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只有运用科学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源活水”。
《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生的阅读也有更加人文化的规定。阅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更是学生写作的基础。许多前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汉代辞赋大家扬雄说“读千赋而后能赋”;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说“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苏轼谪居海南,随身还带陶诗、柳文,谓之南迁“二友”。从汉到唐到宋到清,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古人如此,今人亦然。鲁迅幼年读书时,经常是整本整本地背。近年来,当代文坛新秀,无一不是因为读书而诱发他们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又无一不是因为多读书而为他们奠定了创作基础,从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此看来,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和情操,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为此,阅读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很多语文教师也乐此不疲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收效却是甚微的。
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体强调过细,轻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色彩和阅读者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淡化文体的要求。这是明智之举,科学之策。但必须清醒的是,淡化文体并非不要文体,对文体方面的学习不能过多,但也不能丢弃。文体的存在是客观的,各种文体在各自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独立的个性,比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文体的语言特征分别是严密、生动、准确;写作目的分别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事物、事理)明人,这都是不容忽略的个性差别。如过分淡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过分强调它们的共性,势必抹杀其个性,个性美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淡化文体,重视对文章整体的感知,但切莫过分,否则,误入歧途,其惨局可想而知。
二、在读中培养语言感受力,受到情感熏陶。
提高阅读素养,“读”为根本,主要靠学生大量地品读作品,靠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学习文言文时,有些教师急于求成,放弃了读这个根本,唯恐学生理解不透,讲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唯恐学生理解不透,练习题做了一套又一套,有甚者把宝贵的早读时间也“做”掉了,想靠此“艰苦”的付出求得理想的回报。其实,学习独具魅力的古汉语言,是应该抓好训练语感这个基础的。《课程标准》也一再强调: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而过多的讲练,使学生没时间充分地读,没机会去积累、感悟、熏陶,语言的感受力就难以提高。所以,即使时间再短,我们也不能舍弃根本,而去进行那些低效的磨练,应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读好,读出感情,品出文章的意味,增强语言感受力。
三、营造阅读氛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不间断地训练,这就有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完成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教师推荐一些优秀作文、名家短文、富有时代感的美文、含有深刻道理或人生哲理的经典作品,使学生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利用早读时间,读课内重点课文,力求读熟,读出感情,读出新感受、新收获,要求背诵的课文或语段要能够熟练地背下来,以丰富学生的积累。
3、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利用读书课交流学生对课外所阅读的文章或书籍从形式到内容等各方面感受、看法,或对课本中的课文谈新体会、新收获,使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阅读人生的形式,扩展学生的阅读面。
通过以上途径,就可以形成一个阅读的氛围,学生时时置身其中,受其熏陶,就能保持较高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中,对作品的语言、结构等的欣赏与把握能力就增强了,对意蕴的感受,美丑善恶的辨析、良知人性的解剖能力就提高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更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还给学生,就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这样,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