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工程建设监理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滕州 277500
摘要:建筑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对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开工的途中,软土地基是十分常见的工程问题,假如不事先施行妥善处理,就很难开展工程任务,就算工程竣工,品质安全方面也可能存有安全隐患。所以,务必要做好软土地基的治理,才可以展开各项工程建设。近几年来,国内建设施工方在软土地基解决方式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本篇文章就做了一些分析还有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建筑对自身地基强度的要求有所增加。软土地基作为建筑施工中最常出现的情况,其沉降问题对建筑带来了较大影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软土地基的特征,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提高建筑地基结构质量。
1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所谓的软土地基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特别的土壤结构,因为土壤自身的含水量时比较高的,但是负荷容量却相对较低,所以建筑出现沉降的几率会比较大。我们常常提到的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一些强度比较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虽然强度小,但是压缩量大,水分含量也比较高。因此,我们会非常重视改进和处理软土地基的相关工作,如果我们不能更加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可能会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作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软土地基放在开发难度难度大的范围之内,在进行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当,我们应该综合分析,之后通过正确的处理技术,合理的开展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从而提高地基的能力和承重量,使软土地基能够满足实际的工程施工需要,避免出现沉降,保证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1低透水性
软土地基本身的含水量就比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蓄水性,也就使得软土地基的土层结构不稳定,透水性能比较差。
1.2不可预测性
因为软土地基的不确定性比较高,所以环境的差异性也就比较大,从而对软土地基本身的特性造成影响,使得土壤液化现象明显,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难得到保障。
1.3可压缩性
软土地基的土体比较特殊,压缩性比较强,主要原因是土壤稀少以及水分的含量高。所以,对软土地基增加压力,极易出现沉降现象。
2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砂石垫层换填技术
应用砂石垫层换填技术时,需注意以下要点:首先,施工技术人员应合理调整砂石层与砂石垫层底部,保证二者处于同一深度,在深度不同的情况下,技术人员需要遵循先浅后深的顺序分段施工,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其次,施工人员在分段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砂石垫层结构的密实性,提高地基的强度。并且,垫层接头位置需要做成斜坡状,使用碎石作为垫层原料时,要在底部铺一层细砂;最后,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垫层进行铺设,在砂石垫层换填技术的应用时,应确保材料之间的密实性,避免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建筑物的后续使用。
2.2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强夯法主要是反复夯打软土地基范围内的土层,提高软土地基的密实度,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强夯法需要将夯锤升高10~40m,然后自由下落,利用重锤的冲击能夯实地基土,这种方法适用于厚度大、松散的填土、砂石土、低含水量的土层以及湿陷性黄土中,既能减小地基的压缩性,又可以提高地基的强度与抗地震能力。技术人员在应用强夯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结构特点合理布置夯点。
强夯置换法主要是利用强夯法在软弱黏性土、粉土层中夯填石块、碎石、粗颗粒材料,形成柱墩,挤密土层,对墩侧位置的土层进行加固,这种情况下,碎石墩相当于大直径的排水通道,能够及时排出土层中的孔隙水,在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中,土体强度不断增强。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都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等优势,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噪声污染问题,技术人员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周边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2.3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的施工区域,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利用专业机械设备将固化剂灌入软土地基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上下均匀搅拌,这样水泥会和土发生水解与水化作用,生成水泥水化物,形成凝胶体,且土颗粒和小土团凝结会形成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土体强度和低级承载力。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情况下,配石膏、粉煤灰等外掺剂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常见的桩基形式。例如,某工程的地质情况比较特殊,主厂房、附属工程总建筑面积是20000m2,地基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总成桩约86000m。并且,在商住楼工程地基处理中,技术人员需要在淤泥层开挖深基坑,采用水泥和石灰作固化剂的喷粉搅拌桩进行基坑周边的临时加固及防渗,取得了良好效果。
2.4排水砂垫层法
在进行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工作的过程当中,排水砂垫法处于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当泥炭、淤泥质粉土、淤泥质粘土等等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当中运用会更加广泛,如果软土地基中的软土被换填了,那么会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能,能够大大的提高土质以及土层的强度、承重力,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除了这些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对软土地基砂垫层的材料进行分析,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高强度和大裂缝的材料,例如可以选择鹅卵石、砾石和其他材料,同时还要在对软土地基水渗透能力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的去加强土层的强度,在进行砂垫层的填充时,应该把地基的基坑先固定好,并且要保证砂垫层的材料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搅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所铺设的地基的土层的均匀性,还应该进行多次的夯实和夯平。除了这些之外,还应该对建筑工程软土地基进行排水,水槽的建造能更好地保证早期的水渗透,并且杜绝水分倒流情况的发生。
3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前期准备
在软土地基施工前,需先对现场施工环境予以详细勘察和了解,并做好土质检测作业,为后期施工方案提供充足依据。然后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合理调整,以保证方案的可行性,推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作业的有序开展。另外,注重施工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在施工计划编制中,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环境特征,合理规划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及技术工艺,以改进材料质量,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且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要尽可能避开雨季,以免增加土层中的含水量,增大施工难度。
3.2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建筑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规划好的内容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注重各环节施工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现场施工中产生的数据资料要实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管理,从而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现场施工前,需明确水平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并做好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地基处理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以改进地基结构质量。此外,在现场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技术选用的合理性,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完成综合分析,选用合理的施工处理技术,从而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
3.3完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建筑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需对施工人员实行岗前及定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明确施工要点,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施工作业。
再者,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实施监督和管理,规范和处理施工人员行为,降低施工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技术要求、质量及进度管理要求,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并对存在的不合理内容,予以及时上报和解决,进而促进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避免延误、返工等问题而增大损失和工作量,彻底提升建筑的整体建设价值。
4结束语
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软土地基是最常见的建筑工程之一。在软体地基的建造过程中,如果发生技术错误的情况,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与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合理、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沉降发生几率,有利于建立更有效的经济和社会企业,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艳孝,马德龙.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48-49.
[2]卞晓峰.建筑工程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122+124.
[3]袁然.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8(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