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语文学习活动,这对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提高语文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当前教学现状为基础,以学生为根本,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现状 对策
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最大的动力之一,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教学环境,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进行学习和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周围的实物好奇心理比较重,兴趣是其进行一切活动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味蕾,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然后就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影响深重,在许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利用率仍旧比较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忽视了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长期下去,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最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2.课堂教学内容较为局限
语文教材中的范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是古今中外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研习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依靠书本教材中的内容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要不适合新时期教学任务的新要求。而且语文教师不能为了应对考试,只注重对教材的研究,这样学习语文就失去了本身意义和价值。
3.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
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对整堂课的教学具有最大话语权,学生对老师往往产生畏惧的心理,而且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非常有限。对于老师,缺乏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心和关爱,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不够透彻,这样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也是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1.加强师生互动和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主动方下戒备的心理,可以放松身心地进行语文学习,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才可以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关心关爱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二,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化,在制定教学方案和计划时,要以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体,使语文学科更具色彩和魅力。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一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涨潮和落潮的整个过程,并给学生补充形成涨潮的地理原因。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涨潮经过有了直观的印象和了解,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对学生理解本节课课文有非常大的作用。
3.增加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文学作品本身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将回归于社会生活之中,加强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吸引学生增加对语文学科关注的重要方式。增加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本教材和课外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对自己生活中的心爱之物进行描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动力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当前教学的问题,并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创设情境教学、增加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多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分析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芸.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农家参谋,2020(11):244.
[2]李敏.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J].学周刊,2020(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