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入园焦虑,即幼儿入园后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给幼儿带来的心理负担。通过游戏,让依依充分的与其他幼儿交往,让其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从而缓解入园焦虑。
关键词:体育游戏 入园焦虑
大多数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在头几天都会哭,我们会告诉家长,这是因为孩子们对分离感到焦虑。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表现,而入园焦虑是分离焦虑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谓的焦虑是指当一个人感觉他即将面对一个糟糕的情况时的一种紧张的情绪。幼儿入园焦虑,即幼儿入园后生活方式和周围环境的变化给幼儿带来的心理负担。
依依是较为内向的孩子,一时间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会感到不适应,对陌生的环境,她感到害怕,不敢主动去接触周边环境。缺乏社会交往经验,自我效能感低,针对依依出现的入园焦虑现象,主要选择体育游戏等帮助她建立同伴交往。通过游戏,让依依充分的与其他幼儿交往,让其感受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1、第一阶段(第 1 周)
对于入园焦虑的儿童来说,第一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交往困难的幼儿容易引起教师的忽略。但是如果不及时的对其进行干预指导,会对幼儿接下来的心理及行动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面对依依入园后的沉默不语现象,如何能够让其逐渐适应幼儿园环境,并逐渐参与到活动中来是这个阶段游戏干预法的重点。
研究者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干预。 在带领本班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采用游戏法贯穿户外活动环节,选择亲子游戏《吹泡泡》展开户外活动。第一次干预时,依依拉着妈妈与另一名家长的手围成圆圈,进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此时的依依感受到妈妈在身边,情绪有所放松,开始参与游戏。 第二次干预时, 也即进入家长离开幼儿围成圆圈游戏环节时,依依发现妈妈并没有离开很远, 便主动与其他两名幼儿牵手,松开了妈妈的手,渐渐融入到游戏中去。到第三次干预的时候,依依妈妈离开后,因为游戏的趣味性,忘却了与妈妈的分离,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师那里。
2、第二阶段(第 2 周)
在第二阶段的时间里, 依依能够在早晨来园时主动向老师问好,但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会表达,表现出焦急的眼神,针对这一问题的存在,教师对其进行了干预, 使其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研究者采用活动《遇到问题我会说》,希望依依在活动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为幼儿创造想说、敢说的机会。
幼儿观看木偶表演:长颈鹿老师带领小动物们开心的玩耍。突然,小兔子“哇哇” 地大哭起来。 提问: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和小兔子对话, 知道小兔子哭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 说一说。 提问: 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如果小兔子不告诉老师,继续捂着湿裤子玩会怎么样? 指导语: 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不要害怕、不好意思,要大胆的告诉老师。这不仅激发了依依的表达,而且依依也通过教师的游戏法引导学会了表达自己。除了学会表达之外,如何让依依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释放焦虑情绪,是下一阶段的干预方向。
3、第三阶段(第 3 周)
在第三阶段的时间里,依依在来园时,有时候不需要妈妈抱着来园。在对教师的依恋情绪上也有所减轻。但是偶尔还会有一定的反复现象存在且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何进一步减轻依依的依恋行为,研究者选用了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干预指导。 研究者选用《小孩小孩真爱玩》 这一体育活动展开干预。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玩法, 要求幼儿在游戏中离开教师并按照指令完成游戏。 游戏中需要幼儿离开教师, 跑到指定位置对物品进行触摸。开始依依不愿离开教师,总是远远的看着其他同伴游戏,通过开火车的小游戏,减轻了他对活动的抵触情绪, 并在游戏中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入园焦虑有所缓解。
4、家庭方面的干预
对于家长方面, 研究者为依依的家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配合教师活动, 建议其在依依的活动中增加一些游戏性的过程。 例如采用小区里的朋友多展开活动建立交往自信心。 家长带领幼儿到小朋友们常玩的区域, 让他当游戏的旁观者,鼓励幼儿大胆地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
依依经过一个月的绘本干预,变化比较大,现在基本能自己走进班里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当别的小朋友和她说话时,她也能怯怯的回应几句,虽然和别的孩子还有一些差距,但整体情况来看进步很大。从分析结果可以印证这些结论,沉默不语的得分由干预前的12分减少到干预后的8分,虽然和平均分4分还有一些差距,但亦是很大的进步。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研究,可以发现幼儿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特点和规律。然后,研究结果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帮助孩子摆脱分离焦虑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能让幼儿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此外,本研究对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梁周全,尚玉芳.幼儿游戏与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