数的初中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过于重视价值观教学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忽视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情况,在课程教学期间虽然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升华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失去历史基础知识作为依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曾经有一位历史教师讲授《五四爱国运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长,他将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剩余的一点时间直接升华主题,即“五四精神”的感悟和理解,以后留给学生巩固知识的时间却极少,使得学生在进行“五四精神”,知识理解方面没有扎实的史实基础加以支撑。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历史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使其加深对学科素养的理解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系统化专业培训,以不断加深其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通过系统性的指导和培训,更加充分透彻地理解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以及史料实证,有效结合历史学科素养和具体史实教学。
(二)提高历史教师的素养,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
教师专业素养包含四个方面:一是科学文化素养;二是思想道德素养;三是身心素养;四是专业素养,这些是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具备的素养。教师想要对专业素养进行提高必须要在日常时间内积累自身的专业知识,坚实自身的知识基础,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相关书籍来充实、涵养自身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基础。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对自身史学研究能力进行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可以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有效体现,也可以在课堂及学生身上直接作用。
(三)进行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在核心素养的发展中,教师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同时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与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学习目的,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效率进行提升。历史教学中,应该偏重人文性,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都能够借助历史当中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历史课堂上,学生应该及时将只单纯“听讲”的习惯抛弃,适应教师所采取的新型教学理念。
结语
总之,在当下教育领域中,核心素养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概念,无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或者是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程度都是一致的。历史教学往往具备着对学生世界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的教学责任,
对于一线历史教师而言,也肩负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教育使命。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储备性人才的社会性活动之一,当前国内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愈发迅速,因此,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世界顶尖人才的培养是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必须要思考的一大问题。乘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春风,在提升自身素养前提下,积极落实好课程改革目标是我国历史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重要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J].考试周刊,2017,3(42):154.?
[2]岳冬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8,6(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