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转型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潘前秋
[导读] 小学美术教育是为奠定终生发展的扎实基础,是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是为奠定终生发展的扎实基础,是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陶冶性情,进而正确的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美术教育中不断的改革教学,完善教学。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改善和解决作些思考。
[关鍵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转型;
绪论
        美术教育如果能够巧妙地应用,不仅能让学生有美的感受,获得审美愉悦,而且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造力和思维方式。但是,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尤为明显。教育大纲有着明确规定:“中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执行起来,却是草草了事,美术教育得不到相对应的重视,问题凸显,在落实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学单一。
        1、教学设计单一。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基本美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现在的情形是,农村小学的美术课没有好坏,没有统一的考试作衡量,加之由于教材,教师积极性等问题,老师往往只是在黑板上画一个动物或其他的简笔画,布置一下课堂作业,遇到问题一讲一解,学生在下面临摹,学生画完了,根据班上整体水平打个分数就可以了。临摹式教学以“像不像”作为评判作品的标准,完全只是一种单纯机械式的模仿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死板僵化,不利于孩子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并没有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严重禁锢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美术评价标准单一。
        以往的美术评价往往只是学生完成作品后由老师一人进行评价,而且评价方法单一。往往是从涂色是否均匀,画面是否干净,以及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要求来进行简单评价。过于注重只强调美术技能技法,而忽略学生的自我情感和认知,缺乏全面与客观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长期以来会让学生形成厌学情绪,阻碍了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育硬件不足。
        农村小学由于财力物力等综合原因,硬件设施的配备大大不如城市里面的小学,这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具体表现在教学实践上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学器材设备,教学操作难度大。和城市孩子相比,经济落后的悬殊形成了美术教育巨大的差异。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了,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很珍惜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尤其是在校的小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美术课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很丰富,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学生去准备,对于小学生来说负担很重,花费也大,有时就算有钱也买不到适合的工具,还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更是非常无奈。还有部分是父母的不支持,因此,学生常常是“赤手空拳”混一堂课,非常影响教学课程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问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起着关键作用。农村小学美术师资的配置对于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质量有着重大作用。然而,现实中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却不得不让人心忧,其配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许多农村小学尚未配备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是否真正开设都成问题,在农村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美术教师多半都是要承担语数的繁重教学任务,并以语数为中心,很少有专职美术教师专职教美术。这样一来,美术课往往成为了语文数学这些科目的“奢侈”品。加上在我国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美术作为“副科”,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美术教育地位降低,教学受到极大影响。教学质量就更无从谈起。
        综上分析,目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较多,众多矛盾突出,对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探讨以及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刻不容缓。然而,改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诸多问题分析,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的是转型。
        一、从单一教学转变为灵活的创作型教学?
        《新课标》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激发创作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美术教学有利于培养独特的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操作的实践性等等,有着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能力上担任了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角色。

更新观念,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方式,不限制孩子的才能,让他们快乐有趣的作画中,自己独立思考,表现自己心中的世界。学生在作画时,还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放松心态自由自在的作画。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关注差异、突出个性,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鼓励有个性的美术作业,而不是比葫芦画瓢式的“千人一面”的作业。
        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教学评价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不断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参与意识、操作技能、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鼓励他们志在参与的精神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到了探求知识、融入集体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二、从硬件的匮乏转向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农村,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考虑到农村的限制性,可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从硬件的匮乏转向本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1、低年级的教学上以线描为主,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再造想象力。高年级的教学可以根据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可以用植物的皮、叶、根、果实,土、木、石等材料来制作综合绘画。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在教学色彩知识时,可以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进行一些简单色彩游戏。
        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我们可以开发出许多具有地方特色教材,缓冲硬件设施不足的弊病,以提高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
        三、从师资的限制条件转向逐步改善。
        解决当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逐步在农村小学配备专业美术老师。对于配备有专业美术教师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并且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要培养优秀的美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有丰富的美术学学科知识,并且有组织开展学生课外美术活动的能力。
        四、从传统填鸭式教育转向现代性情感教育。
        美术是一门催发想象、激活情感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提高素养,陶冶情操,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需要成功地运用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作。情感教育不仅是引发学生创作冲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主.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得到丰富,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是美术课堂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1、利用中国美术史教学,培养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艺术文化丰富多彩,包含着陶瓷艺术,青铜工艺,石窟艺术,陶俑,陵墓,雕刻,山水、国画人物、花鸟,园林艺术,宫廷建筑,民间艺术,现代美术等。学生们通过学习美术史,在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的同时,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且能激发了他们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催发创作热情和兴趣。
        2、利用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建设祖国的热情。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三项基本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介绍、赏析,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受到教益和启迪。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寓教于欣赏之中的过程,教师应把德育渗透到有关课题中,从作品的历史背景、内容来分析作品,讲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
        墨守成规的教学,美术教育就会停滞不前。所以美术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是美术教育的生命之源,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美术,不仅能让学生有美的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且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成为更真、更善、更美的人。



 

参考文献
[1] 焦海兰.浅谈农村学校美术教学[J]. 2011.
[2] 陈清华.新思路、新方法激活美术课堂[J]. 2010.
[3] 郭学东.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4]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钱出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