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知 建立表象 ——以“认识厘米”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郑惠
[导读]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
        【摘要】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一课为例,通过设置冲突、实践活动、巧妙设疑、渗透估算等手段,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学会运用的同时获得一段丰富的、愉悦的、积极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体验;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目标,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其本身也是数学课程追求的目标。可见,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文本内容”,更应该是“体验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和教学活动时,以学生乐于参与探究过程为目的,以丰富的体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中与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的有机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维参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具体到苏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这节课,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度量单位的起始课,如何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构“厘米”的清晰表象,培养计量观念?笔者曾在一次县级优质课比赛中执教了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收效甚佳。
        一、设置冲突,引发体验内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切入口,通过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情境,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在“认识厘米”一课教学中,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这样设境置疑:
        (龟兔赛跑后续故事)在第一轮赛跑比赛中,兔子因为骄傲自满输了比赛,它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跑步比赛。可是,必经之路——彩虹桥的扶手却断了,需要修葺,裁判员金龟子准备再做一根扶手。
        师:在你们桌上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请大家从信封里拿出工具,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操作:选用线、回形针、1元硬币等工具量扶手(小棒)的长度。
        交流反馈:小棒的长度。
  生:我量得的有五张纸条那么长。
    我量得的有两个1元硬币那么长。
           我量得的比两个橡皮擦短一点儿。
     ……
        设问:同样长的小棒,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选用的工具有的长,有的短,所以结果不一样。
        小结:看来咱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表示扶手的长度。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长度单位,为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不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测量扶手长度”这一情境,继而设问“同样长的小棒,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巧妙地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同样长的扶手,有的同学量的是五张纸条那么长,有的同学量的却只有两个1元硬币那么长,究竟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欲望,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同样的长度,因为大家的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深刻地体验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多样活动,深入体验建表象。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对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真正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知识当作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体验”为载体,设计多样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架起动手与动脑的“桥梁”,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认识厘米”一课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其教学的本质目标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和表象。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说一说、找一找、瞄一瞄、想一想”等直观教学活动去引领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逐步深入体验对“1厘米”的感知,形成清晰表象。具体分以下几个教学层次展开:
        1.师:如果一只小乌龟从0刻度出发,到刻度1停下来(课件演示),小乌龟爬的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说一说:尺子上还有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呢?(学生自由发言)
        3.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和同桌交流)
         4.想一想:从9到几的长度是1厘米?
         有的学生顺思维思考“从9到10的长度是1厘米”;还有的学生逆思维思考“从10到9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发现“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5.比划1厘米:跟着老师比划1厘米:拇指对准刻度6,食指对准刻度7,两个指尖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6.瞄一瞄自己比划的1厘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再睁开眼睛看一看。
        7.说一说: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讨论引出“1厘米很短,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8.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正确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连串的学习活动,有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说一说对1厘米的感受等等。

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从“说、看、想、找、比划”等多个角度中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逐步加深对1厘米的认识,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建构,在无痕的教学中完成了表象的建立。(2)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计量观念。
        三、巧妙设疑,升华体验促思维。
        学则须疑,疑则引思。实践证明,教师借助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载体,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问,是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思考与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设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用心思考,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互动需求,进而在深层的互动中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使学习过程直观化、明晰化、趣味化。
        例如,“认识厘米”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认识1厘米并建立1厘米长度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我借助“直尺”,沿着学生的学去设计教学,做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片断一】认识几厘米。
        观察直尺: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的长度是1厘米(也就是1大格就是1厘米),那从0到2的长度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是2厘米,因为有2个1厘米,所以是2厘米。
        师:如果有5个 1厘米呢? 6厘米有多长?
        师:你想认识几厘米,就在你的尺子上找到它,告诉你的同桌,你是怎么看的。
        交流:你们都找得准,说得快。有什么绝招?
        小结:0到几就是几厘米。
        (课件出示直尺从1围到4):谁能很快找出这把尺子上围的是几厘米?
        有的学生说是4厘米,有的说是3厘米。
        师:老师听到不同的声音了,有的同学认为是4厘米,有的同学认为是3厘米,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谁说的有道理。
        认为是4厘米的学生:因为到刻度4了。
        认为是3厘米的学生:有3个1厘米就是3厘米(上台指着直尺数数)。
        师:(问认为是4厘米的学生)你同意他的说法了吗?
        即时练习:(课件出示从3刻度线围到9刻度线)这是几厘米?(从2刻度线围到10刻度线)这呢?
        师:如果尺子再长些,围的也更多,还这样一格一格地数吗?有更快的方法吗?(同时出示前面3幅图)这3厘米是怎么算出来的?(4-1=3)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打?)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出示从3刻度线围到9刻度线的尺子)这6厘米是怎么算出来的?(9-3=6)
        (出示从2刻度线围到10刻度线的尺子)这是——(10-2=8)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猜测是对的。(擦去?)把大数减小数确实快多了。
        【片断二】量线段。
        师:小乌龟也想量扶手的长度,可不小心把尺子弄断了(出示一把没有0刻度线的直尺),这可怎么办呀?你们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生:从2开始量。
            从4开始量。
            从5开始量。
                ……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桌上小棒的长度。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就是扶手的长度。现在测量的工具一样了,结果也就一样了。
        以上两个片断中,我分别围绕重点问题“怎么知道是几厘米”“没有0刻度线的直尺怎么量”展开讨论,在学生的自我感知和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直尺为载体,利用观察、猜想、验证、测量等学习活动,进行“几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大数减小数等于几厘米”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在我设计的问题中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经历了一次“思维探险”的历程,把思维一次次推向高潮。我能够感受到学生学得扎实、清晰。
        四、渗透估算,加强体验化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教学。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活用素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加强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估算方法,从而形成并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
         例如,在“认识厘米”一课的练习中,我抓住学生“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算活动:估一估手掌大约有多宽?一拃大约有多长?用你估出的手掌宽度和一拃长度测量一下数学书和课桌的长度。在学生估算出结果后,再用尺子进行精准测量,估得准的得到一面红旗奖励。
        这样教学,利用学生身上的尺子创设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机会,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的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计量、空间观念。
        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变得更加厚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景,以直接体验为杠杆,重视激发需求、动手操作、加强估算以及提升思维等科学的教学策略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充满“智”、“趣”的氛围中乐学、会学、学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那样的课堂就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