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提升其子女的社会适应,可对维持这一重要力量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一、初中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毕业去向调研
合肥市第四十中学是安徽省省会合肥市老城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该校曾一直是合肥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多年来,该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良好社会适应性的教育研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终生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合肥市第四十中学和其他农民工子弟学校历届毕业生去向情况进行了相关调研,结果如下:
(1)约20%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文化知识;
(2)约43%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
(3)约37%的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就业或依托社会力量学习职业技能。
调研结果显示,进城务工子女的文化课学业水平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但是随着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和扩招,大部分学生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就业;随着社会行业教育的兴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与学习技能同步进行。
在对大量的已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调研访问之后,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员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社会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二、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适应性的学校教育建议
为了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帮助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本课题结合已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经历自述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自身社会认同感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在心理上与城市生活有隔阂,原因是多方面的。
家庭方面。进城务工人员普遍从事中低收入职业,工作时间长、职业变化频繁,很少有时间陪伴和辅导子女。由于文化水平低,对教育规律缺乏了解,还有一些家长将对社会不公的情绪转移到家庭中,对子女缺乏关注,不配合学校教学活动,更难以参与子女的心理发展过程[1]。
社会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着父母从农村学校迁移到城市,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强烈地冲击[2]。部分城市原住居民由于自身的优越感,产生了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排斥,使得正处于逆反期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这些“城里人”产生反感的心理,渐渐扩展到对整个城市生活的不适。
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和社会地位[3]。因此,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增强自身的城市社会认同感。学校可开展多种集体活动,让学生融入城市生活之中,并促进城市家庭子女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流,消除由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隔阂。在教育过程中主张通过间接的心理干涉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让学生在面对城市生活时能保持“文化自信”,并以合适的节奏融入城市生活。
2.重视行为规范教育,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习惯在一些方面不符合城市社会的普遍要求,从而难以被城市社会所接受。学校作为学生正式融入城市社会前的过渡场所,有责任教育学生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因此要格外重视对其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涉及到生活中的各方面,比如讲文明、遵常规、注重仪表整洁等,要以基本的道德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对某些典型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和现象在学生中发起讨论,及时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群体间形成正确行为规范导向。在行为规范教育上,不论是城市家庭子女还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
3.开展劳动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毕业后也会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相对于城市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技能更丰富,自理能力也普遍更好,大部分即将初中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已经具备了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考虑到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就业集中在服务行业和一些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岗位,在校期间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提高其服务意识十分有必要。一方面以学校活动为基础,抓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积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是创造一切的源泉;另一方面,以班级单位,开展实质性的劳动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常规值日、参加学校和社区的义务劳动等,强调劳动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会在劳动中分工合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劳动中的角色定位,增强其服务意识。
在劳动中成长,可避免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现象,让学生能够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困难。
4.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做好人生规划
尽管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校期间可能文化课水平不高,但不代表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也会薄弱。在合适的领域里,他们往往能发挥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成就可能会超越常人。所以学校教育要绝对避免因为他们文化成绩的薄弱而对他们全面否定。
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可经常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可以表达自我、发挥才干的平台,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引导其发扬自身优势,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要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辨精华和糟粕;要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学习过程才不会迷茫。只要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心,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
三、结束语
学校教育在进城务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城务工子女所在的学校、班级首先要保证对该类学生不区别对待,从心理上消除其与城市生活的不容;其次要加强对其行为规范和劳动意识的培养,提高其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再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并保持终身学习,为其不断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王玉.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研究[J].林区教学,2017(07):114-115.
[2]张晓瑜,孙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基于浙江嘉兴蓝天学校的调查[J].教书育人,2013(21):19-21.
[3]张晓瑜,刘晶晶,杨丽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道德冲突及应对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