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机电专业对口升学课程设置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徐雪艳
[导读] 摘要:3+2的教育模式让众多学生迈进高等学府继续接受教育,但是由于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天津市  300180
        摘要:3+2的教育模式让众多学生迈进高等学府继续接受教育,但是由于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将以机电专业为例,探讨当前中高职专业课程的现状以及调整相应课程衔接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机电专业、技术技能
        随着工业发展逐步进入4.0时代,机电一体化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原先的技术岗位不断变更转型,创造性和创新型成分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劳动者的核心技能必须跟上科技的发展,所以对于承担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要任务的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中高职院校是培养机电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新技术,新产品的更新,网络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职业院校要适时的创新优化机电专业课程与实践操作内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培养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工作岗位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
        一、当前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现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各个省市就相继实行了3+2对口升学政策,这个政策惠及了千万中职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通过升学考试后可以去大学继续深造发展。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结合教育部发布的文件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也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目标相匹配,体现了与高职课程衔接的要求。但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中职学校在进行对口升学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与高职课程的衔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中、高职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初、中级技能,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定位于“高端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升级换代,企业对就业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鉴于就业市场的要求不断提升,为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虽然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坚持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理念,但是许多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化了实践课程,增加了实训课程的比重,甚至在教材上采用了高职高专教材,通过加大训练强度和难度,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而忽略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此举实为人为拔高了培养目标,造成学生学习的系统紊乱,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产生脱节。
        2.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重复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并没有给出统一的中高职阶段相同课程的课程标准,各地区会遵循一定的规律建立适合于当地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时,都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作为招生对象,没有充分考虑与中职学校的后续衔接,在课程设置时必然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内容重复。例如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与对口高职院校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时,发现多门专业课程存在重复。主要重复点在于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学生在中职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实操训练,掌握了充分的接线方法和电子电路焊接工艺,但是他们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对电路分析能力不足。而高职阶段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基础知识的结合,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操作能力,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学生在高职阶段上课初期往往出现错觉,认为自身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无需继续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了逃课现象。后期学习中,发现自己无法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学习难度大大提高。现有中职阶段过分强调操作能力,不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到高职阶段出现了技术水平与知识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二、合理调整中高职专业课程设置
        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必须考虑学生技能的可持续发展。专业技能无论是基本技能还是高级技能,都有技术技能和动作技能。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考虑中职、高职阶段学生基础知识特点、专业素养层次,以及社会、企业对就业学生的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要求掌握技术技能的内容和水平是不同的。尽管一些基础技能可以反复强调,重复训练,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要做出区分,专业课程在中职阶段学习到什么程度,应当适用于何种层次能力的建设,都应当做出明确规定,技术技能是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反复实践,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不同的职业教育层次、阶段,专业技术技能与教育层次不能错位,中职教育中不能要求形成高技能,高职教育中不能出现低技能的教育混乱。
        1.修订切合学生升学需要的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层次的专业课程是为适应中职生的接受水平,涉及的知识点虽然不深,但知识面很广。因此,教师在修订课程标准时,务必要遵循班级学生的特点对相应高职院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需求作调查,了解在进入高职之前我们需储备多少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水平的程度。有了以上基础,才能便于根据新教学计划,制定学科课程标准,对原教材进行取舍,使中职学生与对口院校的专业教学结合更加紧密。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阶段相较于中职教育往往要求更高,更加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思维方法,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生中职学习阶段应打好基础,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创新,虽然机电专业等工科类课程实践性较强,但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不可少,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自主知识探索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中职毕业生会进入高职学校继续深造,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规划应保持一定的完整性。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重在安排学习任务、引导分析、解疑答难等工作,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获取方法,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结语
        眼下,我们应根据学生入学基础,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重新确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针对本专业特点,按专业需求进行取舍,强调能力本位,突出技术、技能的训练地位。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较大的重组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适合于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国祥,孙健,张豪. 产业技术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部分核心课程为例[J]. 职教通讯,2018(04):27-31.
        [2]刘迎春. 中职机电专业对口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34.
        作者简介
        徐雪艳(1988-):女,天津市人,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机电技术系助理讲师,本科,主要从事电工电子、电梯类等专业教学研究工作,联系方式:13820484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