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这个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同学们锻炼解答问题的能力。然而面对数学问题的计算,小学生往往由于答题习惯没有正确养成,在审题、答题以及在答题之后再进行仔细的检查这一系列标准答题习惯。这一方面减慢了答题速度,另外一方面错误率也居高不下。因此,对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方法进行介绍,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生往往都是粗心大意的,这是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往往在数学题目解答的时候没有看清题目或者对题目隐含的意思没有真正弄清楚,从而导致答题的错误。在审题过程中,要细心把我应用题等题目的关键信息,从而探寻解题路径,有效避免错误率上升,就必须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锻炼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加强读题训练,培养自觉审题的习惯
为了锻炼小学生对数学题目的审题能力,数学老师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自觉的审题,让他们养成这样一种好习惯,从而更加得心应手的解答数学问题,提升答题速度。小学生在读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对数学题目的每一个字都要进行仔细的推敲,在完全把握题目之后再进行解答,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高答题速度,也能够很好的保证正确率。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的练习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小朋友用一根24米的电线在自己的家客厅围了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刚好可以让他家的客厅宽度足够容纳得下,然后他又用这根电线围了一个圆形,请问他围的这个圆形客厅能够容纳得下吗?同学们通过对这道应用题进行粗略的读题之后,就可以将多余的枝叶先进性删除,比如客厅宽度、电线、容纳的下这些多余的词都可以删除,以免扰乱审题的视线。随后将需要计算的关键词用笔划出来,24米、正方形、圆形,这些关键词找出来以后,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这道题需要同学们计算的是什么,很显然的,这道题就是想让同学们计算出这根24米长的线围成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而围成圆形的面积又是多大,通过这个面积大小的比较,就能够知道,围成的圆是否能否让客厅容纳得下了。通过这样的身体方式,一下子就能对题目的意思清晰明了,能够很好地提高答题效率。
二、弄清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的同学对应用题一般都会感觉到比较吃力,这是因为他们的审题能力还不是很熟练,往往因为审题过程中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含义导致答题的错误率大幅度提升。
因为应用题常常会包含一些隐晦的信息,而小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理解能力不够,造成错误率上升, 所以要在审题的时候更加谨慎,花多一点时间也也还是值得的,在审题上花时间多一点,能够尽可能的理清题目关键,降低错误率。
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时间和路程》知识点的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地铁,它每分钟能够行驶3千米的距离,这辆高铁从市中心到市郊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而从市郊返回市中心用了50分钟,这辆高铁总共行驶的路程是多长?对于这种速度和路程的计算问题,同学们都知道计算公式是速度与时间相乘就可以得出这辆高铁所行驶的路程,然而很多同学在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来回相同的地方花的时间却不一样,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尽量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同学间可以进行讨论,而得出的结果就是,题目中并没有限定这辆高铁必须按照原路返回。
三、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小学生在数学问题答题的过程中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粗心大意,他们常常急于把所有的题目做完,而对于做完的题目缺乏检查的步骤。从而导致答题错误率的上升。所以在平时解题的训练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不能吝惜审题时间和精力,必须仔细审题,读懂题目真实要求,将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划出来,随后进行解答,解答完成以后必须养成再检查一遍的习惯。只有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养成对答题的反复检查意识,才能够有效避免答题错误率的上升。
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的练习中,很多的错误都是由于没养成良好的做过的题再检查一边的习惯造成的,原本像这种1000以内的加减法学到后期以后同学们都已经非常熟练了,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每个同学都能计算得出争取的结果,但是这种题目在实际的期末考试中错误率却不如老师所想,究其原因就是同学们没有养成反复检查的习惯,都认为这种题简单,不会出错,所以做题的时候粗心大意,而做完之后又没有进行反复的检查,白白丢了分数。
结束语:
从上面审题能力培养的方法可以看出,小学生要想拥有比较完备的审题能力,没有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进行训练是不可行的,不符合科学要求,想一蹴而就不可能做得到。教师在数学题目的讲解过程中要做好表率作用,用标准的解题步骤为学生讲解数学问题,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审题答题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珍珍.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 小学教学参考,2019(21):38-39.
[2]赵有兴.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J]. 名师在线,2020(1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