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道理 ——浅谈班级共读一本书之《中国古代寓言》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向明星
[导读] 语文成绩的好与坏,与课外阅读的多与少、深与广密切相关
        【摘  要】语文成绩的好与坏,与课外阅读的多与少、深与广密切相关。本文以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为“导火索”,通过“导读、自读、共读”的阅读形式,开展“以读促思、以读促说、以读促演、以读促写”等立体化阅读活动,让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灯,丰盈学生的童年。
        【关键词】班级共读、寓言故事、导读自读共读、立体化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探索“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奥秘呢?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呢?本文以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指定的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为对象,从制定班级共读计划、导读自读共读相结合和让阅读立体化三个方面,介绍我们的班级共读一本书活动。
一、精心选书,制定计划
        一本好书,一个好的故事,从来不缺读者。作为班级共读的书籍,一定是符合班级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起点的书,那就没有比教材推荐的必读书籍更合适的书了。我执教的是三年级语文,使用的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寓言故事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三本寓言故事书。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法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三年级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识字量已经很多,不仅可以借助拼音、图文阅读书籍,还可以读纯文字的故事书。而寓言故事不仅篇幅短小,内容有趣,还蕴藏着大道理,最受学生喜爱。
        选好书是班级共读的第一步,接下来是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以《中国古代寓言》为例,我带领学生,回忆读整本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制定阅读计划,然后全班一起交流。最终,我们确定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一本书,全书一共183页,利用每天夕会课十五分钟时间完成校内阅读,回家再次阅读并记录打卡。学生根据这个计划,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阅读登记表或者阅读打卡表,每日坚持阅读并打卡。
        我除了指导学生制定阅读打卡表以外,还视情况提前制定了让阅读立体化的活动计划,如“小故事 大道理——阅读记录卡”“小故事 大道理——书签DIY”等。每个周末安排一个分享活动,让学生的阅读立体化。
二、导读、自读、共读相结合
(一)教师导读
        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一定要有要求和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寓言故事,要引导学生读好读懂故事,还要引导学生总结寓意。
        在指导学生读好读懂故事时,我提醒学生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尾三个方面,概括故事的大意。因为在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语言训练要素就是利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达到巩固和提升。例如,班上有位成绩一般的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写的《揠苗助长》故事大意是:
        “故事起因:有个宋国人,性子急,希望自己的禾苗快快长大;
                故事经过:一天,他到田里把禾苗全部拔高了一截;
                故事结尾:他儿子知道后,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故事寓意:我们要按照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来办事。


        事实证明,经过一周的训练,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尾,这也是寓言故事短小的好处。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很容易总结出寓言故事的寓意,这也是教师导读需要重点指导的地方。首先,我会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几遍、读懂故事为前提,想一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因为故事的名字是一个故事最画龙点睛的地方,学生弄懂了故事的名字的含义,也就离故事寓意不远了。其次,仔细阅读故事,有些句子里隐藏着故事的寓意,仔细读就能发现。最后,同学交流或请教其他人。
    另外,部编语文教材还安排了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阅读预测策略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阅读复述策略单元。那么,教师导读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策略运用与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无缝结合,真正让学生在一次次课外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正如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圈圈划划做标记,圈好词、划好句、读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等;我还要求学生在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处进行提问或根据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等。
    通过教师的导读,将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再通过学生自读,让学生运用阅读方法,从而实现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学生自读
        学生自主阅读,是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才能真正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
        教会学生自主阅读,从教好略读课文开始。教材上的略读课文都有明确的阅读提示和提问,通过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自读文章,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并交流问题。如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自读课文《小虾》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自读要求和任务:“默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把课文中描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然后学生自主阅读,圈划好词好句、标记读不懂的地方和描写细致生动的地方;最后全班交流、答疑解惑。另外,还要提醒学生借助注释、课文旁批、课文插图等帮助自己读懂文章。
(三)亲子共读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怎么能少了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因此我很重视亲子共读。我会提前将班级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方案发给家长,让他们了解并支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亲子共读打卡活动,评选优秀的书香家庭、书香家长。阅读交流展示的时候,要求优秀家长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
        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班级共读就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奋战,这样也带动了家长们的阅读积极性,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
三、让阅读立体化
        2015年,成都市图书馆馆长胡建强第一次提出“阅读立体化”的概念。立体化阅读一方面是指阅读的深度,另一方面是指阅读的广度。”随着世界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书籍变得可视、可听、可玩,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心态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我利用听说读写,让阅读活动立体化。如“小故事 大道理——小小朗读者”、“小故事 大道理——阅读记录卡”“小故事 大道理——书签DIY”“小故事 大道理——寓言故事我来演”“小故事 大道理——亲子共读小报”等。每个周末安排一个阅读分享活动,“以读促思、以读促说、以读促演、以读促写”,学生写的、画的、DIY作品还可以用来装饰教室,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的阅读立体化。
        【结  语】
        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人格、优化认知;阅读能够守护孩子们的精神成长,浸润幼小心灵,令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一定会将阅读贯穿到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探索更多有效的阅读模式,开发更多立体化的阅读体验活动,带领学生遨游书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