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疫情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阮琦
[导读]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摘 要】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大多学校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视。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在疫情期间,如何运用信息教育技术与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深度融合,及其对提升音乐课教学效果、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欣赏课教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改变了学生以往上学的方式,教育部发动实行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事正能量视频学习、戏曲知识、乐理知识、舞蹈小课堂等不同的形式给孩子们全方位的学习和引导。但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此次网络授课内容和形式都是一种挑战。小学音乐欣赏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化、具体化,把抽象、复杂的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简单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普遍手段。目前,老师们采用了众多诸如希沃白板、微课、翻转、大数据、弹幕、班级优化大师等工具加入教学,营造出良好课堂氛围。疫情期间,广西“空中课堂”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声音和图像同步的音乐展示空间。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我认为这也是音乐欣赏走向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趋势。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应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我尝试了利用“唱”“奏”“演”“跳”“画”等形式,以此来促进音乐欣赏课教学。小学音乐课欣赏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欣赏课重难点
    在欣赏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信息技术与欣赏教学的融合是最有效的方法,借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单纯的音乐欣赏变为图、文、声、情、景并茂内容有机结合。具体操作方法有:1.音乐剪辑;2.视频下载,剪辑;3.美图、修剪;4.下载视频软件;5.网络资源应用。
    (二)善用音频教学,提高欣赏课示范水平
    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音乐欣赏教学创设音乐情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要将音频分成多个主题,分段欣赏,减低欣赏难度,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操作步骤:1.下载歌曲软件例如:酷狗或酷我音乐软件;2.音频、格式转换例如:音乐软件、格式工厂;3.插入音频。
     (三)借助视频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及审美能力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营造出色彩缤紛、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具体操作步骤为:1.利用硕鼠、EV下载视频;2.利用格式工厂处理视频。
        (四)妙用图片教学,让学生直观清晰的了解音乐知识
        欣赏课中备课时从网络上借助的资源不可能刚好是课堂所需要的,所以用编辑、剪辑软件处理成所需的图片,直奔知识点,让学生观看到精彩的画面,达到了老师所需要的效果。例如:1.查找图片,在网页搜索视频截图;2.光影魔术手美化图片;3.美图秀秀修剪图片。
        (五)利用网络资源,延伸课堂教学时空,提高授课效率
        音乐欣赏教学也有适量的板书设计和习题。

如果能在备课时,把这些内容融进课件里,就可以减少课堂上书写板书的时间。“空中课堂”南宁市五象湖初级中学的刘芷岍老师在传授《彩月追月》一课时,结合信息技术,采用分段聆听并结合板书标记特点,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每段音乐的区别。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辩赢得了时间。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小学音乐欣赏课深度融合的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音乐作为最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融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中,余丽娜老师执教的《壮族手位韵律操》。整节课的设计导入就从民族风情视频着手,老师用壮语演唱童谣,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接着结合壮族图腾文化,设计充满民族特色的手位练习,利用壮族典型舞蹈手位“凤凰手”、“蛙手”创编适合居家练习的民族“韵律操”,学生在家能方便学习实践,学会律动的同时能活动肩颈,缓解疲劳,增加舞蹈运动的乐趣,也让学生学到一定的音乐技能。这种教学手段新颖、形象、直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这样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利用软件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举国上下,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面对疫情,900名天使童声合唱团小朋友在家组成线上虚拟童声合唱团,用美妙的歌声向最美逆行者们致敬。广西“空中课堂黄丽艳老师执教的云合唱《我相信》,虽然歌词简单,但音准、节奏、咬字和情感表达都有一定的难度,但她根据教学内容,利用Authorware软件编制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创造情景让学生充分享受歌曲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让学生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云合作、云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需要想象,音乐创造想象。?疫情期间,林兴达老师执教的《春晓》一课,在律动教学的环节中,他结合歌曲意境和歌词内容进行律动的编配,用塑料袋模仿下雨的声音带领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身体的协调性和音乐表现力。加上丰富的视频资源,娴熟的多媒体软件操作和音视频录制、剪辑、动画效果、转场、卡点等技能,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还增强了音响效果、画面、配色、布局、搭配等的美感,让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如同身临其境。
        (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小学生每天从各种媒体接触到的音乐信息要比音乐课堂里多得多。例如抖音、快手等软件,这些有助于少年学生有更多教材培养音乐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传授音乐知识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去收集相关知识并进行整合。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把信息技术运用在音乐教学的启到的良好效果。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教学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起到最大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毎一位音乐教师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陈媛.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
板[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11):23.
[3]《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侯器摘自《中小学电教}1999年第3期.
[4]黄小芬.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14)
[5]毛雪鹏.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欣赏教学 [J].福建教育
学院学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