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职业幸福感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段芹仙
[导读] 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速度很快。
        [摘要]: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下降速度很快。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学生的拥戴和尊重,来源于领导的理解和关心,来源于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来源于劳动的认可和公平。随着繁琐的教学任务和各种琐碎的事情,教师的幸福感急剧下降,为了增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此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从学校的人文关怀的管理,公正合理的评价,多元开放的教研以及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只要多为教师提供提升专业发展的机会,替他们多创造自我成长的平台,在工作中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及其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就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欣慰和快乐,在学校里找到乐趣和幸福感。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幸福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书育人那么简单,他们的工作不再单纯,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有学生安全,营养餐,示范班级建设,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繁琐的工作,让教师精力分散,疲惫不堪。大部分教师抱怨连连,心里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加上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致使大部分老师疲于奔命,工作懈怠,在工作中找不到幸福感。因此,如何重新激发教师工作激情,提高教师工作情趣,让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人性管理,让教师充满激情
        每一位教师都是带着希望、满怀激情来到学校。但工作中受到一些专横独断、管理失衡、任人唯亲、分工不均等不公正的管理而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即使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尽心尽力地工作,做出成绩,但工作出现一点小小的失误可能就是问责、惩罚,否定曾经的优点;有问题向领导反应,领导认为是不服从安排;有事情找领导商量,看到的是领导的主观臆断;......这种环境让老师们失去信心,慢慢产生抵触情绪,被动完成任务何谈工作快乐感。若学校领导在常规管理中,大事集体研究、小事通过意见,评先选优、评职晋升、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或许老师们会心情舒畅;在工作安排中,根据业务所长、学科专长、能力特长合理分配,不命令、不强迫、不打击、不官僚,将心比心、动之以情,可能教师们会欣然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常与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上困难,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对老师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隐瞒、不偏袒、不专横,给予关心、倾听、纠正、引导,少责备、多安慰,协调解决、科学处理,多肯定教师的优点和成绩,少言及教师的缺点和不足,也许老师们会找到安慰。校长的管理指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处理能力是教师幸福与否的支撑点和诱发点,校长的公心、关心、爱心就是教师幸福的信心,晓之以理、公正明白、依法治校、平等待人的人性化管理是教师工作激情的源泉和动力,只有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才能增强工作责任感,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二、加强校本教研,让教师收获幸福
        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都是满腔热忱的、充满希望希望的,都憧憬着要干一番事业。当走上岗位后,发现学校冗繁庞杂的工作事务占据了课余辅导、备课、批阅的有效时间。因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对新理念掌握不到位、新知识学习不深入、新方法运用不科学、新技能培养不系统,在新课改推进中觉得身心疲惫、精疲力尽,尽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扑在工作上,可成绩不理想,领导的指责、同事的嘲讽、家长的不理解和社会的舆论让这些新教师喘不过气来。因此,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培养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要让他们融入学校教研组活动中,让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系统教学技能、有专长教学方法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树立课改理念、成长思维和发展意识。根据现代教育需求和学科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把脉诊断、对症下药,在校本教研中帮助他们转变角色、提升技能,取长补短,增长经验。

合理安排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教材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健康成长等校本主题研究,形成“培、教、研、专”、“听、评、观、议”一体化教师
成长机制,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他们教学技能,激发他们教学热情,使新教师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和进取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在感知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收获快乐与幸福。
        三、加强督导评估,让教师看到希望 
        有的校长,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不思进取,对待上级检查投机取巧,对待下面工作安于现状,不完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相关管理机制。对教师一年的工作实绩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机制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在评职晋升、评先选优等利益面前就出现了阳奉阴违、任人唯亲等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推荐现象,从而诱发致庸致懒因素,导致部分教师失去了工作的信心和激情,致使学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对促进学校工作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督促学校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公正评价教师工作实绩,让评先选优、平职晋级、绩效考核等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对每位教师进行科学民主、公平合理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中,
让他们从心里感觉到付出与收获是公平公正体制下的量化结
果,从而找到劳动的快乐及为教育而奋斗的信心和希望。
        四、丰富校园活动,让教师找到自信
        农村学校条件较差,水电路不好,网络稳定性差,学生少,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每天总是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玩手机、吃饭、睡觉这种生活圈内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校长缺乏创新,缺失爱心,缺少关心,不为教师创造成长和发展机会、搭建集体娱乐的平台,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空虚寂寞、百无聊奈,进而产生厌倦懈怠的工作情绪。因此,作为校长,要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认真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技能、一德四新理念、学生健康成长等主题式、探究性的交流活动,让问题引领教师自发学习、自主专研和合作探究,丰富教师学习生活,促进教师成长;要充分发挥教师优势特长,全面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经典诵读等娱乐活动,以活动促教学相长;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引导,要多关心教师,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有益的娱乐活动,丰富教师们校园文化生活,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外来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用不断自我探究的学习意识、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团体合作交流的工作氛围驱散那些打牌、喝酒、闲谈的无聊生活。工作中,要给每个教师提供主题发言和主持活动的机会,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精神鼓励与工作认可,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留守儿童家访调查,让他们在这样的农村学校里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动力,从而找回工作中的自觉和自信。
        综上所述,只要加强人性化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多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自我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他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欣慰,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在学校里找到幸福。
[参考文献] :
        1、《昌吉学院学报》 ,2016(6):7-12  国外教师职业环境对职业幸福感研究趋势及启示    林冬梅  李智涛
        2、《教育》-2016-  人文关怀视角下对乡村教师心里健康的几点思考  陆宏通 杨阔 思皓月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  教师职业幸福感培养的行动研究  蔡迎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